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固定治具及采用该负压固定治具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0786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0:35
一种负压固定治具及采用该负压固定治具的定位装置,所述负压固定治具用于装夹工件并包括治具底板、定位板、气管接头及导入板。所述治具底板上设有第一气孔。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气孔对接的第二气孔。所述气管接头用于连通真空发生单元与第一气孔。所述导入板由软性材料制成并附着于所述定位板外侧,所述导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气孔对接的第三气孔。装夹工件时,所述工件套接于所述负压固定治具外侧,真空发生单元通将所述工件吸附于所述导入板表面,所述工件的另一侧抵接于所述治具底板上,从而减少工件装夹时产生的损伤。

Negative pressure fixing fixture and its positioning device

A negative pressure fixing fixture and a positioning device adopting the negative pressure fixing fixture are provided. The negative pressure fixing fixture is used for clamping workpieces and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positioning plate, a tracheal joint and an introduction plate.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fixtur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ir hole. The position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toma butted with the first stoma. The tracheal joint is used to connect the vacuum generating unit and the first air hole. The guide plate is made of soft material and attached 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The gu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gas hole butted with the second gas hole. When clamping the workpiece, the workpiece is sleev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fixing fixture, and the vacuum generating unit adsorbs the workpiece to the surface of the guide plate,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kpiece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fixture, thereby reducing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workpiece cl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固定治具及采用该负压固定治具的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固定治具及采用该负压固定治具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产品生产过程中,待加工的工件通常需要经过多次装夹定位。定位夹紧治具对产品碰伤不良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于塑料类产品,由于塑料产品具有基材软、形状复杂的特性,定位夹紧治具对产品碰伤严重影响制造良率。同时,定位治具选则软性材料则起不到定位作用,选择硬质材料则易碰伤产品。因此,提供一种既能免碰伤产品,又能保证精确定位的治具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负压固定治具及采用该负压固定治具的定位装置,减少工件装夹时产生的损伤。一种负压固定治具,用于装夹工件并包括:治具底板,所述治具底板上设有第一气孔;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二气孔,所述定位板安装于所述治具底板上且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一气孔对接;及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用于连通外部的真空发生单元与所述第一气孔;所述负压固定治具还包括导入板,所述导入板由软性材料制成并附着于所述定位板外侧,所述导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气孔对接的第三气孔;装夹工件时,所述工件套接于所述负压固定治具外侧,外部的真空发生单元通过所述气管接头、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及第三气孔将所述工件的一侧吸附于所述导入板表面,所述工件的另一侧抵接于所述治具底板上。作为优选,所述导入板的周侧向背离所述定位板的方向收缩并形成引导斜面;当所述工件向所述负压固定治具的外侧套接时,所述引导斜面引导所述工件移动。作为优选,所述负压固定治具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导入板背离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密封件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围设于所述导入板的周侧;当所述工件的一侧吸附于所述导入板表面时,所述密封件夹持于所述工件与所述导入板之间并形成密封。作为优选,所述负压固定治具还包括固定螺丝;所述治具底板上设有第一螺丝孔,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丝孔对应的第二螺丝孔;所述定位板通过所述固定螺丝及所述第一螺丝孔、第二螺丝孔固定于所述治具底板上;所述导入板粘接于所述定位板外侧。作为优选,所述气管接头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气孔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气管接头穿过所述第一气孔并通过所述外螺纹及内螺纹固定连通于所述第二气孔内。一种定位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单元;及负压固定治具,所述负压固定治具用于装夹工件并包括:治具底板,所述治具底板上设有第一气孔;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二气孔,所述定位板安装于所述治具底板上且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一气孔对接;及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用于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单元与所述第一气孔;所述负压固定治具还包括导入板,所述导入板由软性材料制成并附着于所述定位板外侧,所述导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气孔对接的第三气孔;装夹工件时,所述工件套接于所述负压固定治具外侧,所述真空发生单元通过所述气管接头、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及第三气孔将所述工件的一侧吸附于所述导入板表面,所述工件的另一侧抵接于所述治具底板上。作为优选,所述导入板的周侧向背离所述定位板的方向收缩并形成引导斜面;当所述工件向所述负压固定治具的外侧套接时,所述引导斜面引导所述工件移动。作为优选,所述负压固定治具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导入板背离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密封件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围设于所述导入板的周侧;当所述工件的一侧吸附于所述导入板表面时,所述密封件夹持于所述工件与所述导入板之间并形成密封。