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10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该茶炒机的外壳中转动配合有滚筒,滚筒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敞开在外壳外,滚筒外壁与外壳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滚筒中设有炒手转轴,炒手转轴上设有一组炒手,炒手转轴两端由第一炒手安装座和第二炒手安装座支撑,炒手转轴和滚筒均由可调速减速电机驱动且所述的炒手转轴和滚筒转向相反,滚筒的进料端处设置热风管道,热风管道上设有杀青叶投入口,热风管道连接电热风炉,滚筒的出料端设有热空气回收风机,热空气回收风机上连接热空气回收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炒制的绿茶不仅条形紧直美观,而且能很好的保持绿茶的鲜绿明亮;炒制的直条型工夫红茶不仅条形紧直美观,而且茶金色显露。

An Energy-saving Needle-bud Tea Stir-fry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ergy-saving needle-bud tea frying machine. The outer shell of the tea stir-frying machine rotates with a drum. The feeding and discharging ends of the drum are open outside the outer shell. A closed spa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outer wall of the drum and the outer shell. A set of stir-frying hands are arranged in the drum. The two ends of the stir-frying hand shaft are supported by the first stir-frying hand mounting seat and the second stir-frying hand mounting seat. Both the stir-frying hand rotating shaft and the drum are driven by a speed-adjustable speed reducer motor.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stir-frying hand and the drum turn to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feeding end of the drum is provided with a hot air pipeline. The hot air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an electric hot blast stove. The outlet end of the drum is provided with a hot air recovery fan, and the hot air recovery fan is connected with a hot air recovery pipe. The stir-fried green tea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only straight and beautiful in strip shape, but also can keep the bright green of green tea very well. The stir-fried straight Kongfu black tea is not only straight and beautiful in strip shape, but also golden in col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
本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
技术介绍
我国是产茶大国,尤其是名优茶是我国特有的名茶,而针芽形茶是一种高档的名优茶,其干茶和叶底特别漂亮,滋味鲜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一般都采用多功能机或理条机加工,很容易产生生青味和色泽灰暗等现象,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高品质的针形茶专用炒制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包括机架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中转动配合有滚筒,所述的滚筒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敞开在外壳外,所述的滚筒外壁与外壳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的滚筒中设有炒手转轴,所述的炒手转轴上设有一组炒手,所述的炒手转轴两端由第一炒手安装座和第二炒手安装座支撑,所述的炒手转轴和滚筒均由可调速减速电机驱动且所述的炒手转轴和滚筒转向相反,所述的滚筒的进料端处设置热风管道,所述的热风管道上设有杀青叶投入口,所述的热风管道连接电热风炉,所述的滚筒的出料端上设置热空气回收风机,所述的热空气回收风机上连接热空气回收管,所述的热空气回收管另一端通入滚筒外壁与外壳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中。所述的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两端均设置轮带,所述的滚筒进料端的轮带与设置在机架上的主动定位轮托配合,所述的滚筒出料端的轮带与设置在机架上的从动轮托配合,所述的主动定位轮托与可调速减速电机传动配合。所述的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内壁设有波浪形结构。所述的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炒手安装座包括第一调节座A和第一调节座B,第一调节座A和第一调节座B上均设有一组上下排列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的第一调节座A和第一调节座B通过其上的第一调节孔错位配合实现第一调节座A的高度调节,所述的第一调节座A上设有第一转轴轴承安装孔,所述的第一转轴轴承安装孔中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的第一轴承中设有炒手转轴,所述的第二炒手安装座包括第二调节座A、第二调节座B和横梁,所述的第二调节座A、第二调节座B上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的横梁通过与不同高度的第二调节孔连接实现横梁的高度调节,所述的横梁上设有第二转轴轴承安装孔,所述的第二转轴轴承安装孔中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二轴承中设有炒手转轴。所述的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手与滚筒配合的两端设有毛刷。所述的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与滚筒外壁之间的封闭空间上设有废气出口。所述的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与滚筒的出料端相应的一端底部设有可调节高度机脚。所述的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定位轮托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的滚筒进料端的轮带限制在该限位槽中。