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22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染设备,属于印染技术领域,包括机身、染色组件、循环装置和动力机构;机身内部开设有染色腔,且机身一端动力连接有动力机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循环装置,染色腔内部转动设置有连接动力机构和循环装置的染色组件;其中,机身包括第一筒体和封闭盖,第一筒体横截面呈圆环形,且第一筒体一端和封闭盖触接,另一端为碟形面,便于操作人员的维修清理,另外,该设备能够最大化的利用染液,促使染液具备流动性,避免染液因静置产生印染沉淀物在印染设备内部,同时,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能赋予,从而加强印染效果,内部结构简单,通过插接保证各个筒体保证高度的同轴度,保证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加工质量。

A Printing and Dye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inting and dyeing equipmen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rinting and dyeing, including a fuselage, dyeing components, circulating devices and power mechanisms; a dyeing chamb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fuselage, and one end of the fuselage is dynamically connected with a power mechanism, the other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irculating device, and a dyeing component connecting a power mechanism and a circulating device is rotated inside the dyeing chamber, in which the fuselage includes the first part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closed cover have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cylinder is contacted with the closed cover, the other end is a dish-shaped surfac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and cleaning of operators. In addition, the equipment can maximize the use of dye liquids, promote the fluidity of dye liquids, avoid the static dye precipitates generated in the printing and dyeing equipment, at the same time, heat energy is carried out through a heat exchanger. Give, 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printing and dyeing effec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is simple, through the insertion to ensure the height of each cylinder coaxiality,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work process, and to enhance the process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染
,具体涉及为一种印染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印染行业的发展得到政府和纺织业界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国家把印染行业的技术改造列入纺织行业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同时在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方面也给予了相应政策支持,使我国印染行业在质量、品种、效益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整体竞争力有所提高。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印染设备在印染工作中,染液是静置在设备内部,仅仅通过织物的运动,来进行染色,因此,印染设备的占地面积往往较大,在结构方面也较为复杂,增大企业成本以及加大操作人员的维修难度,同时,由于染液的静置以及印染设备自身的封闭性,一些沉淀物难以被清理,也会导致印染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印染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染设备,包括机身、染色组件、循环装置和动力机构;所述机身内部开设有染色腔,且所述机身一端动力连接有动力机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循环装置,所述染色腔内部转动设置有连接动力机构和循环装置的染色组件,其中,所述机身包括第一筒体和封闭盖,所述第一筒体横截面呈圆环形,且第一筒体一端和封闭盖触接,另一端为碟形面,所述第一筒体和封闭盖触接部位间隔扣接有凹型块,所述封闭盖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固定设置有隔离板。进一步,隔离板穿设有排气导管,所述排气导管远离隔离板的一端穿过封闭盖的端壁和外界连通。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动轴和第一挡板,所述封闭盖贯穿设置有装配件,所述装配件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装配件,且转动轴一端和动力源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进一步,第一挡板开设有透气孔,且第一挡板左端面和透气孔对应的位置弹性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循环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和液压泵,所述第一筒体的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远离第一筒体的一端和热交换器法兰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另一端和液压泵一端法兰连接,且液压泵的另一端法兰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筒体的碟形面,位于染色腔内。进一步,所述第二导管位于染色腔内一端进行扩口设置,且扩口外径固定设置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和染色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染色组件包括多孔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一端和第三挡板插接,另一端和隔离板触接,且第二筒体内部贯穿设置有圆腔,所述圆腔内部同轴设置有多孔筒体,所述多孔筒体两端插接有固定支架,其中,多孔筒体一端的固定支架和第一挡板插接,另一端的固定支架和第二导管扩口套接,且多孔筒体内部贯穿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内部和多孔筒体同轴设置有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内部开设有锥形槽,且第三筒体一端和第一挡板插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臂,所述固定支臂触接第二导管扩口内壁,其中,所述第二筒体上端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和圆腔连通,且所述第二筒体下侧筒体穿设有多个网孔。