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33446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浸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玻纤毡呈卷筒状设置;步骤S2,利用高压迫使胶液沿玻纤毡卷筒的径向流过玻纤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整卷生产,产品长度不受浸胶设备长度限制,且快速排出玻纤毡内气泡,使胶液均匀浸渍到玻纤毡内,生产效率提高30%。

A dipp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ipp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glass felt is arranged in a drum shape; and a high pressure is used to force the glue to flow through the glass felt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glass felt drum. The invention can be rolled, the length of the product is not limited by the length of the dipping equipment, and the bubbles in the glass felt are quickly discharged, so that the glue is evenly dipped into the glass felt,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ncreased by 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毡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玻纤毡浸胶的浸胶方法。
技术介绍
气凝胶毡是以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主体原料,在普通玻璃纤维中参杂而成。此产品提高了普通玻璃纤维的400℃耐高温极限,隔热性能是传统材料的3到8倍,能耐700℃以上的高温且平整、抗机械性、易于加工的特性,其导热系数极低,是工业保温隔热应用领域的新型材料。现有的浸胶方法主要是将玻纤毡卷展开平铺在长方体凝胶槽内,作为水平浸胶凝胶的设备,凝胶槽尺寸为15m*2m*0.65m,可盛放15m3液体,玻纤毡卷展开后平铺在凝胶槽内,胶液没过玻纤毡。此种凝胶槽设备存在如下缺点: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高;需配置专门的放卷收卷小车;胶液无强制循环,单纯浸泡浸润效果差;设备庞大,生产余料清理与收卷操作困难,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恶劣;产品长度受到凝胶槽长度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名称为“一种浸胶设备及其方法”,申请号为2017112628848,申请日为2017年12月04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的分案申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高、操作复杂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浸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玻纤毡呈卷筒状设置;步骤S2,利用高压迫使胶液沿玻纤毡卷筒的径向流过玻纤毡。进一步地,所述玻纤毡卷筒水平放置,在卷筒的轴向上以及从卷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胶液压力值逐渐减小。进一步地,在所述卷筒的轴向上,所述胶液的压力值呈正态分布。进一步地,在所述玻纤毡卷筒的径向上,所述胶液从卷筒内部向其外部流动,或者,所述胶液从卷筒外部向其内部流动。进一步地,浸胶过程中,所述玻纤毡卷筒整体所承受压力不低于0.03MPa。进一步地,在所述玻纤毡卷筒的径向上,所述玻纤毡卷筒的胶液流出端压力值为0.05—0.1MPa。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注胶方法,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生产灵活,可用于卷状气凝胶玻纤毡浸胶、凝胶生产工序,大大提高了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生产效率与成材率。同时,通过在所述卷筒的轴向上,所述胶液的压力值呈正态分布,有效解决了玻纤毡浸胶不均匀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浸胶设备,其包括:注胶套筒、承压桶和泵体;所述承压桶套装在所述注胶套筒外,两者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玻纤毡卷筒的环形空腔;所述注胶套筒外圆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注胶套筒筒腔内外的注胶孔;所述承压桶的外圆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环形空腔内外的排胶孔;玻纤毡缠绕在所述注胶套筒上形成所述玻纤毡卷筒;所述泵体通过管路与所述注胶套筒的筒腔连通,用于向所述筒腔内注入胶液,并利用压力迫使胶液依次通过所述注胶孔、环形空腔以及所述排胶孔,进而实现对环形空腔内的玻纤毡的浸胶处理。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水平设置。即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的轴线水平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桶由第一半桶和第二半桶拼装而成。其中,所述承压桶被包含其中间轴线水平面分割,分割出的上部模块为第一半桶,下部模块则为第二半桶。