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式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138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的降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式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包括若干个衍射板和位于衍射板底端的安装底座,若干个衍射板形成的腔室内设有底板和横向隔板,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结构,其中最外侧的衍射板为曲面板,若干个衍射板为非对称排布。本装置的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声波衍射损失。装置最外侧的衍射板为曲面板,其余衍射板为直板。衍射板为非对称排布,中间衍射板具有最大高度,一侧衍射板的平均高度明显低于另一侧。装置包含横向隔板,两相邻衍射板之间具有底板,横向隔板、底板及衍射板构成腔室结构。装置可有效降低声屏障顶部绕射声,且声学性能稳定、易维护。

A Noise Reduction Device for the Top of Asymmetric Enhanced Diffraction Noise Barri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ise reduction device for road traffic noise, in particular to an asymmetrical noise reduction device for the top of an enhanced diffraction noise barrier, which comprises a number of diffraction plates and a mounting base at the bottom of the diffraction plate. The chamber formed by several diffraction plates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plate and a transverse baffle, and the top of the diffraction plate has a protruding structure, of which the outer diffraction plate is a curved plate. Several diffraction plates are arranged asymmetrically. The top of the diffraction plate of the device has a projection structure, which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acoustic wave diffraction loss. The diffraction plate on the outermost side of the device is a curved surface plate, and the other diffraction plates are straight plates. The average height of one side of the plat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side. The device consists of a transverse baffle, a bottom plate between two adjacent diffraction plates, and a chamber structure composed of a transverse baffle, a bottom plate and a diffraction plate. The devic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ffraction sound at the top of the noise barrier, and has stable acoustic performance and easy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对称式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的降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式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速度的提高和路网的密集,道路交通噪声污染较为严重。为治理噪声污染,建设声屏障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可对声屏障顶端进行改良或在声屏障顶端安装降噪装置。其中,由于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往往采用了吸声、声波干涉等一项或多项降噪原理,因此其降噪效果更为可观。开发高效的顶端降噪装置对于治理交通道路噪声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目前所应用的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虽已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但是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交通噪声为宽频噪声,尤其在中低频具有较大的能量分布,而目前常用的降噪装置往往对中高频噪声或特定低频噪声具有较好的降噪能力,而对宽频噪声的治理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效果能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在宽频范围内具有良好降噪效果的顶端降噪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对称式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包括若干个衍射板和位于衍射板底端的安装底座,顶端包含由衍射板、横向隔板及底板组成的腔室结构,所述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结构,其中最外侧的衍射板为曲面板,若干个衍射板为非对称排布。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衍射板除了最外侧为曲面版,其余衍射板为直板。进一步地,为增大声波衍射损失,衍射板为非对称布置,所述若干个衍射板中位于中间位置的衍射板高于其它衍射板,其中一侧衍射板的平均高度相比另一侧较小。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衍射板的高度从中间向两侧依次降低。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衍射板的高度的高度参数满足衍射板的顶点在两侧相邻衍射板顶点连线的上方,声波不能越过某个衍射板直达下一个衍射板。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衍射板形成的一个腔室内设有用于调整顶端装置两侧重量配比的附加板,使得整个顶端装置的重心在中间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及安装底座上设有排水孔隙。进一步地,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结构,该突起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大声波衍射损失,提高降噪效果。进一步地,相邻衍射板之间具有底板,顶端装置还包含间隔排布的横向隔板,底板、衍射板及横向隔板组成腔室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包含多个衍射板,且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衍射板为非对称布置,以增大声波衍射损失,提高降噪效果;最外侧为曲面板,可兼顾美观与降噪性能;还包含有横向隔板、底板及附加板。若干个衍射板除了最外侧为曲面版,其余衍射板为直板。为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该顶端装置为非对称结构。位于中间的衍射板具有最大的高度,衍射板高度从中间向两侧递减,最外侧衍射板具有最小的高度,一侧衍射板平均高度相比另一侧较低。两侧衍射板个数也可以不同。衍射板的高度满足该衍射板顶端位于相邻两侧衍射板顶端连线的上方,使得顶端声波不可越过某一衍射板直接到达下一个衍射板。衍射板顶部设有钝形突起,该突起结构可进一步增大声波衍射损失。该顶端降噪装置还包括横向隔板及底板,横向隔板及底板可增加顶端装置刚度,使得顶端装置稳固可靠。底板位置应根据应用环境中噪声源特性进行确定。横向隔板、底板及衍射板组成腔室结构,可改变顶端声场,进一步降低顶端绕射声,提高降噪效果。该装置还包括附板,附板位于两衍射板之间,起到平衡左右两侧重量的作用,使得装置重心位于中间平面上。在该装置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本装置应用了多项措施来提高顶端衍射声损失,能有效提高降噪效果。顶端包含多个衍射板,并且衍射板的排布使得声波在绕过顶端到达接收点时需经历多次衍射,产生较大衍射损失。外侧曲面板以及设置在衍射板顶部的突起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大声波绕射损失,并能形成较大的声影区,使得到达接收点处的声能量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横截面示图;图2为实施例1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衍射板1具有若干个,为本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外侧的衍射板1-1和衍射板1-2为曲面板,其余衍射板为直板。衍射板为非对称布置,中间衍射板具有最大高度,向两侧边依次降低。一侧衍射板平均高度相比另一侧较低。各个衍射板满足该衍射板顶点位于相邻两侧衍射板顶点连线的上方。突起结构2为钝形结构,位于衍射板1顶部,可以起到增大衍射损失的效果。底板3位于两个衍射板之间。横向隔板4为平面板,与衍射板1及底板3垂直布置,间隔排列。衍射板1、底板3及横向隔板4组成腔室结构。安装底座5位于该装置底部,该部分与声屏障主体进行连接。附加板7为附件,主要起到平衡装置重心的作用。在底板及安装底座5上设有排水孔隙6。本装置虽由前述实施例来描述,但仍可变化其形态与细节,在不脱离本装置的精神下制作,前述为本装置最合理的使用方法,仅为本装置可以具体实施的方式之一,但并不以此为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对称式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衍射板和位于衍射板底端的安装底座,顶端包含由衍射板、横向隔板及底板组成的腔室结构,所述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结构,其中最外侧的衍射板为曲面板,若干个衍射板为非对称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式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衍射板和位于衍射板底端的安装底座,顶端包含由衍射板、横向隔板及底板组成的腔室结构,所述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结构,其中最外侧的衍射板为曲面板,若干个衍射板为非对称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式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衍射板除了最外侧为曲面板,其余衍射板为直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式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衍射板中位于中间位置的衍射板高于其它衍射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对称式增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映厚王艳鹏陈照波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