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流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076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流控制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电压控制模块、电流控制模块、稳压控制模块、均流控制模块、脉宽调制模块、功率模块和通讯总线;功率模块采用两变压器原边串联副边并联结构作为受控拓扑结构,电压控制模块、稳压控制模块、电流控制模块和均流控制模块通过通讯总线协作,并共同作用于脉宽调制模块,脉宽调制模块控制功率模块实现均流控制,可以实现平均分配各电源模块负载电流,具有较好的均流动态响应,系统具有较好的负载响应特性,当输入电压或负载电流发生突变时,可以维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充放电模块的模块间的均流控制的技术问题。

Current sharing control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urrent sharing control device. Among them, the device includes: voltage control module, current control module, voltage control module, current sharing control modul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module, power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bus; power module uses two transformer primary side series and secondary side parallel structure as controlled topology structure, voltage control module, voltage stabilization control module, current control module and current sharing control module through communication bus. The system has good loa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When the input voltage or load current changes abruptly, it can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output voltag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current sharing control among modules of charge and discharge modules in related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流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均流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各国一直在发展新型交通运输工具,尤其是对有关电动汽车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动力电池的输出功率越来越大,而单个充放电模块的输出功率及其有限。如果将多个充放电模块进行并联工作,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可以灵活地对充放电系统的容量进行扩充;二是可以构建并联模块冗余系统用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三是系统可维修性很高,当某个模块出现问题时,可以随时进行热插拔维修或更换。但是,充放电模块进行并联输出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模块间的均流控制问题,就是怎么将输出电流平摊分给每一个模块,同时要确保输出电压符合要求并维持系统稳定。如果并联模块间的输出电流不均分,将会导致一些模块分担较多电流,而另外一些模块分担电流较小,甚至无电流输出。分担较大电流的模块开关器件的热应力加大,系统的稳定性会降低。针对相关技术中充放电模块的模块间的均流控制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并联均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平均分配各电源模块负载电流,具有较好的均流动态响应,系统具有较好的负载响应特性,当输入电压或负载电流发生突变时,可以维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流控制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充放电模块的模块间的均流控制的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均流控制装置,包括电压调节模块、电流调节模块、脉宽调制模块、功率模块和通讯总线,所述功率模块,由两个变压器构成,其中,所述两个变压器采用原边串联、副边并联的结构;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电压;所述电流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电流;其中,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与所述电流调节模块通过通讯总线协作共同作用于所述脉宽调制模块,所述脉宽调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模块实现均流控制。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包括电压控制模块和稳压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用于电压的第一阈值范围内的调节,所述稳压控制模块用于所述电压第二阈值范围内的调节。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包括电压控制器和电压检测电路。进一步地,所述稳压控制模块包括电压设定输入接口和电压检测电路。进一步地,所述电流调节模块包括电流控制模块和均流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用于电流的第三阈值范围内的调节,所述均流控制模块用于围对所述电流第四阈值范围内的调节。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控制模块包括电流控制器和电流检测电路。进一步地,所述均流控制模块包括电流设定接口和电流检测电路,用于实时对所述电流检测值进行校准。进一步地,所述脉宽调制模块包括脉宽调制器和驱动电路。进一步地,采用恒压模式和/或恒流模式进行均流控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由两变压器构成功率模块,其两个变压器采用原边串联、副边并联的结构;电压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电压;电流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电流;其中,电压调节模块与电流调节模块通过通讯总线协作共同作用于脉宽调制模块,脉宽调制模块控制功率模块实现均流控制,可以实现平均分配各电源模块负载电流,具有较好的均流动态响应,系统具有较好的负载响应特性,当输入电压或负载电流发生突变时,可以维持输出电压的稳定。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充放电模块的模块间的均流控制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均流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并联均流拓扑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功率模块拓扑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恒压模式并联模块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恒流模式并联模块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均流控制装置的装置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均流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均流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功率模块11、电压调节模块13、电流调节模块15、脉宽调制模块17、和通讯总线19。具体描述如下。功率模块11,由两个变压器构成,其中,两个变压器采用原边串联、副边并联的结构;。电压调节模块13,用于调节电压。需要说明的是,电压调节模块可以包括电压控制模块和稳压控制模块,其中,电压控制模块用于电压的第一阈值范围内的调节,稳压控制模块用于电压第二阈值范围内的调节。例如,电压控制模块可以对电压进行粗略调整,可以实现的调整的范围为3V-7V。而稳压控制模块则可以进行对电压进行微调,小范围的调整,其调整范围可以为1V-2V。其中,具体的调整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其中,电压调节模块包括电压控制器和电压检测电路,进而可以实时对电压进行控制与检测;稳压控制模块可以包括电压设定输入接口和电压检测电路,进而实现对电压的调节。电流调节模块15,用于调节电流。需要说明的是,电流调节模块可以包括电流控制模块和均流控制模块,其中,电流控制模块用于电流的第三阈值范围内的调节,均流控制模块用于围对电流第四阈值范围内的调节。例如,电流控制模块可以对电流进行粗略调整,可以实现的调整的范围为3A-7A。而均流控制模块则可以进行对电压进行微调,小范围的调整,其调整范围可以为1A-2A。其中,具体的调整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其中,电流控制模块可以包括电流控制器和电流检测电路。均流控制模块可以包括电流设定接口和电流检测电路,用于实时对电流检测值进行校准。脉宽调制模块17,用于控制功率模块实现均流控制。需要说明的是,脉宽调制模块可以包括脉宽调制器和驱动电路。其中,电压调节模块与电流调节模块通过通讯总线19协作共同作用于脉宽调制模块。通过上述装置,通过由两变压器构成的功率模块,其两个变压器采用原边串联、副边并联的结构;电压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电压;电流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电流;其中,电压调节模块与电流调节模块通过通讯总线协作共同作用于脉宽调制模块,脉宽调制模块控制功率模块实现均流控制,可以实现平均分配各电源模块负载电流,具有较好的均流动态响应,系统具有较好的负载响应特性,当输入电压或负载电流发生突变时,可以维持输出电压的稳定。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充放电模块的模块间的均流控制的技术问题。作为一种可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流控制装置,包括电压调节模块、电流调节模块、脉宽调制模块、功率模块和通讯总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由两个变压器构成,其中,所述两个变压器采用原边串联、副边并联的结构;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电压;所述电流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电流;所述脉宽调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模块实现均流控制;其中,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与所述电流调节模块通过通讯总线协作共同作用于所述脉宽调制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流控制装置,包括电压调节模块、电流调节模块、脉宽调制模块、功率模块和通讯总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由两个变压器构成,其中,所述两个变压器采用原边串联、副边并联的结构;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电压;所述电流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电流;所述脉宽调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模块实现均流控制;其中,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与所述电流调节模块通过通讯总线协作共同作用于所述脉宽调制模块。2.根据权利要1所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包括电压控制模块和稳压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用于电压的第一阈值范围内的调节,所述稳压控制模块用于所述电压第二阈值范围内的调节。3.根据权利要2所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还包括电压控制器和电压检测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兰金渊李香龙陈平李国昌朱洁及洪泉赵宇彤张宝群陈熙曾爽关宇迟忠君张倩程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