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语音识别功能的穿戴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04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低噪音语音识别功能的穿戴式设备,包括左耳模块组件、头弓模块组件和右耳模块组件,头弓模块组件包括弧形的支架,支架的两端与左侧外壳、右侧外壳转动连接。左耳模块组件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左侧外壳、近讲语音增强电路板、受话器、法兰盘、误差传声器、填充海绵和耳套海绵,左侧外壳前端转动设置有主耳麦,左侧外壳后端设置有连接线,左侧外壳上设置有若干透声采集孔;右耳模块组件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右侧外壳、主动降噪电路板、受话器、法兰盘、填充海绵和耳套海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结构简单,适用能力强,录入方式多样,噪音完全消除,便于实施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音语音识别功能的穿戴式设备
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
,具体是一种低噪音语音识别功能的穿戴式设备。
技术介绍
听与说,是人所具有的交流沟通的基本属性。相应的,智能穿戴设备也需要基本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说,也能够听。智能穿戴设备的听说能力,借由两种输入输出的声学传感器来完成。前者,通过麦克风输入传感器来采集声音;后者,通过扬声器输出传感器来播放声音。通过普通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一般来说不会只包含一种单纯的声音,而是人声,音乐声,以及各种各样的环境音(噪音)的混合体。而智能穿戴设备所提供的诸多服务(语音唤醒,语音识别,语音通话,音乐播放等)的完成,往往只依赖于混合声音的人声部分,而且是设备佩戴者的人声,除此之外的环境音,非佩戴者的语音以及其它噪声成分的存在,反而会阻碍设备的正常运行。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8200492A,公告日:2018.06.22)公开了一种语音控制优化方法、装置以及集成入耳式麦克风的耳机和穿戴设备,包括:接收音频信号,在音频信号进入语音识别系统(ASR)之前,对音频信号进行声学滤波,获取预处理音频;预处理音频被麦克风采集,经过模拟电路滤波后通过模数转换生成数字音频;数字音频经由语音识别系统(ASR)被处理为有效语音指令;根据有效语音指令触发智能设备的相应功能。该设备针对入耳麦克风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系列优化方法,从而提高音效质量。该设备仅对噪音进行减弱优化,并不能有效的去除,减噪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噪音语音识别功能的穿戴式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噪音语音识别功能的穿戴式设备,包括左耳模块组件、头弓模块组件和右耳模块组件。左耳模块组件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左侧外壳、近讲语音增强电路板、受话器、法兰盘、误差传声器、填充海绵和耳套海绵,左侧外壳将近讲语音增强电路板、受话器、法兰盘、误差传声器、填充海绵和耳套海绵覆盖在内并对其有保护作用。左侧外壳前端转动设置有主耳麦,通过主耳麦可以进行语音录入,左侧外壳后端设置有连接线,通过连接线可以连接外部设备。左侧外壳上设置有若干透声采集孔,便于远声的采集。右耳模块组件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右侧外壳、主动降噪电路板、受话器、法兰盘、填充海绵和耳套海绵,右侧外壳将主动降噪电路板、受话器、法兰盘、填充海绵和耳套海绵覆盖在内并对其有保护作用。左侧外壳、耳套海绵和右侧外壳起到了被动降噪的作用。误差传声器采集左右耳内腔噪声,并传送给主动降噪电路板;主动降噪电路板根据内腔噪声信号进行运算,并产生与噪声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信号,并与输入的音频信号叠加;将叠加后的信号输送给受话器并播放,与内腔噪声相抵消,实现了主动降噪功能。通过主耳麦采集外界话音,并向近讲语音增强电路板输入音频信号;通过左侧外壳透声采集孔采集远场噪声;以上两种音频信号,通过受话器传送给主动降噪电路板,进行区分运算。头弓模块组件包括支架,支架设置为弧形结构,支架的两端与左侧外壳、右侧外壳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头弓模块组件还包括头弓海绵,头弓海绵处于支架的顶部。头弓海绵的设置增大了支架与头顶的接触面积,使设备穿戴更加舒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头弓海绵的底部设置为波浪状,便于头弓模块组件的固定,使头弓模块组件更加稳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支架上设置有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可以调节支架的长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调节组件包括外滑片、转柄和内滑片。外滑片的内部开设有外滑槽,内滑片嵌套在外滑槽内,并且可以在外滑槽内滑动。内滑片的内部开设有贯穿的内滑槽,内滑槽的一侧设置有齿条,外滑槽内部转动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齿轮嵌套在内滑槽的内部,齿轮的外侧同轴固定连接有转柄。当需要调节支架长度时,拧动转柄使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滑动,从而使内滑片在外滑槽内滑动,以此改变支架的长度,适应穿戴需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进行三种减噪模式,三种模式相互配合,增加了设备的适用能力。