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49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公头包括依次嵌套的公头正极、第一公头绝缘件、公头负极、第二公头绝缘件和公头主体件;母头包括依次嵌套的母头正极、第一母头绝缘件、母头负极、第二母头绝缘件和母头主体件。公头正极的一端内嵌有第一冠簧,公头的另一端延伸出公头的端面;母头负极的一端内嵌有第二冠簧,母头负极的另一端延伸出母头的端面。公头嵌入母头配合安装时,母头正极嵌入第一冠簧并挤压第一冠簧,公头负极嵌入第二冠簧和第一母头绝缘件之间的环形空隙并挤压第二冠簧。该连接器既可以保证连接器的公头和母头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又方便连接的拔插。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 male head and a female head, and the male head includes a successively nested male head positive pole, a first male head insulator, a male head negative pole, a second male head insulator and a male head main component; the female head includes a successively nested female head positive pole, a first female head insulator, a female head negative pole, a second female head insulator and a female head main component. The first crown spring is embedded at one end of the positive pole of the male hea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male head extends out of the end of the male head; the second crown spring is embedded at one end of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female hea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female head extends out of the end of the female head. When the male head is inserted into the female head, the positive pole of the female head is embedded in the first crown spring and extruded the first crown spring.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male head is embedded in the annular gap between the second crown spring and the first insulator of the female head and extruded the second crown spring. The connector can not only ensure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mmon head and the mother head of the connector, but also facilitate the plugging and pulling of the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电气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连接器,例如电热水壶的接电口,在使用时,可以轻易地将连接在电热水壶的接电口处的电源线拎下来,这说明接电口处的电源接触方式不是特别的紧密,在受到外力冲击的时候容易发生电源线脱离现象。目前,一般的连接器通常采用设置尺寸的大小(即过盈配合)来匹配以及保证连接的紧密性,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连接器的磨损,若过盈配合设置的过于紧密时反而使其不容易拔出来。本专利技术保证连接的良好性,既不容易分离也保证一定的紧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既可以保证连接器的公头和母头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又方便连接的拔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公头包括依次嵌套的公头正极、第一公头绝缘件、公头负极、第二公头绝缘件和公头主体件;所述母头包括依次嵌套的母头正极、第一母头绝缘件、母头负极、第二母头绝缘件和母头主体件;其中,所述公头正极的一端内嵌有第一冠簧,所述公头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公头的端面;所述母头负极的一端内嵌有第二冠簧,所述母头负极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母头的端面;以及,所述公头嵌入所述母头配合安装时,所述母头正极嵌入所述第一冠簧并挤压所述第一冠簧,所述公头负极嵌入所述第二冠簧和所述第一母头绝缘件之间的环形空隙并挤压所述第二冠簧。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公头负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公头绝缘件之间构成环形空隙,所述公头负极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公头的端面。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公头绝缘件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公头的端面并位于所述公头正极延伸出该端面的一端和所述公头负极延伸出该端面的一端之间。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母头正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母头绝缘件之间构成环形空隙,所述母头正极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母头的端面。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母头绝缘件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母头的端面并位于所述母头正极延伸出该端面的一端和所述母头负极延伸出该端面的一端之间。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母头设有与所述公头配合的下沉空间,以使所述公头嵌在所述母头上。