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及隧道逃生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60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及隧道逃生井,包括井盖,井盖上连接有配重重量可变化的配重系统,较大配重重量的配重系统克服井盖的自身重量为井盖的开启提供一个作用力,井盖的自重大于配重系统的小配重重量使井盖处于关闭状态;正常状态下,井盖在其重力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水箱内的水量较少,钢丝绳受到较小的拉力,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增加;在应急状态下,水箱内的水量增加,依靠水箱的重力将井盖打开,此种情况下持续时间短,属于井盖打开的临时状态;此种配重可调的方式来开启或关闭井盖,省略了传统安装结构中的锁定系统,增加可靠性,降低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及隧道逃生井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逃生井,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及隧道逃生井。
技术介绍
隧道逃生井为了在隧道内出现紧急事故时的人员逃生,紧急事故如火灾、塌方,淹水、爆炸等时,该逃生井通过地下通道与外界联通。中国申请公布号为CN108104173A的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及隧道逃生井,包括井盖,井盖上连接配重系统和锁定系统,配重系统始终为井盖的开启提供一个作用力,锁定系统用于克服配重系统提供的作用力并使得井盖处于关闭状态;在锁定系统解除时,配重系统提供的作用力将井盖打开。配重系统中的配重块通常为重量恒定的金属块,配重块一直靠钢丝绳牵引,这对钢丝绳的强度要求以及安全性是个考验,同时为了克服配重的拉力,还需要有锁定系统来克服配重系统提供的作用力。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设法开发一种新型的隧道逃生井盖的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重重量可变化的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通过配重重量的大小变化来实现隧道井盖的关闭或开启;进一步地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井盖安装结构的隧道逃生井。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包括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盖上连接有配重重量可变化的配重系统,较大配重的配重系统克服井盖的自身重量并为井盖的开启提供一个作用力,井盖的自重大于较小配重的配重系统所提供的作用力使井盖处于关闭状态。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配重系统的配重为水量可变化的水箱,大水量水箱的配重系统克服井盖的自身重量为井盖的开启提供一个作用力,井盖的自重大于小水量水箱的配重系统所提供的作用力使井盖处于关闭状态。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水箱上开设有放水孔和加水管路,水箱内的水通过放水孔向外流出以减轻水箱的重量;加水管路通过向水箱加水以增加水箱的重量。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配重系统还包括与井盖固定的杠杆组件、被固定的滑轮和钢丝绳,钢丝绳一端连接在杠杆组件上,杠杆组件与钢丝绳的连接端在水平方向上远离井盖的开启侧,钢丝绳绕过所述的滑轮后与所述的水箱连接。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杠杆组件为扇形状部件,扇形状部件的窄部固定在井盖的下侧面,钢丝绳一端连接在扇形状部件的宽部一端并经过整个宽部的底部后再绕过所述的滑轮;所述的扇形状部件的宽部的底部设有一条供容纳钢丝绳的绳槽。本技术的另一主题为:隧道逃生井,包括内井和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盖上连接有配重重量可变化的配重系统,较大配重的配重系统克服井盖的自身重量并为井盖的开启提供一个作用力,井盖的自重大于较小配重的配重系统所提供的作用力使井盖处于关闭状态。另一主题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配重系统的配重为水量可变化的水箱,大水量水箱的配重系统克服井盖的自身重量并为井盖的开启提供一个作用力,井盖的自重大于小水量水箱的配重系统所提供的作用力使井盖处于关闭状态。另一主题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水箱上开设有放水孔和加水管路,水箱内的水通过放水孔向外流出以减轻水箱的重量;加水管路通过向水箱加水以增加水箱的重量。另一主题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配重系统还包括与井盖固定的杠杆组件、被固定的滑轮和钢丝绳,钢丝绳一端连接在杠杆组件上,杠杆组件与钢丝绳的连接端在水平方向上远离井盖的开启侧,钢丝绳绕过所述的滑轮后与所述的水箱连接。另一主题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杠杆组件为扇形状部件,扇形状部件的窄部固定在井盖的下侧面,钢丝绳一端连接在扇形状部件的宽部一端并经过整个宽部的底部后再绕过所述的滑轮;所述的扇形状部件的宽部的底部设有一条供容纳钢丝绳的绳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改变配重系统的配重重量的大小来实现井盖的开启和关闭,当配重重量较大时,较大配重重量的配重系统克服井盖的自身重量为井盖的开启提供一个作用力,从而将井盖开启;而较小配重重量的配重系统无法克服井盖的自身重量,此时井盖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大多数正常时期,井盖是在其重力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的,此时水箱内的水量较少,钢丝绳受到较小的拉力,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增加。