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71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涉及手术训练模型领域。该训练模型包括盆骨模型、球部尿道狭窄模型和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盆骨模型与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通过插槽口和插头配合固定连接;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包括盆底肌群模型、直肠模型和尿道模型,尿道模型位于盆骨模型的中端,包括膀胱部、前列腺部和尿道部,尿道部的预设狭窄段设有球部尿道狭窄模型,球部尿道狭窄模型通过嵌套方式套入预设狭窄段,直肠模型位于盆骨模型的后端,直肠模型的内部灌注有黄色液体,盆底肌群模型位于盆骨模型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训练模型与实际临床手术高度拟合,有利于医生快速掌握尿道狭窄实际手术技巧。

Training model of spherical urethral end-to-end anastomosi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herical urethral end-to-end anastomosis operation training model,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operation training model. The training model includes pelvic model, spherical urethral stricture model and urethra-rectum-pelvic floor muscle group model; pelvic model and urethra-rectum-pelvic floor muscle group model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through socket and plug; urethra-rectum-pelvic floor muscle group model includes pelvic floor muscle group model, rectum model and urethra model. The urethra model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pelvic model, including bladder. The model of spherical urethral stricture is nested in the model of spherical urethral stricture. The rectal model is located at the back of the pelvic model. The rectal model is filled with yellow liquid.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group model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elvic model. The training model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highly matched with the actual clinical operation, which is helpful for doctors to quickly master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skills of urethral stri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
本技术涉及手术训练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
技术介绍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较常见且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300-600/10万,近十年中在中国也呈现持续升高的态势。而尿道修复重建因其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成功率低,术后并发症多等特点,在临床实际处理中常较为棘手。男性尿道自膀胱颈部的尿道口至尿道外口,长约16-22cm。管径平均为5-7mm。可分为海绵体部、球部、膜部和前列腺部。其中球部尿道为尿道海绵体后端的膨大部分,位于两侧阴茎脚之间,固定在尿生殖膈的下面,为尿道全长最宽的部分,并有尿道球腺开口于此。男性前尿道损伤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球部尿道,西方发达国家发病比例高达46.9%。而最新国内多中心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外伤性尿道狭窄比例最高,达51.76%,且大部分集中于球部及膜部尿道损伤。病人由高处跌下或摔倒时,会阴部骑跨于硬物之上,球部尿道被挤压于硬物与耻骨联合下缘之间而发生尿道损伤,10%以上球部损伤后的患者会最终发展为尿道狭窄。除此以外,随着尿道内镜手术的不断发展普及,医源性损伤也成为导致球部尿道狭窄的重要病因,其比例达到34.49%,与西方国家发病率已十分接近。手术是彻底治疗尿道狭窄的最佳方式,尿道成形术经仍被认为是当今尿道狭窄治疗的“金标准”。目前针对球部尿道狭窄患者主要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术和球部尿道扩大成形术,而端端吻合技术是治疗球部尿道狭窄中成功率最高且效果最明确的手术方式,是泌尿外科掌握尿道疾病相关手术的基础。但目前中国范围内尿道疾病的诊治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基层医院因为收治不到相应数量的病人,尿道修复重建手术,尤其是后尿道端端吻合技术不能够得到足够的锻炼,临床实际疗效因此不尽如人意。而专科三甲医院每年虽然可以吸收大量的尿道疾病患者,但在技术上却实行业内垄断,仅有少量周边医院医生能得到临床上的指导,限制了该类技术的广泛普及。基于上述背景,我们设计技术典型球部尿道狭窄病变仿真手术模型,用来提高泌尿外科医生在尿道疾病零基础的背景下迅速了解、学习和掌握手术要领,缩短学习周期。目前在相关模具制备的领域中,尚未见有成熟的手术仿真模型。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往的制备技术无法模拟出尿道狭窄及周围海绵体纤维化的具体病变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包括盆骨模型、球部尿道狭窄模型和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所述盆骨模型的内侧壁设置有预设数量的插槽口,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设置有与所述盆骨模型上所述插槽口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插头,所述盆骨模型与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通过所述插槽口和所述插头配合固定连接;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包括盆底肌群模型、直肠模型和尿道模型,所述尿道模型位于所述盆骨模型的中端,包括膀胱部、前列腺部和尿道部,所述尿道部的预设狭窄段设置有所述球部尿道狭窄模型,所述预设狭窄段位于正常尿道近心端,所述球部尿道狭窄模型通过嵌套方式套入所述预设狭窄段,所述直肠模型位于所述盆骨模型的后端,所述直肠模型的内部灌注有黄色液体,所述盆底肌群模型位于所述盆骨模型的底端,所述盆底肌群模型、所述直肠模型、球部尿道狭窄模型和尿道模型通过粘合剂粘合固定;所述球部尿道狭窄模型和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采用热塑弹性体材料。