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扇叶、尾翼及风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50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扇叶、尾翼及风扇结构,其新型扇叶包括扇叶主体,所述扇叶主体由背风面和导风面构成的长型体,所述背风面为设在扇叶主体外侧的外倾斜弧面,导风面为设在扇叶主体内侧的内倾斜弧面,所述背风面前端位置处设有扇叶断流槽,该扇叶断流槽设在背风面的外倾斜弧面上的前侧位置,使扇叶断流槽的一侧为前背风面,另一侧为后背风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地降低扇叶的转动能耗,同时降低使用噪音,显著地改善扇叶的使用性能。

A New Type of Fan Blade, Tail Wing and Fa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vel fan blade, tail wing and fan structure. The new fan blade comprises a fan blade main body. The fan blade main body consists of a long body composed of a backwind surface and a guide surface. The backwind surface is an outward inclined arc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fan blade main body, the guide surface is an inward inclined arc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fan blade main body, and the end position of the backwind front is provided with a fan blade break groove. The cut-off groove is locat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outer inclined arc of the leeward surface, so that one side of the fan blade cut-off groove is the front leeward surface and the other side is the back leeward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ot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fan blade,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use noise, and remarkably improve the service performance of the fan bl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扇叶、尾翼及风扇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能和降噪功能的扇叶、尾翼及风扇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使用吊扇来降温,特别是夏季的时候屋顶上面有一个吊扇挂着,它就能够最大化的散发出凉风,让室内达到降温,解决人们室内闷热或通风的效果;但对于大空间的家居、公共场所或厂房,普通的吊扇力不从心,需要大型电风扇来解决,但大型电风扇由于扇叶尺寸大,功率要求较高,由此,也导致能耗高、噪音大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风扇存在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降能和降噪功能的扇叶、尾翼及风扇结构。一种新型扇叶,包括扇叶主体,所述扇叶主体由背风面和导风面构成的长型体,所述背风面为设在扇叶主体外侧的外倾斜弧面,导风面为设在扇叶主体内侧的内倾斜弧面,所述背风面前端位置处设有扇叶断流槽,该扇叶断流槽设在背风面的外倾斜弧面上的前侧位置,使扇叶断流槽的一侧为前背风面,另一侧为后背风面。进一步的,所述扇叶断流槽的截面呈弧形,该扇叶断流槽位于背风面前侧的1/5-1/3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扇叶断流槽位于前背风面一侧部分的内壁为断截壁,位于后背风面一侧部分的内壁为导风壁,所述导风壁呈凸起弧形状结构,该导风壁切线与扇叶主体的安装水平线L呈15-35°。进一步的,所述扇叶断流槽的截面呈S形。进一步的,所述后背风面低于前背风面。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为中空体,该扇叶主体的前侧部分为进风侧,该进风侧为背风面和导风面前侧部分形成的较厚圆弧状结构部分,扇叶主体的另一侧部分为导风侧,该导风侧为背风面和导风面后侧部分形成的逐渐变薄的弧状结构部分,使扇叶主体的前侧部分与后侧部分形成倾斜式弯曲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进风侧由扇叶主体截面上一侧呈弧形凸起的切风边、切风边上侧的上过度面和切风边下侧的下过度面组成,所述上过度面为切风边上侧倾斜直面过度或外凸弧形过度至背风面的光滑平面,下过度面为切风边上侧倾斜直面过度或外凸弧形过度至导风面的光滑平面。进一步的,所述背风面和导风面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尖角状,使扇叶主体前侧形成连续进风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背风面和导风面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凸起状结构,使扇叶主体前侧形成二次去阻风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导风侧由背风面和导风面弧形相交、形成由厚至薄的片状体。