采用误差传声器采集左右耳内腔噪声,并传送给主动降噪电路板;主动降噪电路板根据内腔噪声信号进行运算,并产生与噪声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信号,并与输入的音频信号叠加;将叠加后的信号输送给受话器并播放,与内腔噪声相抵消,可以完全消除噪音干扰。左侧外壳透声采集孔采集远场噪声,主耳麦采集外界话音,提高了设备的录入方式。头弓海绵的设置增大了支架与头顶的接触面积,使设备穿戴更加舒适。调节装置可以改变支架的长度,适应穿戴需要。本技术优点:结构简单,适用能力强,录入方式多样,噪音完全消除,便于实施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低噪音语音识别功能的穿戴式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低噪音语音识别功能的穿戴式设备中调节组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低噪音语音识别功能的穿戴式设备中调节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左耳模块组件1,主耳麦2,连接线3,左侧外壳4,近讲语音增强电路板5,受话器6,误差传声器7、支架8,头弓模块组件9,头弓海绵10,调节组件11,耳套海绵12,填充海绵13,法兰盘14,主动降噪电路板15,右侧外壳16,右耳模块组件17,转柄18,齿条19,内滑槽20,内滑片21,外滑片22,外滑槽23,齿轮2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低噪音语音识别功能的穿戴式设备,包括左耳模块组件1、头弓模块组件9和右耳模块组件17。左耳模块组件1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左侧外壳4、近讲语音增强电路板5、受话器6、法兰盘14、误差传声器7、填充海绵13和耳套海绵12,左侧外壳4将近讲语音增强电路板5、受话器6、法兰盘14、误差传声器7、填充海绵13和耳套海绵12覆盖在内并对其有保护作用。左侧外壳4前端转动设置有主耳麦2,通过主耳麦2可以进行语音录入,左侧外壳4后端设置有连接线3,通过连接线3可以连接外部设备。左侧外壳4上设置有若干透声采集孔,便于远声的采集。右耳模块组件17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右侧外壳16、主动降噪电路板15、受话器6、法兰盘14、填充海绵13和耳套海绵12,右侧外壳16将主动降噪电路板15、受话器6、法兰盘14、填充海绵13和耳套海绵12覆盖在内并对其有保护作用。左侧外壳4、耳套海绵12和右侧外壳16起到了被动降噪的作用。误差传声器7采集左右耳内腔噪声,并传送给主动降噪电路板15;主动降噪电路板15根据内腔噪声信号进行运算,并产生与噪声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信号,并与输入的音频信号叠加;将叠加后的信号输送给受话器6并播放,与内腔噪声相抵消,实现了主动降噪功能。通过主耳麦2采集外界话音,并向近讲语音增强电路板5输入音频信号;通过左侧外壳4透声采集孔采集远场噪声;以上两种音频信号,通过受话器6传送给主动降噪电路板15,进行区分运算。头弓模块组件9包括头弓海绵10和支架8,支架8设置为弧形结构,支架8的两端与左侧外壳4、右侧外壳16转动连接。头弓海绵10处于支架8的顶部,头弓海绵10的设置增大了支架8与头顶的接触面积,使设备穿戴更加舒适,头弓海绵10的底部设置为波浪状,便于头弓模块组件9的固定,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噪音语音识别功能的穿戴式设备,包括左耳模块组件(1)、头弓模块组件(9)和右耳模块组件(17),头弓模块组件(9)包括弧形的支架(8),支架(8)的两端与左侧外壳(4)、右侧外壳(16)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左耳模块组件(1)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左侧外壳(4)、近讲语音增强电路板(5)、受话器(6)、法兰盘(14)、误差传声器(7)、填充海绵(13)和耳套海绵(12),左侧外壳(4)前端转动设置有主耳麦(2),左侧外壳(4)后端设置有连接线(3),左侧外壳(4)上设置有若干透声采集孔;右耳模块组件(17)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右侧外壳(16)、主动降噪电路板(15)、受话器(6)、法兰盘(14)、填充海绵(13)和耳套海绵(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音语音识别功能的穿戴式设备,包括左耳模块组件(1)、头弓模块组件(9)和右耳模块组件(17),头弓模块组件(9)包括弧形的支架(8),支架(8)的两端与左侧外壳(4)、右侧外壳(16)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左耳模块组件(1)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左侧外壳(4)、近讲语音增强电路板(5)、受话器(6)、法兰盘(14)、误差传声器(7)、填充海绵(13)和耳套海绵(12),左侧外壳(4)前端转动设置有主耳麦(2),左侧外壳(4)后端设置有连接线(3),左侧外壳(4)上设置有若干透声采集孔;右耳模块组件(17)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右侧外壳(16)、主动降噪电路板(15)、受话器(6)、法兰盘(14)、填充海绵(13)和耳套海绵(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语音识别功能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头弓模块组件(9)还包括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华东光电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