作为优选,所述负压固定治具还包括固定螺丝;所述治具底板上设有第一螺丝孔,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丝孔对应的第二螺丝孔;所述定位板通过所述固定螺丝及所述第一螺丝孔、第二螺丝孔固定于所述治具底板上;所述导入板粘接于所述定位板外侧。作为优选,所述气管接头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气孔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气管接头穿过所述第一气孔并通过所述外螺纹及内螺纹固定连通于所述第二气孔内。上述负压固定治具及采用该负压固定治具的定位装置中,所述导入板由软性材料制成并附着于所述定位板外侧,装夹工件时,所述工件套接于所述负压固定治具外侧,外部的真空发生单元通过所述气管接头、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及第三气孔将所述工件的一侧吸附于所述导入板表面,所述工件的另一侧抵接于所述治具底板上,软性导入板可引导工件移动至装夹位置,同时具有缓冲作用,从而减少工件装夹时产生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定位装置在一较优实施例中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图2为负压固定治具及工件在一较优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工件处于定位后的状态。图3为图2的负压固定治具及工件在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工件处于定位前的状态。图4为图2中的负压固定治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负压固定治具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治具底板20定位板30导入板40密封件50固定螺丝60气管接头100负压固定治具110第一螺丝孔120第一气孔200真空发生单元210第二螺丝孔220第二气孔310密封槽320引导斜面330第三气孔500定位装置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定位装置500包括真空发生单元200及负压固定治具100。所述真空发生单元200用于与所述负压固定治具100连接并用于产生负压。所述负压固定治具100利用所述真空发生单元200产生的负压固定、装夹工件300。同时参阅图2至图5所示,所述负压固定治具100包括治具底板10、定位板20、导入板30及气管接头60。所述治具底板10上设有若干第一气孔120。所述定位板20上设有第二气孔220。所述定位板20安装于所述治具底板10上,且所述第二气孔220与所述第一气孔120对接。所述气管接头60用于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单元200与所述第一气孔120。由于第二气孔220与所述第一气孔120对接并与所述第一气孔120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单元200也连通至所述第二气孔220。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气管接头60也可以穿过第一气孔120并直接连通至所述第二气孔220。所述导入板30由软性材料制成,且所述导入板30附着于所述定位板20的外侧。所述导入板30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气孔220对接的第三气孔330。如图3所示,装夹所述工件300时,可先将所述工件300向所述负压定位治具100移动,使所述工件300套接于所述负压固定治具100外侧。所述工件300经过所述导入板30的引导向所述定位板20及所述治具底板10移动,直至所述工件300的一侧与所述治具底板10接触,同时,所述工件300的另一侧与所述导入板30的端面接触。所述真空发生单元200通过所述气管接头60、第一气孔120、第二气孔220及第三气孔330将所述工件300的一侧吸附于所述导入板30的表面,所述工件300的另一侧抵接于所述治具底板10上。如此一来,所述工件300在所述真空发生单元200的负压作用下被所述负压固定治具100固定,同时,所述工件300的两端分别由所述治具底板10及所述导入板30定位,所述工件300的周侧则对应由所述定位板20定位。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入板30可由优力胶,即聚氨酯PU材料制成。聚氨酯PU材料是一种具有强度好、压缩变形小的特性的材料,属于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的材料,既具有塑料的刚性,又有橡胶的弹性,可适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固定治具,用于装夹工件并包括:治具底板,所述治具底板上设有第一气孔;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二气孔,所述定位板安装于所述治具底板上且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一气孔对接;及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用于连通外部的真空发生单元与所述第一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固定治具还包括导入板,所述导入板由软性材料制成并附着于所述定位板外侧,所述导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气孔对接的第三气孔;装夹工件时,所述工件套接于所述负压固定治具外侧,外部的真空发生单元通过所述气管接头、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及第三气孔将所述工件的一侧吸附于所述导入板表面,所述工件的另一侧抵接于所述治具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固定治具,用于装夹工件并包括:治具底板,所述治具底板上设有第一气孔;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二气孔,所述定位板安装于所述治具底板上且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一气孔对接;及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用于连通外部的真空发生单元与所述第一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固定治具还包括导入板,所述导入板由软性材料制成并附着于所述定位板外侧,所述导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气孔对接的第三气孔;装夹工件时,所述工件套接于所述负压固定治具外侧,外部的真空发生单元通过所述气管接头、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及第三气孔将所述工件的一侧吸附于所述导入板表面,所述工件的另一侧抵接于所述治具底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板的周侧向背离所述定位板的方向收缩并形成引导斜面;当所述工件向所述负压固定治具的外侧套接时,所述引导斜面引导所述工件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固定治具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导入板背离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密封件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围设于所述导入板的周侧;当所述工件的一侧吸附于所述导入板表面时,所述密封件夹持于所述工件与所述导入板之间并形成密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固定治具还包括固定螺丝;所述治具底板上设有第一螺丝孔,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丝孔对应的第二螺丝孔;所述定位板通过所述固定螺丝及所述第一螺丝孔、第二螺丝孔固定于所述治具底板上;所述导入板粘接于所述定位板外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接头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气孔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气管接头穿过所述第一气孔并通过所述外螺纹及内螺纹固定连通于所述第二气孔内。6.一种定位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伟屈富清韩成利袁忠亮张进峰胡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富翔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