所述第一筒体内部固定连接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为L型,其中,短边和第一筒体内部下表面触接,长边和第三挡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且所述阻挡板和第一导管连接处对应的位置贯穿设置有通孔。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卡扣的方式封闭染色腔,便于操作人员的维修清理,另外,该设备能够最大化的利用染液,促使染液具备流动性,避免染液因静置产生印染沉淀物在印染设备内部,同时,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能赋予,从而加强印染效果,内部结构简单,通过插接保证各个筒体保证高度的同轴度,保证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强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印染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C-C”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身;2-染色组件;3-循环装置;4-动力机构;5-染色腔;6-第一筒体;7-封闭盖;8-凹型块;9-转动轴;10-第一挡板;11-装配件;12-透气孔;13-第二挡板;14-热交换器;15-液压泵;16-第一导管;17-第二导管;18-第三挡板;19-多孔筒体;20-第二筒体;21-第三筒体;22-固定支架;23-容腔;24-固定支臂;25-锥形槽;26-圆腔;27-方槽;28-阻挡板;29-隔离板;30-空腔;31-排气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至4所示,一种印染设备,包括机身1、染色组件2、循环装置3和动力机构4;所述机身1内部开设有染色腔5,且所述机身1一端动力连接有动力机构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循环装置3,所述染色腔5内部转动设置有连接动力机构4和循环装置3的染色组件2。所述机身1包括第一筒体6和封闭盖7,所述第一筒体6横截面呈圆环形,且第一筒体6一端和封闭盖7触接,另一端为碟形面,所述第一筒体6和封闭盖7触接部位间隔扣接有凹型块8,所述封闭盖7内部开设有空腔30,所述空腔30内部固定设置有隔离板29,作为优选,隔离板29穿设有排气导管31,所述排气导管31远离隔离板29的一端穿过封闭盖7的端壁和外界连通。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转动轴9和第一挡板10,所述封闭盖7贯穿设置有装配件11,所述装配件11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贯穿装配件11,且转动轴9一端和动力源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0,作为优选,第一挡板10开设有透气孔12,且第一挡板10左端面和透气孔12对应的位置弹性连接有第二挡板13。所述循环装置3包括热交换器14和液压泵15,所述第一筒体6的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一导管16,所述第一导管16远离第一筒体6的一端和热交换器14法兰连接,所述热交换器14的另一端和液压泵15一端法兰连接,且液压泵15的另一端法兰连接有第二导管17,所述第二导管17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筒体6的碟形面,位于染色腔5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管17位于染色腔5内一端进行扩口设置,且扩口外径固定设置有第三挡板18,所述第三挡板18和染色腔5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染色组件2包括多孔筒体19、第二筒体20和第三筒体21,所述第二筒体20一端和第三挡板18插接,另一端和隔离板29触接,且第二筒体20内部贯穿设置有圆腔26,所述圆腔26内部同轴设置有多孔筒体19,所述多孔筒体19两端插接有固定支架22,其中,多孔筒体19一端的固定支架22和第一挡板10插接,另一端的固定支架22和第二导管17扩口套接,且多孔筒体19内部贯穿设置有容腔23,所述容腔23内部和多孔筒体19同轴设置有第三筒体21,所述第三筒体21内部开设有锥形槽25,且第三筒体21一端和第一挡板10插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臂24,所述固定支臂24触接第二导管17扩口内壁。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筒体20上端开设有方槽27,所述方槽27和圆腔26连通,且所述第二筒体20下侧筒体穿设有多个网孔。所述第一筒体6内部固定连接有阻挡板28,所述阻挡板28为L型,其中,短边和第一筒体6内部下表面触接,长边和第三挡板18的左端面固定连接,且所述阻挡板28和第一导管16连接处对应的位置贯穿设置有通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动力源驱动转动轴9,带动10转动,从而带动多孔筒体19、固定支架22、第三筒体21转动,其中,待染织物缠绕设置在多孔筒体19上,而固定支架22的设置,有效的避免待染织物在多孔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染色组件(2)、循环装置(3)和动力机构(4);所述机身(1)内部开设有染色腔(5),且所述机身(1)一端动力连接有动力机构(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循环装置(3),所述染色腔(5)内部转动设置有连接动力机构(4)和循环装置(3)的染色组件(2);其中,所述机身(1)包括第一筒体(6)和封闭盖(7),所述第一筒体(6)横截面呈圆环形,且第一筒体(6)一端和封闭盖(7)触接,另一端为碟形面,所述第一筒体(6)和封闭盖(7)触接部位间隔扣接有凹型块(8),所述封闭盖(7)内部开设有空腔(30),所述空腔(30)内部固定设置有隔离板(2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染色组件(2)、循环装置(3)和动力机构(4);所述机身(1)内部开设有染色腔(5),且所述机身(1)一端动力连接有动力机构(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循环装置(3),所述染色腔(5)内部转动设置有连接动力机构(4)和循环装置(3)的染色组件(2);其中,所述机身(1)包括第一筒体(6)和封闭盖(7),所述第一筒体(6)横截面呈圆环形,且第一筒体(6)一端和封闭盖(7)触接,另一端为碟形面,所述第一筒体(6)和封闭盖(7)触接部位间隔扣接有凹型块(8),所述封闭盖(7)内部开设有空腔(30),所述空腔(30)内部固定设置有隔离板(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转动轴(9)和第一挡板(10),所述封闭盖(7)穿设有装配件(11),所述装配件(11)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贯穿装配件(11),且转动轴(9)一端和动力源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10)开设有透气孔(12),且第一挡板(10)左端面和透气孔(12)对应的位置弹性连接有第二挡板(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3)包括热交换器(14)和液压泵(15),所述第一筒体(6)的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一导管(16),所述第一导管(16)远离第一筒体(6)的一端和热交换器(14)法兰连接,所述热交换器(14)的另一端和液压泵(15)一端法兰连接,且液压泵(15)的另一端法兰连接有第二导管(17),所述第二导管(17)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筒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鹏峰卢重亮孙加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航民达美染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