其中,所述球部尿道狭窄模型根据对狭窄长度为1cm,2cm,3cm的球部尿道狭窄患者进行3D超声检查获取的病变部位影像数据,采用3D打印技术或注塑成型技术制得,所述尿道-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根据对健康人体进行三维CT造影技术获取的完整下尿路结构数据,采用3D打印技术或注塑成型技术制得。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盆底肌群模型的外表为第一预设色彩,所述尿道模型的外表为第二预设色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热塑弹性体材料为聚烯烃类、苯乙烯类、聚氨酯类、聚酯类、聚酰胺类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盆骨模型采用3D打印技术制得,所述盆骨模型的材料为ABS、PLA、HIPS、石膏中的至少一种;或,所述盆骨模型采用采用浇筑成型或注塑成型方法制得,所述盆骨模型的材料为ABS、PVC、PS、PC、PP、POM、PMMA、PET、PA6中的至少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具有以下优点: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模拟了实体尿道狭窄解剖情况,与实际临床手术高度拟合,有利于通过该模具训练后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实际手术技巧,且本技术提供的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中,对于球部尿道狭窄模型、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和盆骨模型的材料均调配了不同的刚度和弹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拟合人体实际手术操作时的感觉;、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和盆骨模型之间采用了插槽方式固定,可以实现简单更换,确保了操作人员训练的可重复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球部尿道狭窄模型在尿道模型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但不限于所举实施例)与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本实施例的具体方法仅供说明本技术,本技术的范围不受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在应用中可以作各种形态与结构的修改与变动,这些基于本技术基础上的等价形式同样处于本技术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包括盆骨模型100、球部尿道狭窄模型200和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300。所述盆骨模型100的内侧壁设置有预设数量的插槽口,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300设置有与所述盆骨模型100上所述插槽口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插头,所述盆骨模型100与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300通过所述插槽口和所述插头配合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300包括盆底肌群模型310、直肠模型320和尿道模型330,所述尿道模型330位于所述盆骨模型100的中端,包括膀胱部、前列腺部和尿道部,所述尿道部的预设狭窄段设置有所述球部尿道狭窄模型200,所述预设狭窄段位于正常尿道近心端,所述球部尿道狭窄模型200通过嵌套方式套入所述预设狭窄段,所述直肠模型320位于所述盆骨模型100的后端,所述直肠模型320的内部灌注有黄色液体,所述盆底肌群模型310位于所述盆骨模型100的底端,所述盆底肌群模型310、所述直肠模型320、球部尿道狭窄模型200和尿道模型330通过粘合剂粘合固定。需要说明的是,直肠模型320的内部灌注的黄色液体模拟直肠内液体予以指示用。所述球部尿道狭窄模型200和所述尿道-直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盆骨模型、球部尿道狭窄模型和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所述盆骨模型的内侧壁设置有预设数量的插槽口,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设置有与所述盆骨模型上所述插槽口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插头,所述盆骨模型与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通过所述插槽口和所述插头配合固定连接;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包括盆底肌群模型、直肠模型和尿道模型,所述尿道模型位于所述盆骨模型的中端,包括膀胱部、前列腺部和尿道部,所述尿道部的预设狭窄段设置有所述球部尿道狭窄模型,所述预设狭窄段位于正常尿道近心端,所述球部尿道狭窄模型通过嵌套方式套入所述预设狭窄段,所述直肠模型位于所述盆骨模型的后端,所述直肠模型的内部灌注有黄色液体,所述盆底肌群模型位于所述盆骨模型的底端,所述盆底肌群模型、所述直肠模型、球部尿道狭窄模型和尿道模型通过粘合剂粘合固定;所述球部尿道狭窄模型和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采用热塑弹性体材料;其中,所述球部尿道狭窄模型根据对狭窄长度为1cm,2cm,3cm的球部尿道狭窄患者进行3D超声检查获取的病变部位影像数据,采用3D打印技术或注塑成型技术制得,所述尿道‑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根据对健康人体进行三维CT造影技术获取的完整下尿路结构数据,采用3D打印技术或注塑成型技术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部尿道端端吻合手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盆骨模型、球部尿道狭窄模型和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所述盆骨模型的内侧壁设置有预设数量的插槽口,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设置有与所述盆骨模型上所述插槽口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插头,所述盆骨模型与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通过所述插槽口和所述插头配合固定连接;所述尿道-直肠-盆底肌群模型包括盆底肌群模型、直肠模型和尿道模型,所述尿道模型位于所述盆骨模型的中端,包括膀胱部、前列腺部和尿道部,所述尿道部的预设狭窄段设置有所述球部尿道狭窄模型,所述预设狭窄段位于正常尿道近心端,所述球部尿道狭窄模型通过嵌套方式套入所述预设狭窄段,所述直肠模型位于所述盆骨模型的后端,所述直肠模型的内部灌注有黄色液体,所述盆底肌群模型位于所述盆骨模型的底端,所述盆底肌群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喆冯超薛竞东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