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的中空内设有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一端的中空位置形成一个安装配合口。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的背风面上设有装配孔,该装配孔位于扇叶断流槽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的进风侧较厚的圆弧状结构大小与导风侧宽度呈正比、与导风侧的倾斜角度呈反比。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上,定义扇叶主体的导风面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相交点为中心点O上,其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之间的夹角为扇叶安装倾斜度,扇叶主体前侧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导风面前侧最高点弧面切线切点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背风面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A点,中心点O和A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1,A点处的背风面弧面相切直线为L2,所述L1和L2之间的交角为背扇面静弯曲角A1;导风面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B点,中心点O和B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3,B点处的背风面弧面相切直线为L4,L3和L4的交角为正扇面静弯曲角B1;此时,所述导风面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夹角为8-15°;当r/R的值为0.15、0.2、0.3、0.4、0.5、0.6、0.7、0.8、0.9时;背扇面静弯曲角A1相应为-36.1°、-20.2°、-13.6°、-10.8°、-9.3°、0°、12.7°、46.8°、8.3°;正扇面静弯曲角B1相应为:-24.1°、-6.7°、8.6°、9.7°、4.2°、-4°、-12.8°、-45.5°、-7.7°。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主体上,定义扇叶主体的导风面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相交点为中心点O上,其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之间的夹角为扇叶安装倾斜度,其扇叶主体前侧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导风面最高点弧面切线切点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背风面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A点,中心点O和A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1,A点处背风面弧面相切的直线为L2,所述L1和L2之间的交角为背扇面静弯曲角A1;导风面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B点,中心点O和B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3,B点处背风面弧面相切的直线为L4,L3和L4的交角为正扇面静弯曲角B1;此时,所述导风面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夹角为8-15°;当r/R的值为0.15、0.2、0.3、0.4、0.5、0.6、0.7、0.8、0.9时;背扇面静弯曲角A1相应为-36.1°、-20.2°、-13.6°、-10.8°、-9.3°、0°、12.7°、23.1°、31.4°;正扇面静弯曲角B1相应为-24.1°、-6.7°、8.6°、9.7°、4.2°、-4°、-12.8°、-21.5°、-30.3°。一种扇叶的尾翼,包括尾翼本体,所述尾翼本体由翼部和连接部组成,所述翼部为设在扇叶主体一侧的风页,该翼部通过连接部与扇叶主体对接呈折角式结构,所述连接部截面形状大小与扇叶主体相对应,尾翼本体或和连接部的上侧设有与扇叶主体上的扇叶断流槽对应的尾翼断流槽,该尾翼断流槽的截面形状大小与扇叶断流槽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尾翼本体为中空体,所述连接部设在翼部一侧,该连接部的形状大小与扇叶主体截面的形状大小相对应,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凸起固定件,该凸起固定件形状大小与扇叶主体中空的安装配合口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翼部底部厚、尾部薄,且翼部的内侧面为斜面。一种风扇结构,包括转动电机、转动主体、连接杆和扇叶,所述扇叶为上述的新型扇叶,所述连接杆的大小形状与扇叶主体截面的中空形状大小相对应,该扇叶通过扇叶主体一端中空位置与连接杆紧密配合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方形结构,所述扇叶主体中空体截面形状为方形。进一步的,所述扇叶一端与转动主体的连接侧面形状大小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主体为转动电机上转子的转动外壳。进一步的,所述扇叶还包括有上述的尾翼。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扇叶断流槽,该扇叶断流槽可有效地将进入扇叶上的风在断流槽位置处脱离扇叶,进而有效地降低扇叶的转动能耗,同时降低使用噪音,显著地改善扇叶的使用性能。2、本技术的后背风面低于前背风面,且扇叶断流槽的导风壁呈凸起弧形状结构,由此使进入扇叶上的风在断流槽上更好地分离,避免进风吸附在扇叶上,增加扇叶的转动负荷,进而增加能耗。