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钴液中钨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334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钨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钴液中钨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壁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固定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该用于钴液中钨回收装置,通过卡块滑动连接在卡槽的内部,方便插接框固定在出料管内,固定杆起到对插接框进行固定的作用,减少插接框在使用时产生晃动的情况,利用第二过滤网方便对溶液中固体的钴和钨进行回收,通过固定口和固定槽方便将溶液盒进行更换,第一过滤网使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与溶液进行充分的接触,提高回收钴的效率,放置框方便在放置槽内进行上下移动,方便对钴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钴液中钨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钨回收
,具体为一种用于钴液中钨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钴为银白色铁磁性金属,表面呈银白略带淡粉色,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27,密排六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2、+3。钴是具有光泽的钢灰色金属,比较硬而脆,有铁磁性,加热到1150℃时磁性消失,钴的化合价为+2价和+3价,在常温下不和水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很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至300℃以上时氧化生成CoO。氢还原法制成的细金属钴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钴。钴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在废碳化钨用酸浸出钴时,有少量钨也会被浸出来,三氧化钨1-5g/L,对溶液中的三氧化钨企业一般不采取回收措施,大部分三氧化钨在后续各金属沉淀时一起共沉了,使后续回收的金属品位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钴液中钨回收装置,用于解决废碳化钨用酸浸出钴时少量钨被浸出并在后续各金属沉淀时一起共沉使后续回收的金属品位降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钴液中钨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壁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固定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上表面搭接有溶液盒,所述溶液盒的左侧搭接在固定口的内部,所述溶液盒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溶液盒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与固定块的上方连通,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与放置框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盛放块,所述盛放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盛放槽,所述盛放槽的内侧壁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内部与盛放块的外部连通,所述安装槽底部内壁的右侧固定插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远离安装块的一端穿过底座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出料管的内侧壁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右侧内壁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的内部与出料管的右侧外部连通,所述插接槽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插接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接框,所述插接框的右侧搭接在插接口的内部,所述插接框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插接框外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分别与插接框的两侧外部连通,所述卡槽的内部活动套接在卡块的表面,所述插接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出料管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左侧面的底部搭接在插接框右侧外壁的顶部,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扭块。优选的,所述垫块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垫块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下表面的四角。优选的,所述弹片的上表面与固定口的底部内壁位于同一平面。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为铂丝网,所述出料管的顶部固定插接有密封塞。优选的,所述卡块的高度与卡槽的高度相适配,所述插接框的高度分别与插接槽和插接口的高度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套管内壁的直径与固定杆外壁的直径相适配,所述扭块的下表面与套管的上表面搭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钴液中钨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钴液中钨回收装置设有的卡块滑动连接在卡槽的内部,方便插接框固定在出料管内,固定杆起到对插接框进行固定的作用,减少插接框在使用时产生晃动的情况,利用第二过滤网方便对溶液中固体的钴和钨进行回收。2、该用于钴液中钨回收装置设有的固定口和固定槽方便将溶液盒进行更换,第一过滤网使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与溶液进行充分的接触,提高回收钨的效率,放置框方便在放置槽内进行上下移动,方便对钨进行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出料管结构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出料管结构侧剖图。图中:1底座、2垫块、3固定槽、4弹片、5溶液盒、6第一把手、7固定块、8放置槽、9放置框、10第一过滤网、11支撑杆、12安装块、13安装槽、14盛放块、15盛放槽、16通口、17出料管、18插接槽、19插接口、20卡块、21插接框、22第二把手、23卡槽、24第二过滤网、25套管、26固定杆、27扭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钴液中钨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2,垫块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垫块2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垫块2对底座1起到稳定作用,垫块2为橡胶垫,减少底座1下表面的磨损,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3,固定槽3内壁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口,固定槽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4,弹片4的上表面与固定口的底部内壁位于同一平面,弹片4的上表面搭接有溶液盒5,弹片4对溶液盒5起到承托作用,减少溶液盒5的倾斜,方便溶液盒5内的溶液进行反应,溶液盒5的左侧搭接在固定口的内部,溶液盒5