在玻纤毡缠绕在注胶套筒上后,可将第一半桶和第二半桶扣合在一起,两者利用螺栓螺母或者销轴等紧固件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玻纤毡卷筒被夹持在所述承压桶和所述注胶套筒之间,承压桶的内侧壁抵压在所述玻纤毡卷筒的外园侧面上。其中,承压桶和注胶套筒夹持住所述玻纤毡卷筒,承压桶可有效保持玻纤毡卷筒外形形状和尺寸,同时保证和维持整个玻纤毡卷筒的浸胶压力。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套筒的周向上,多个所述注胶孔的孔径相同且均匀间隔布设。进一步地,在所述注胶套筒的轴向上,单位长度上所述注胶孔的截面积之和为单位注胶面积;所述注胶套筒的轴向上以及从注胶套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单位注胶面积逐渐减小。进一步地,在所述注胶套筒的轴向上,所述单位注胶面积呈正态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套筒上所有所述注胶孔的截面积之和为所述注胶套筒筒腔截面积的2—4倍。进一步地,在所述注胶套筒的轴向上以及从注胶套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所述单位注胶面积的分布满足如下公式:其中,f(x)——为单位注胶面积分布函数;设注胶套筒轴向上的中心点为原点,x为从注胶套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的坐标值;π——圆周率;σ——与玻纤毡卷筒的宽度L有关,且σ为0.1L~0.3L。注胶套筒中间开孔最为密集,其中间约为玻纤毡卷筒1/3宽度范围内开孔率为50%—85%,两边依次递减。即所述注胶套筒中间1/3宽度范围内的开孔率为50%—85%,两边开孔率依次递减。工程实际应用,开孔采取模拟正态分布的方法,注胶套筒上注胶孔为断续间隔分布,而非连续分布;为满足单位注胶面积呈正态分布,可以通过增减单位长度上注胶孔数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注胶孔的大小来实现(此时有助于减少了机加工量并方便后续残胶清理)。进一步地,在所述承压桶的轴向上,单位长度上所述排胶孔的截面积之和为单位排胶面积;所述承压桶的轴向上以及从承压桶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单位排胶面积逐渐减小。进一步地,在所述承压桶的轴向上,所述单位排胶面积呈正态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桶上所有所述排胶孔的截面积之和为所述注胶套筒筒腔截面积的5—10倍。从而注胶时保持胶液在桶内呈正压值为0.05—0.1MPa。进一步地,在所述承压桶的轴向上以及从承压桶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所述单位排胶面积的分布满足如下公式:其中,g(x)——为单位排胶面积分布函数;设承压桶轴向上的中心点为原点(与注胶套筒的中心重合、即玻纤毡卷筒的宽度方向的中心),x为从承压桶中部向其两端延伸的坐标值;π——圆周率;σ——与玻纤毡卷筒的宽度L有关,且σ为0.1L~0.3L。其中设:排胶孔的比率=单位排胶面积/所有排胶孔截面积的总和;当排胶孔孔径一致时,排胶孔的比率=单位长度上排胶孔数量/排胶孔总数。排胶孔的比率的分布函数可参照注胶孔的比率分布函数说明。进一步地,所述泵体为化工离心泵,驱动泵体工作的电机为变频防爆电机。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承接所述胶液和防止胶液飞溅的浸胶槽;所述浸胶槽包括下槽体和上盖;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设置在所述下槽体内。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架,所述下槽体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以便于上料和卸料;所述上盖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液压缸、气缸、电缸以及电动伸缩杆等驱动机构,所述上盖通过驱动机构可升降地设置在机架上。上盖升起后,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露出,下槽体翻转后可上料和卸料。上料后,下槽体反向翻转复位,上盖落下将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封盖在下槽体的容纳腔内,防止工作时胶液飞溅。其中,下槽体通过枢接轴等枢接在所述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电机以及传动机构用于翻转下槽体。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套筒两端分别设置有胶液进口,两个胶液进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泵体的出口连接;所述管路上设置有用于交替通过两个胶液进口向所述筒腔内输入胶液的控制阀。其中,控制阀为现有技术,例如,泵体分别通过两个支路与两个胶液进口连接,两个支路上分别设置有电子控制阀,利用控制器等控制模块交替向两个电子控制阀脉冲控制信号,则可实现两个胶液进口的交替供给胶液。采用从两端的胶液进口交替地输入胶液,可以有效减小因为设备或者管路等因素对玻纤毡卷筒浸胶效果的影响,使得玻纤毡卷筒浸胶更加均匀。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玻纤毡呈卷筒状设置;步骤S2,利用高压迫使胶液沿玻纤毡卷筒的径向流过玻纤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玻纤毡呈卷筒状设置;步骤S2,利用高压迫使胶液沿玻纤毡卷筒的径向流过玻纤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毡卷筒水平放置,在卷筒的轴向上以及从卷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胶液压力值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浸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筒的轴向上,所述胶液的压力值呈正态分布。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卓然乔倩梁鹏王剑锋孙文丹刘志军王福胜张茹胡冰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