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45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属于电缆井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包括电缆井体、电缆线,电缆线贯穿电缆井体的两侧壁,还包括两个的固定侧架、以及电缆支架,两个的固定侧架的一端分别穿过电缆井体的两侧壁,且与电缆井体的两侧壁固定连接。电缆支架的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个的固定侧架上,电缆支架设置有若干的连接杆,每个的连接杆上均套接有套筒,套筒与连接杆可转动连接,电缆线放置于套筒上。通过套筒的设置使得电缆在拖动时与套筒表面接触,由于套筒可转动可以很好地降低电缆线的磨损,也能使得在拖动电缆线时会比较小的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
本技术涉及电缆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电缆在城市电网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的埋设方式主要有直埋、电缆隧道、穿管直埋,其中直埋方式存在电缆故障时需要全面开挖来进行处理维修难度很大,电缆隧道建设和维护成本非常高昂,应用最多的还是穿管直埋方式。考虑通道资源有限和降低造价,穿管直埋往往是多根电缆水平和垂直方向排列,为了检修维护方便,需要每隔50米左右设置一个检修井,而目前大部分井内有些沿井壁安装了电缆支架,但由于电缆穿管进出管电缆集中在井中间部位,而井的长度一般只有2-3米,要把中间穿过的电缆安放在井壁上支架就必须弯曲电缆,施工难度很大,且容易脱落到地上;有些甚至没有安装任何支架,造成多根电缆堆压在一起,一方面电缆的热量叠加在一起直接影响电缆的载流量并加速了电缆的老化,另一方面压在下面的电缆检修时根本无法移动,且一根电缆出故障极易同时伤及相邻的电缆,造成事故的扩大。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4213482U公开的一种用于电缆检修井内的电缆支架,至少包括横支架、竖支架、支座角钢、销钉、连接角钢和膨胀螺栓;所述横支架与竖支架垂直连接,并且最底端的横支架通过左右两端的膨胀螺栓与电缆井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座角钢一端固定在电缆井内壁,另一端与连接角钢连接;所述连接角钢的另一侧通过销钉与设置在竖支架顶端的横支架固定连接。上述电缆支架在电缆拖动时会产生较大的阻力,对电缆会产生较大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电缆可以在可转动的电缆架的导线管表面拖动,可以有效的降低电缆拖动时的阻力。同时本技术还具有的优点是电缆架固定稳定,电缆架不容易下坠变形。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包括电缆井体、电缆线,电缆线贯穿电缆井体的两侧壁,还包括两个的固定侧架、以及电缆支架,两个的固定侧架的一端分别穿过电缆井体的两侧壁,且与电缆井体的两侧壁固定连接。电缆支架的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个的固定侧架上,电缆支架设置有若干的连接杆,每个的连接杆上均套接有套筒,套筒与连接杆可转动连接,电缆线放置于套筒上。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电缆支架包括两个的电缆侧板、三角连接板;两个的电缆侧板分别与两个的固定侧架固定连接,一排的若干的连接杆的一端与电缆侧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三角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排的若干的连接杆的一端与另一个的电缆侧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三角连接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电缆侧板的一侧设置有一斜面,连接杆垂直于电缆侧板的斜面。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三角连接板的两侧面均与连接杆垂直连接。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固定侧架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的安装柱,安装柱穿过电缆井体的侧壁,且安装柱伸出电缆井体的侧壁形成搬运凸台。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电缆井体的对立的两侧面设置有若干的过线孔,电缆线从一侧的过线孔穿入,搭接于电缆支架上后从另一侧的过线孔穿出。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电缆盖板;电缆井体的上侧边缘设置有凹槽,电缆盖板放置于凹槽中。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电缆盖板的两侧设置有起盖通槽。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电缆井体的侧壁底端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低于电缆井体的底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包括电缆井体、电缆线,电缆线贯穿电缆井体的两侧壁,还包括两个的固定侧架、以及电缆支架,两个的固定侧架的一端分别穿过电缆井体的两侧壁,且与电缆井体的两侧壁固定连接。电缆支架的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个的固定侧架上,电缆支架设置有若干的连接杆,每个的连接杆上均套接有套筒,套筒与连接杆可转动连接,电缆线放置于套筒上。通过套筒的设置使得电缆在拖动时与套筒表面接触,由于套筒可转动可以很好地降低电缆线的磨损,也能使得在拖动电缆线时会比较小的阻力。电缆侧板的一侧设置有一斜面,连接杆垂直于电缆侧板的斜面。三角连接板的两侧面均与连接杆垂直连接。