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6,使用第一把手6方便对溶液盒5进行移动,方便对溶液盒5内的溶液进行收集,溶液盒5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两个固定块7的相互面对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槽8,放置槽8的内部与放置框9的一侧滑动连接,放置框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10,第一过滤网10的顶部承托有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第一过滤网10对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起到承载作用,使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悬空,方便使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与溶液进行充分反应,提高反应效率,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2,安装块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盛放块14,盛放块14的上表面开设有盛放槽15,盛放槽15对废碳化钨进行盛放作用,盛放槽15的内侧壁开设有通口16,方便酸液进入盛放槽15内,使废碳化钨与酸液反应,通口16的内部与盛放块14的外部连通,安装槽13底部内壁的右侧固定插接有出料管17,出料管17的顶部固定插接有密封塞,出料管17远离安装块12的一端穿过底座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固定槽3的内部,出料管17的内侧壁开设有插接槽18,插接槽18的右侧内壁开设有插接口19,插接口19的内部与出料管17的右侧外部连通,插接槽18内壁与插接口19相邻的两个垂直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0,插接槽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接框21,插接框21的高度分别与插接槽18和插接口19的高度相适配,插接框21的右侧搭接在插接口19的内部,插接框2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22,使用第二把手22方便将插接框21移出插接槽18的内部,达到方便对钴液中少量的钨进行回收的作用,插接框21外壁的与插接口19相邻的两个垂直侧面上均开设有卡槽23,卡块20的高度与卡槽23的高度相适配,卡槽23的内部分别与插接框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钴液中钨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2),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3),所述固定槽(3)内壁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固定槽(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4),所述弹片(4)的上表面搭接有溶液盒(5),所述溶液盒(5)的左侧搭接在固定口的内部,所述溶液盒(5)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6),所述溶液盒(5)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两个所述固定块(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槽(8),所述放置槽(8)的内部与放置框(9)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框(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10),所述第一过滤网(10)的顶部承托有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2),所述安装块(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盛放块(14),所述盛放块(14)的上表面开设有盛放槽(15),所述盛放槽(15)的内侧壁开设有通口(16),所述通口(16)的内部与盛放块(14)的外部连通,所述安装槽(13)底部内壁的右侧固定插接有出料管(17),所述出料管(17)远离安装块(12)的一端穿过底座(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固定槽(3)的内部,所述出料管(17)的内侧壁开设有插接槽(18),所述插接槽(18)的右侧内壁开设有插接口(19),所述插接口(19)与出料管(17)的右侧外部连通,所述插接槽(18)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0),所述插接槽(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接框(21),所述插接框(21)的右侧搭接在插接口(19)的内部,所述插接框(2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22),所述插接框(21)外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卡槽(23),所述卡槽(23)的内部分别与插接框(21)的两侧外部连通,所述卡槽(23)的内部活动套接在卡块(20)的表面,所述插接框(2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24),所述出料管(17)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管(25),所述套管(25)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杆(26),所述固定杆(26)左侧面的底部搭接在插接框(21)右侧外壁的顶部,所述固定杆(2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扭块(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钴液中钨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2),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3),所述固定槽(3)内壁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固定槽(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4),所述弹片(4)的上表面搭接有溶液盒(5),所述溶液盒(5)的左侧搭接在固定口的内部,所述溶液盒(5)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6),所述溶液盒(5)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两个所述固定块(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槽(8),所述放置槽(8)的内部与放置框(9)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框(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10),所述第一过滤网(10)的顶部承托有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2),所述安装块(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盛放块(14),所述盛放块(14)的上表面开设有盛放槽(15),所述盛放槽(15)的内侧壁开设有通口(16),所述通口(16)的内部与盛放块(14)的外部连通,所述安装槽(13)底部内壁的右侧固定插接有出料管(17),所述出料管(17)远离安装块(12)的一端穿过底座(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固定槽(3)的内部,所述出料管(17)的内侧壁开设有插接槽(18),所述插接槽(18)的右侧内壁开设有插接口(19),所述插接口(19)与出料管(17)的右侧外部连通,所述插接槽(18)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0),所述插接槽(18)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吟春李湘军曹育龙蒋纯龙长春曹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力天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