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192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十字隔板,所述十字隔板将柜体内分割成四个安装室,所述安装室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正极接线柱和第一负极接线柱,所述第一正极接线柱与第一负极接线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减震机构可有效减弱电池受到的震动,避免电池损耗,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再通过打开侧柜门打开可以直接使用线夹,提高了该装置实用性,省去了繁琐的接线过程,避免人员触电情况的发生,安全性更高。

A Packet Management Device for Battery Overlap Prot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ttery spanning protection grouping management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battery technical field. The cabinet body includes a cabinet body, and the cabine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ross partition board, which divides the cabinet body into four installation rooms. The shock absorber mechanism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s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installation room. The front side of the shock absorber mechanism is fixed with a pressure plate, and a battery is fixed between the pressure plates.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ttery is fixed with a first positive pole and a first negative pole. A diode is fixed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positive terminal and the first negative terminal. The shock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the battery, avoid the battery loss,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attery, and then directly use the wire clamp by opening the side cabinet door.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device, eliminates the tedious wiring process, avoids the occurrence of electric contact by personnel, and has higher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为一种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直流电源系统作为变电站控制负荷和部分重要直流动力负荷的电源,其中蓄电池组又是直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蓄电池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容量会下降,内阻增大,甚至出现故障,蓄电池组是由若干只单体蓄电池串联组成的,同时损坏、故障的几率很小,更多的情况是个别单体电池首先出现故障,若此时不及时进行活化或更换处理,将会损害其余完好电池,严重的最终会导致整组蓄电池报废。目前,在对电池更换处理多通过跨接进行,但是现有电池跨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经常运输,容易对其内壁的电池造成损坏,从而影响该装置的正常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打开电池跨接装置柜体,先安装连接线,容易造成人员触摸接线柱,造成人员受伤,同时操作繁琐。为此,提出一种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具备通过减震机构可有效减弱电池受到的震动,避免电池损耗,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再通过打开侧柜门打开可以直接使用线夹,提高了该装置实用性,省去了繁琐的接线过程,避免人员触电情况的发生,安全性更高等优点,解决了其经常运输,容易对其内壁的电池造成损坏,影响该装置正常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先打开电池跨接装置柜体,再安装连接线,容易造成人员触摸接线柱,造成人员受伤,同时操作繁琐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通过减震机构可有效减弱电池受到的震动,避免电池损耗,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再通过打开侧柜门打开可以直接使用线夹,提高了该装置实用性,省去了繁琐的接线过程,避免人员触电情况的发生,安全性更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十字隔板,所述十字隔板将柜体内分割成四个安装室,所述安装室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正极接线柱和第一负极接线柱,所述第一正极接线柱与第一负极接线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二极管,且第一正极接线柱与二极管正极相连接,所述安装室的后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与电池吸附固定,所述安装室相对应的柜体的后侧面固安装有散热扇和充电接口,所述安装室相对应的柜体前侧面均通过铰链铰接有主柜门,所述主柜门前侧面均通过铰链交接有侧柜门,所述侧柜门相对应的主柜门后侧面固定安装有侧柜,所述侧柜的左右两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侧柜的前侧面中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数显式电流表和防误接空气开关,所述数显式电流表与防误接空气开关的正极与第一正极接线柱电性连接,所述数显式电流表与防误接空气开关的负极与第一负极接线柱电性连接,所述侧柜前侧面左右两侧靠近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正极接线柱与第二负极接线柱,所述第一正极接线柱与第二正极接线柱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极接线柱与第二负极接线柱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正极接线柱与第二负极接线柱上均活动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头上均固定安装有线夹,所述侧柜前侧面左右两侧靠近下侧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上均固定贴合有绝缘垫。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柜体的下表面呈矩形矩形固定安装有滚轮。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块、弹簧和伸缩杆,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于安装室内壁和压板侧面上,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与伸缩杆,且弹簧活动套设于伸缩杆外。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活动插设于第一连接杆内,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头分别与固定块固定连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均固定套设有橡胶圈,所述压板与电池相对的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橡胶垫。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线与线夹表面分别设置有不同的警示颜色,且线夹把手处设置有绝缘层。