通过将连接杆切斜设置,使得在电缆给予电缆支架往下的一个力时,由于斜向设置可以使得电缆支架中间不容易下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内部安装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缆井体;2、电缆盖板;3、电缆支架;4、固定侧架;5、电缆线;11、排水孔;12、过线孔;13、凹槽;21、起盖通槽;31、电缆侧板;32、三角连接板;33、连接杆;34、套筒;41、安装柱;42、搬运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包括电缆井体1、电缆线5,电缆线5贯穿电缆井体1的两侧壁,还包括两个的固定侧架4、以及电缆支架3,两个的固定侧架4的一端分别穿过电缆井体1的两侧壁,且与电缆井体1的两侧壁固定连接。固定侧架4事先预埋于电缆井体1的侧壁中,电缆支架3的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个的固定侧架4上,可以方便电缆支架3的安装和拆卸,电缆支架3设置有若干的连接杆33,每个的连接杆33上均套接有套筒34,套筒34与连接杆33可转动连接,电缆线5放置于套筒34上。电缆线5在套筒34表面移动时,使得套筒34转动,从而使得电缆线5在套筒34表面不是单纯的拖动,从而减小电缆线5的摩擦,使得拖动轻松。如图3所示,电缆支架3包括两个的电缆侧板31、三角连接板32;两个的电缆侧板31分别与两个的固定侧架4固定连接,一排的若干的连接杆33的一端与电缆侧板3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三角连接板32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排的若干的连接杆33的一端与另一个的电缆侧板3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三角连接板3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两排的连接杆33的设置使得可以更好的放置电缆线5,可以将电缆线5分隔开,便于各组电缆线5的查找。如图3所示,电缆侧板31的一侧设置有一斜面,连接杆33垂直于电缆侧板31的斜面。进一步地,三角连接板32的两侧面均与连接杆33垂直连接。使得连接杆33中间比两侧高一点,在电缆线5给连接杆33施加压力时,连接杆33的中部有下坠的趋势,而事先将中部抬高可以有效的消除电缆线5的压力对连接杆33下坠的影响。同时还可以迫使连接杆33有往两侧移动的趋势,使得连接杆33可以很好的抵住固定侧架4。如图1、图3所示,固定侧架4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的安装柱41,安装柱41穿过电缆井体1的侧壁,且安装柱41伸出电缆井体1的侧壁形成搬运凸台42。在固定固定侧架4的同时,伸出的搬运凸台42可以方便在搬运电缆井体1时施加力。如图2所示,电缆井体1的对立的两侧面设置有若干的过线孔12,电缆线5从一侧的过线孔12穿入,搭接于电缆支架3上后从另一侧的过线孔12穿出。如图1所示,还包括电缆盖板2;电缆井体1的上侧边缘设置有凹槽13,电缆盖板2放置于凹槽13中。进一步地,电缆盖板2的两侧设置有起盖通槽21。电缆盖板2设置起盖通槽21可以方便在将电缆盖板2安装进凹槽13中后,通过卡勾深入起盖通槽21中可以方便将电缆盖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包括电缆井体(1)、电缆线(5),所述电缆线(5)贯穿所述电缆井体(1)的两侧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的固定侧架(4)、以及电缆支架(3),两个的所述固定侧架(4)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电缆井体(1)的两侧壁,且与所述电缆井体(1)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缆支架(3)的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个的所述固定侧架(4)上,所述电缆支架(3)设置有若干的连接杆(33),每个的所述连接杆(33)上均套接有套筒(34),所述套筒(34)与所述连接杆(33)可转动连接,所述电缆线(5)放置于所述套筒(3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包括电缆井体(1)、电缆线(5),所述电缆线(5)贯穿所述电缆井体(1)的两侧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的固定侧架(4)、以及电缆支架(3),两个的所述固定侧架(4)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电缆井体(1)的两侧壁,且与所述电缆井体(1)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缆支架(3)的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个的所述固定侧架(4)上,所述电缆支架(3)设置有若干的连接杆(33),每个的所述连接杆(33)上均套接有套筒(34),所述套筒(34)与所述连接杆(33)可转动连接,所述电缆线(5)放置于所述套筒(3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支架(3)包括两个的电缆侧板(31)、三角连接板(32);两个的所述电缆侧板(31)分别与两个的所述固定侧架(4)固定连接,一排的若干的所述连接杆(33)的一端与所述电缆侧板(3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三角连接板(32)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排的若干的所述连接杆(33)的一端与另一个的所述电缆侧板(3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三角连接板(3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侧板(31)的一侧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杰钟伟阳刘有根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市安迪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