3、本技术的背风面和导风面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尖角状,由此有效地降低扇叶的阻风性能,进而降低扇叶转动能耗,同时提高扇叶的转动率,有效地改善使用性能。4、本技术的背风面和导风面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凸起状结构,由此,使扇叶主体前侧形成二次去阻风式结构,因此可进一步降低阻风性能,进而进一步降低扇叶转动能耗,提高扇叶的转动率,更有效地改善使用性能。5、本技术的尾翼设有尾翼断流槽,该尾翼断流槽有效地将进入尾翼上的风在尾翼断流槽位置处脱离扇叶,进而有效地降低尾翼的能耗,同时降低噪音,显著地改善尾翼的使用性能。6、本技术尾翼的翼部的内侧面为斜面,因此有效增加扇叶的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扇叶,包括扇叶主体(1),所述扇叶主体(1)由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构成的长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风面(11)为设在扇叶主体(1)外侧的外倾斜弧面,导风面(12)为设在扇叶主体(1)内侧的内倾斜弧面,所述背风面(11)前端位置处设有扇叶断流槽(13),该扇叶断流槽(13)设在背风面(11)的外倾斜弧面上的前侧位置,使扇叶断流槽(13)的一侧为前背风面(111),另一侧为后背风面(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扇叶,包括扇叶主体(1),所述扇叶主体(1)由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构成的长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风面(11)为设在扇叶主体(1)外侧的外倾斜弧面,导风面(12)为设在扇叶主体(1)内侧的内倾斜弧面,所述背风面(11)前端位置处设有扇叶断流槽(13),该扇叶断流槽(13)设在背风面(11)的外倾斜弧面上的前侧位置,使扇叶断流槽(13)的一侧为前背风面(111),另一侧为后背风面(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断流槽(13)的截面呈弧形,该扇叶断流槽(13)位于背风面(11)前侧的1/5-1/3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断流槽(13)位于前背风面(111)一侧部分的内壁为断截壁(121),位于后背风面(112)一侧部分的内壁为导风壁(122),所述导风壁(122)呈凸起弧形状结构,该导风壁(122)切线与扇叶主体(1)的安装水平线L呈15-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断流槽(13)的截面呈S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风面(112)低于前背风面(1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1)为中空体,该扇叶主体(1)的前侧部分为进风侧(14),该进风侧(14)为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部分形成的较厚圆弧状结构部分,扇叶主体(1)的另一侧部分为导风侧(15),该导风侧(15)为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后侧部分形成的逐渐变薄的弧状结构部分,使扇叶主体(1)的前侧部分与后侧部分形成倾斜式弯曲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侧(14)由扇叶主体(1)截面上一侧呈弧形凸起的切风边(141)、切风边(141)上侧的上过度面(142)和切风边(141)下侧的下过度面(143)组成,所述上过度面(142)为切风边(141)上侧倾斜直面过度或外凸弧形过度至背风面(11)的光滑平面,下过度面(143)为切风边(141)上侧倾斜直面过度或外凸弧形过度至导风面(12)的光滑平面。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尖角状,使扇叶主体(1)前侧形成连续进风式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前侧相交位置处的截面呈弧形凸起状结构,使扇叶主体(1)前侧形成二次去阻风式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侧(15)由背风面(11)和导风面(12)弧形相交、形成由厚至薄的片状体。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1)的中空内设有加强筋(1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1)一端的中空位置形成一个安装配合口(16)。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1)的背风面(11)上设有装配孔(17),该装配孔(17)位于扇叶断流槽(13)位置处。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1)的进风侧(14)较厚的圆弧状结构大小与导风侧(15)宽度呈正比、与导风侧(15)的倾斜角度呈反比。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主体(1)上,定义扇叶主体(1)的导风面(12)前侧和后侧相切的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的相交点为中心点O上,其切线Q与安装水平线L之间的夹角为扇叶安装倾斜度,扇叶主体(1)前侧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导风面(12)前侧最高点弧面切线切点与中心点O的距离为R,背风面(11)与R半径圆相交的切点为A点,中心点O和A点之间的连接直线为L1,A点处的背风面(11)弧面相切直线为L2,所述L1和L2之间的交角为背扇面静弯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特斯拉克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