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公头正极和所述公头负极均为分段式结构;所述母头正极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母头负极为分段式结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公头正极和所述母头负极均设有卡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公头负极和所述母头正极均设有导向圆弧。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母头主体件设有锁孔。采用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连接器采用环形结构,以方便公头与母头之间的拔插。2、本技术所述的连接器采用冠簧来保证公头与母头之间的极性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3、本技术所述的连接器采用的冠簧可以提供一定的阻力阻止公头与母头相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公头的另一视角下结构示意图;图3为公头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母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母头的另一视角下结构示意图;图6为母头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公头和母头的剖视示意图(为避免剖面线的干扰,剖面线未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公头10和母头20两部分,连接使用时,公头10的一端嵌入或插入母头20的一端。公头10包括依次嵌套的公头正极11、第一公头绝缘件12、公头负极13、第二公头绝缘件14和公头主体件15,公头10从整体上呈外凸式、柱形阶梯结构,由内向外环环相套。同样的,与公头10相配合的母头20从整体上呈内凹式柱形结构,母头20相应的包括依次嵌套的母头正极21、第一母头绝缘件22、母头负极23、第二母头绝缘件24和母头主体件25。为了保证公头10与母头20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以提供额外阻力的方式实施,采用如下结构设置:公头正极11的一端内嵌有第一冠簧111,公头10的另一端延伸出公头10的端面;母头负极23的一端内嵌有第二冠簧232,母头负极23的另一端延伸出母头20的端面。当公头10嵌入母头20配合安装时,母头正极21嵌入第一冠簧111并挤压第一冠簧111,公头负极13嵌入第二冠簧232和第一母头绝缘件22之间的环形空隙并挤压第二冠簧232。第一冠簧111与第二冠簧232提供的挤压力使得公头10与母头20之间相分离的阻力加大,既可以防止公头10轻易与母头20分离,又可以提高连接器的连接稳定。公头负极13的一端与第一公头绝缘件12之间构成环形空隙31,公头负极13的另一端延伸出公头10的端面。第二公头绝缘件14的一端延伸出公头10的端面并位于公头正极11延伸出该端面的一端和公头负极13延伸出该端面的一端之间。母头正极21的一端与第一母头绝缘件22之间构成环形空隙32,母头正极21的另一端延伸出母头20的端面。第二母头绝缘件24的一端延伸出母头20的端面并位于母头正极21延伸出该端面的一端和母头负极23延伸出该端面的一端之间。公头10与母头20连接时,以公头10与母头20相互嵌入各自的环形空隙的方式配合在一起,由内向外,依次可见母头正极21、第一冠簧111、公头正极11、第一公头绝缘件12、第一母头绝缘件22、公头负极13、第二冠簧232、母头负极23、第二母头绝缘件24。由此可以看出,冠簧用于提供极性连接的紧密性,而绝缘件用于提供极性之间的绝缘属性。此外,绝缘件不仅在公头10与母头20的连接处提供极性之间的隔离绝缘,在公头10与母头20的端面之外同样提供极性之间的隔离绝缘,以避免发生短路现象。一实施例中,母头20设有与公头10配合的下沉空间,以使公头10嵌在母头20上,防止公头10相对母头20发生横向位移。一实施例中,公头正极11和公头负极13均为分段式结构;母头正极21为一体式结构,母头负极23为分段式结构。具体结构的设置,以公头10或母头20的装配便捷性以及可实施性为准。为了防止第一冠簧111和第二冠簧232从连接器中脱离,在公头正极11和母头负极23上均设置有卡部。另外,为了便利公头10插入母头20,公头10和母头20上设有导向结构,具体的,在公头负极13和母头正极21上均设置有导向圆弧。一具体实施例中,母头主体件25上设有锁孔,以提供锁住母头20的功能。此外,母头主体件25的下部设有封板252。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尽管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公头包括依次嵌套的公头正极、第一公头绝缘件、公头负极、第二公头绝缘件和公头主体件;所述母头包括依次嵌套的母头正极、第一母头绝缘件、母头负极、第二母头绝缘件和母头主体件;其中,所述公头正极的一端内嵌有第一冠簧,所述公头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公头的端面;所述母头负极的一端内嵌有第二冠簧,所述母头负极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母头的端面;以及,所述公头嵌入所述母头配合安装时,所述母头正极嵌入所述第一冠簧并挤压所述第一冠簧,所述公头负极嵌入所述第二冠簧和所述第一母头绝缘件之间的环形空隙并挤压所述第二冠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公头包括依次嵌套的公头正极、第一公头绝缘件、公头负极、第二公头绝缘件和公头主体件;所述母头包括依次嵌套的母头正极、第一母头绝缘件、母头负极、第二母头绝缘件和母头主体件;其中,所述公头正极的一端内嵌有第一冠簧,所述公头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公头的端面;所述母头负极的一端内嵌有第二冠簧,所述母头负极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母头的端面;以及,所述公头嵌入所述母头配合安装时,所述母头正极嵌入所述第一冠簧并挤压所述第一冠簧,所述公头负极嵌入所述第二冠簧和所述第一母头绝缘件之间的环形空隙并挤压所述第二冠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负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公头绝缘件之间构成环形空隙,所述公头负极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公头的端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公头绝缘件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公头的端面并位于所述公头正极延伸出该端面的一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舟吴元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智享新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