所述的利用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加工针芽形绿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鲜叶薄摊至1~2cm,24~30℃条件下摊放至含水率70%±1;2)采用滚筒式杀青机、热风杀青机或微波杀青机将茶鲜叶杀青至含水率55~60%;3)开启电热风炉,将热风温度调节至100~110℃,吹入节能针芽形茶炒机;4)待杀青叶冷却回软后,将杀青叶从杀青叶投入口中连续投入节能针芽形茶炒机,根据炒制完成茶叶的干度和炒制效果,通过第一炒手安装座和第二炒手安装座调节炒手转轴的高度,从而调节炒手的压力,如成条效果不好,则增加炒手的压力,并提高热风的温度,以提高针形茶成形效果,并通过调节机架的可调节高度机脚,调节滚筒内茶叶的流速和流量,炒制后茶叶含水率控制在25~30%;当炒制后的含水率小于25%时,调低机脚,降低滚筒出料端高度,或降低热风温度,以加快茶叶的流速和减慢水分蒸发;当炒制后的茶叶含水率高于30%时,调高机脚,提高滚筒出料端高度,或提高热风温度,以减慢茶叶的流速和加快水分的蒸发;5)将炒制后的茶叶采用热风式烘干机75±2℃热风烘至含水率6±1%;6)采用箱式烘干机,将步骤5)处理过的茶叶在温度116±1℃下、提香7~9min;7)将步骤6)处理过的茶叶冷却至常温后包装,完成针形绿茶的加工过程。所述的利用能针芽形茶炒机加工针芽形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茶鲜叶薄摊至1~2cm,25~35℃条件下萎凋至含水率60%±1;2)将步骤1)的萎凋叶投入揉捻机揉捻90~120min,压力过程:空压5min、轻压、15min、中压揉捻60~90min、重压5min、空压5min;3)将步骤2)的揉捻叶在26~28℃、相对湿度92~97%条件下,发酵3.5h~4h;4)将步骤3)的发酵叶用热风式烘干机110~120℃热风烘至含水率35~40%;5)将4)得到的茶叶摊凉至35℃以下,然后再装入密闭的容器内静置60~90min;6)开启电热风炉,将热风温度调节至110~120℃,吹入节能针芽形茶炒机;7)将步骤5)静置处理回软后的茶叶连续投入针形茶炒制机,根据炒制完成茶叶的干度和炒制效果,通过第一炒手安装座和第二炒手安装座调节炒手转轴的高度,从而调节炒手的压力,如成条效果不好,就调节炒手增加压力,并提高热风的温度,以提高针形茶成形效果,并通过调节机架的可调节高度机脚,调节滚筒内茶叶的流速和流量,炒制后茶叶含水率控制在25~30%;当炒制后的含水率小于25%时,调低机脚,降低滚筒出料端高度,或降低热风温度,以加快茶叶的流速和减慢分蒸发;当炒制后的茶叶含水率高于30%时,调高机脚,提高滚筒出料端高度,或提高热风温度,以减慢茶叶的流速和加快水分的蒸发;8)将炒制后的茶叶采用热风式箱式烘干机温度77±2℃下热风处理2.5~3h;9)将步骤8)得到的茶叶摊凉至常温后包装,完成针形工夫红茶加工过程。本技术的针芽形茶炒制机,通过热风加热空气和针形茶炒制机滚筒筒体,炒手的旋转方向和筒体的旋转方向相反,转速无极可调,由于滚筒内壁为波浪形结构,滚筒下部又呈瓦状的半圆形,茶叶落入滚筒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下,基本和茶叶流动的方向一致排列,正好同炒手运动的方向呈90度排列,所以茶叶在一定的压力下,利用炒手上的毛刷和筒体之间的反方向运动,使茶叶边加热边失水边定型,炒制绿茶时不仅条形紧直美观,而且能很好的保持绿茶的鲜绿明亮;炒制直条型工夫红茶时不仅条形紧直美观,而且茶金色显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筒体与轮托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筒体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炒手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炒手转轴与炒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出料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风管道;2-杀青叶投入口;3-外壳;4-滚筒;5-轮带;6-从动轮托;7-可调节高度机脚;8-可调速减速电机;9-主动定位轮托;901-限位槽;10-波浪形结构;11-废气出口;12-热空气回收管;13-热空气回收风机;14-第一炒手安装座;1401-第一调节座A;1402-第一调节座B;1403-第一调节孔;15-第二炒手安装座;1501-横梁;1502-第二调节座A;1503-第二调节座B;1504-第二调节孔;16-炒手转轴;17-炒手;18-毛刷;19-第一转轴轴承安装孔;20-电热风炉;21-机架;22-第一轴承;23-第二转轴轴承安装孔;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包括机架(21)和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3)中转动配合有滚筒(4),所述的滚筒(4)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敞开在外壳(3)外,所述的滚筒(4)外壁与外壳(3)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的滚筒(4)中设有炒手转轴(16),所述的炒手转轴(16)上设有一组炒手(17),所述的炒手转轴(16)两端由第一炒手安装座(14)和第二炒手安装座(15)支撑,所述的炒手转轴(16)和滚筒(4)均由可调速减速电机(8)驱动且所述的炒手转轴(16)和滚筒(4)转向相反,所述的滚筒(4)的进料端处设置热风管道(1),所述的热风管道(1)上设有杀青叶投入口(2),所述的热风管道(1)连接电热风炉(20),所述的滚筒(4)的出料端上设置热空气回收风机(13),所述的热空气回收风机(13)上连接热空气回收管(12),所述的热空气回收管(12)另一端通入滚筒(4)外壁与外壳(3)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包括机架(21)和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3)中转动配合有滚筒(4),所述的滚筒(4)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敞开在外壳(3)外,所述的滚筒(4)外壁与外壳(3)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的滚筒(4)中设有炒手转轴(16),所述的炒手转轴(16)上设有一组炒手(17),所述的炒手转轴(16)两端由第一炒手安装座(14)和第二炒手安装座(15)支撑,所述的炒手转轴(16)和滚筒(4)均由可调速减速电机(8)驱动且所述的炒手转轴(16)和滚筒(4)转向相反,所述的滚筒(4)的进料端处设置热风管道(1),所述的热风管道(1)上设有杀青叶投入口(2),所述的热风管道(1)连接电热风炉(20),所述的滚筒(4)的出料端上设置热空气回收风机(13),所述的热空气回收风机(13)上连接热空气回收管(12),所述的热空气回收管(12)另一端通入滚筒(4)外壁与外壳(3)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4)两端均设置轮带(5),所述的滚筒(4)进料端的轮带(5)与设置在机架(21)上的主动定位轮托(9)配合,所述的滚筒(4)出料端的轮带(5)与设置在机架(21)上的从动轮托(6)配合,所述的主动定位轮托(9)与可调速减速电机(8)传动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4)内壁设有波浪形结构(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针芽形茶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炒手安装座(14)包括第一调节座A(1401)和第一调节座B(1402),所述的第一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余良袁海波滑金杰李佳杨艳芹董春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