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主柜门的前侧面靠近中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暗锁,所述侧柜门的前侧面靠近中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暗锁。(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可有效减弱电池受到的震动,避免电池损耗,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再通过吸盘可将电池固定,避免电池随意晃动,使电池使用更可靠。2、该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通过设置的侧柜门打开可以直接使用线夹,省去了繁琐的接线过程,同时避免人员触电情况的发生,安全性更高,工作效率更快。3、该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通过设置的散热扇对安装室进行降温,滚轮方便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柜门展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柜门展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后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减震机构示意图。图中:1、柜体;2、十字隔板;3、安装室;4、减震机构;401、固定块;402、弹簧;403、伸缩杆;4031、第一连接杆;4032、第二连接杆;5、压板;6、电池;7、第一正极接线柱;8、第一负极接线柱;9、二极管;10、吸盘;11、散热扇;12、充电接口;13、主柜门;14、侧柜门;15、侧柜;16、通孔;17、数显式电流表;18、防误接空气开关;19、第二正极接线柱;20、第二负极接线柱;21、连接线;22、线夹;23、放置槽;24、绝缘垫;25、滚轮;26、橡胶圈;27、橡胶垫;28、第一暗锁;29、第二暗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包括柜体1,柜体1内设置有十字隔板2,十字隔板2将柜体1内分割成四个安装室3,安装室3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减震机构4,减震机构4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压板5,压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电池6,电池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正极接线柱7和第一负极接线柱8,第一正极接线柱7与第一负极接线柱8之间固定连接有二极管9,且第一正极接线柱7与二极管9正极相连接,安装室3的后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吸盘10,吸盘10与电池6吸附固定,安装室3相对应的柜体1的后侧面固安装有散热扇11和充电接口12,安装室3相对应的柜体1前侧面均通过铰链铰接有主柜门13,主柜门13前侧面均通过铰链交接有侧柜门14,侧柜门14相对应的主柜门13后侧面固定安装有侧柜15,侧柜15的左右两面均开设有通孔16,侧柜15的前侧面中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数显式电流表17和防误接空气开关18,数显式电流表17与防误接空气开关18的正极与第一正极接线柱7电性连接,数显式电流表17与防误接空气开关18的负极与第一负极接线柱8电性连接,侧柜15前侧面左右两侧靠近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正极接线柱19与第二负极接线柱20,第一正极接线柱7与第二正极接线柱19电性连接,第一负极接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十字隔板(2),所述十字隔板(2)将柜体(1)内分割成四个安装室(3),所述安装室(3)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减震机构(4),所述减震机构(4)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压板(5),所述压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电池(6),所述电池(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正极接线柱(7)和第一负极接线柱(8),所述第一正极接线柱(7)与第一负极接线柱(8)之间固定连接有二极管(9),且第一正极接线柱(7)与二极管(9)正极相连接,所述安装室(3)的后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吸盘(10),所述吸盘(10)与电池(6)吸附固定,所述安装室(3)相对应的柜体(1)的后侧面固安装有散热扇(11)和充电接口(12),所述安装室(3)相对应的柜体(1)前侧面均通过铰链铰接有主柜门(13),所述主柜门(13)前侧面均通过铰链交接有侧柜门(14),所述侧柜门(14)相对应的主柜门(13)后侧面固定安装有侧柜(15),所述侧柜(15)的左右两面均开设有通孔(16),所述侧柜(15)的前侧面中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数显式电流表(17)和防误接空气开关(18),所述数显式电流表(17)与防误接空气开关(18)的正极与第一正极接线柱(7)电性连接,所述数显式电流表(17)与防误接空气开关(18)的负极与第一负极接线柱(8)电性连接,所述侧柜(15)前侧面左右两侧靠近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正极接线柱(19)与第二负极接线柱(20),所述第一正极接线柱(7)与第二正极接线柱(19)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极接线柱(8)与第二负极接线柱(20)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正极接线柱(19)与第二负极接线柱(20)上均活动连接有连接线(21),所述连接线(21)的另一端头上均固定安装有线夹(22),所述侧柜(15)前侧面左右两侧靠近下侧设置有放置槽(23),所述放置槽(23)的内壁上均固定贴合有绝缘垫(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跨接保护分组管理装置,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十字隔板(2),所述十字隔板(2)将柜体(1)内分割成四个安装室(3),所述安装室(3)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减震机构(4),所述减震机构(4)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压板(5),所述压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电池(6),所述电池(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正极接线柱(7)和第一负极接线柱(8),所述第一正极接线柱(7)与第一负极接线柱(8)之间固定连接有二极管(9),且第一正极接线柱(7)与二极管(9)正极相连接,所述安装室(3)的后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吸盘(10),所述吸盘(10)与电池(6)吸附固定,所述安装室(3)相对应的柜体(1)的后侧面固安装有散热扇(11)和充电接口(12),所述安装室(3)相对应的柜体(1)前侧面均通过铰链铰接有主柜门(13),所述主柜门(13)前侧面均通过铰链交接有侧柜门(14),所述侧柜门(14)相对应的主柜门(13)后侧面固定安装有侧柜(15),所述侧柜(15)的左右两面均开设有通孔(16),所述侧柜(15)的前侧面中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数显式电流表(17)和防误接空气开关(18),所述数显式电流表(17)与防误接空气开关(18)的正极与第一正极接线柱(7)电性连接,所述数显式电流表(17)与防误接空气开关(18)的负极与第一负极接线柱(8)电性连接,所述侧柜(15)前侧面左右两侧靠近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正极接线柱(19)与第二负极接线柱(20),所述第一正极接线柱(7)与第二正极接线柱(19)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极接线柱(8)与第二负极接线柱(20)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正极接线柱(19)与第二负极接线柱(20)上均活动连接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军波
申请(专利权)人:大秦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