在应急状态下,水箱内的水量增加,依靠水箱的重力将井盖打开,此种情况下持续时间短,属于井盖打开的临时状态。此种配重可调的方式来开启或关闭井盖,省略了传统安装结构中的锁定系统,增加可靠性,降低生产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隧道逃生井井盖关闭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隧道逃生井井盖开启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上井盖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上井盖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隧道内配置有逃生井,该逃生井在发生紧急事故时,用作逃生,逃生井通过地下通道与外界联通。逃生井的井盖在平时兼做交通路面,因此逃生井的井盖通常由金属或水泥浇筑而成,井盖的重量很大。本技术主要对井盖的安装结构及打开方式进行改进,以下为详细地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隧道逃生井10,包括内井9和井盖2。隧道逃生井10通过一井盖2开闭内井9的通道。对于井盖2如何开合,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1,包括井盖2,井盖2上连接有配重重量可变化的配重系统3,较大配重的配重系统3克服井盖2的自身重量为井盖2的开启提供一个作用力,井盖2的自重大于较小配重的配重系统所提供的作用力,因而使井盖2处于关闭状态。优选地,内井9内安装一滑梯结构91,发生紧急险情时逃生人员可以快速撤离;当然该内井9也可以设置为阶梯式结构。配重系统3的配重为水量可变化的水箱4,大水量水箱的配重系统克服井盖2的自身重量为井盖2的开启提供一个作用力,井盖2的自重大于小水量水箱的配重系统所提供的作用力使井盖2处于关闭状态。水箱内也可以是其他流体。水箱4上开设有放水孔41和加水管路42,水箱4内的水通过放水孔41向外流出以减轻水箱3的重量;加水管路42通过向水箱4加水以增加水箱4的重量。放水孔41位置上安装一放水阀门411,开闭该放水阀门411即可对调节水箱4内的水量。加水管路42的下端安装有进水阀门421,开闭该进水阀门421可以调节放入水箱4内的水量。加水管路可以是下水道的经过一定处理的废水或者是雨水等。配重系统3还包括与井盖2固定的杠杆组件5、被固定的滑轮6和钢丝绳7,钢丝绳7一端连接在杠杆组件5上,杠杆组件5与钢丝绳7的连接端A在水平方向上远离井盖2的开启侧D,钢丝绳7绕过滑轮6后与水箱4连接。杠杆组件5为扇形状部件51,扇形状部件51的窄部B固定在井盖2的下侧面,钢丝绳7一端连接在扇形状部件51的宽部C一端A端后,经过整个宽部C的底部511后再绕过滑轮6;扇形状部件51的宽部C的底部511设有一条供容纳钢丝绳的绳槽8。优选地,井盖2闭合与墙体相平的平面持平,且井盖2的闭合处安装有一井框21。如图1至图4所示,井盖2的一端轴接在墙体上,井盖2围绕该轴接点E转动以开合内井通道。当水箱3内注水后,大水量水箱即为配重系统3的较大配重,大水量水箱的配重系统克服井盖2的自身重量,同时为井盖2提供一个开启的作用力;此时,井盖2绕着轴接点E向上转动以打开井盖2,使逃生员可进入内井9,内井9与外界联通,险情发生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包括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盖上连接有配重重量可变化的配重系统,较大配重的配重系统克服井盖的自身重量并为井盖的开启提供一个作用力,井盖的自重大于较小配重的配重系统所提供的作用力使井盖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的配重系统的配重为水量可变化的水箱,大水量水箱的配重系统克服井盖的自身重量并为井盖的开启提供一个作用力,井盖的自重大于小水量水箱的配重系统所提供的作用力使井盖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的水箱上开设有放水孔和加水管路,水箱内的水通过放水孔向外流出以减轻水箱的重量;加水管路通过向水箱加水以增加水箱的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包括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盖上连接有配重重量可变化的配重系统,较大配重的配重系统克服井盖的自身重量并为井盖的开启提供一个作用力,井盖的自重大于较小配重的配重系统所提供的作用力使井盖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的配重系统的配重为水量可变化的水箱,大水量水箱的配重系统克服井盖的自身重量并为井盖的开启提供一个作用力,井盖的自重大于小水量水箱的配重系统所提供的作用力使井盖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的水箱上开设有放水孔和加水管路,水箱内的水通过放水孔向外流出以减轻水箱的重量;加水管路通过向水箱加水以增加水箱的重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系统还包括与井盖固定的杠杆组件、被固定的滑轮和钢丝绳,钢丝绳一端连接在杠杆组件上,杠杆组件与钢丝绳的连接端在水平方向上远离井盖的开启侧,钢丝绳绕过所述的滑轮后与所述的水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逃生井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组件为扇形状部件,扇形状部件的窄部固定在井盖的下侧面,钢丝绳一端连接在扇形状部件的宽部一端并经过整个宽部的底部后再绕过所述的滑轮;所述的扇形状部件的宽部的底部设有一条供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宏张迪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合力伟业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