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996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气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通过PDMS生成初步三维模型,并在所述初步三维模型的电接点的位置建立带有工艺属性的工艺标记体,然后将该工艺属性导出到Excel并对应添加电气属性值,再导入值PDMS中,然后再导入至CAD中得到兼有工艺属性和电气属性的完整三维模型。该设计方法减少了三维和二维中大量重复工作时间,减少各专业协同设计的重复建模以及重复布置电接点,简化了协同设计环节和流程。工艺专业可以借助三维PDMS完成线上提资料,与此同时,还可以将CAD中先画的桥架,导入PDMS参与碰撞检查,将碰撞的部分在PDMS中可视化修改后导入CAD,参与管线敷设,这样优化了协同设计的效率。

A Cooperative Design Method for Electrical Pipeline Laying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al design, and specifically provides a collaborative design method for electrical pipeline laying. It generates a preliminary three-dimensional model through PDMS, establishes a process marker with process attributes at the location of the electrical contacts of the preliminary three-dimensional model, then exports the process attributes to Excel and adds corresponding electrical attributes values, then imports them into PDMS, and then imports them into CAD. A complet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with both process and electrical attributes is obtained. The design method reduces a large number of repetitive working time in three-dimensional and two-dimensional, reduces the repetitive modeling and electrical contact arrangement of professional collaborative design, and simplifies the process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Technological specialty can use three-dimensional PDMS to complete on-line data uploa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import the bridge drawn first in CAD into PDMS to participate in collision inspection. The collision part can be visually modified in PDMS and then imported into CAD to participate in pipeline laying, thus optimizing the efficiency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设计院工艺专业提资料都是线下向下游电气专业提资料,实时修改需要纸质版的资料重新打印审核审定,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另外现有的三维设计软件PDMS在电气设计中能够完成电缆桥架、设备的设计,能够参与碰撞检查,但不能完成电气管线敷设布线及管线敷设等功能。电气管线敷设、布线、电缆、保护套管、电缆桥架的数量统计功能目前都在CAD中进行。而且在CAD中管线敷设布线和电气管线敷设以及统计材料时,设备和电缆桥架需要重新设计和定义,不能够有效的利用在PDMS中已经建立的设备和电缆桥架,造成三维和二维中大量工作重复工作时间浪费。倘若在CAD中先画桥架,在CAD中又无法直接参与与其他专业在PDMS里的管道进行碰撞检查,但是CAD中画桥架比在PDMS建立桥架要更加简便快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气管线敷设设计时效率低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PDMS生成初步三维模型,并在所述初步三维模型的电接点的位置建立工艺标记体,所述工艺标记体对应的初步三维模型的工艺属性包括但不限于电接点类型、电接点名称、电接点编号及设备编号;S2:导出所述初步三维模型的属性至Excel表格,在Excel表格里分别将电气属性值导入至相应工艺属性里;S3:将带有电气属性和工艺属性的Excel表格导入至所述初步三维模型中生成完整三维模型,然后将所述完整三维模型导出至CAD中并进行电气管线敷设。优选地,所述初步三维模型包括电气管线和装置,所述装置包含电力设备、供电设备及驱动器,所述电气管线包含电缆管线、液压管道及蒸汽管道,所述电力设备、供电设备及驱动器两两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接点类型用于标记电气管线材料,所述电接点名称用于定位一根电气管线的连接起点和连接终点,所述电接点编号用于标记电气管线以及对应的装置。优选地,所述设备编号包括电力设备、供电设备及驱动器的名称及类别。优选地,所述工艺属性类别包含所述电气属性的类别。优选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将带有电气属性和工艺属性的Excel表格导入至PDMS中生成完整三维模型,然后将所述三维模型及该三维模型对应的坐标均导出至CAD中,依据所述三维模型的电气属性、工艺属性及坐标进行电气管线敷设。优选地,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在CAD中建立电缆沟和电缆桥架,然后再导入到PDMS中进行碰撞检查,若有碰撞则在PDMS中修改电缆沟和电缆桥架,再导入至CAD。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通过PDMS生成初步三维模型,并在所述初步三维模型的电接点的位置建立带有工艺属性的工艺标记体,然后将该工艺属性导出到Excel并对应添加电气属性值,再导入值PDMS中,然后再导入至CAD中得到兼有工艺属性和电气属性的完整三维模型。该设计方法减少了三维和二维中大量重复工作时间,减少各专业协同设计的重复建模以及重复布置电接点,简化了协同设计环节和流程。工艺专业可以借助三维PDMS完成线上提资料,与此同时,还可以将CAD中先画的桥架,导入PDMS参与碰撞检查,将碰撞的部分在PDMS中可视化修改后导入CAD,参与管线敷设,这样优化了协同设计的效率。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的Excel表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的电缆沟和电缆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PDMS生成初步三维模型,并在所述初步三维模型的电接点的位置建立工艺标记体,所述工艺标记体对应的初步三维模型的工艺属性包括但不限于电接点类型、电接点名称、电接点编号及设备编号;S2:导出所述初步三维模型的属性至Excel表格,在Excel表格里分别将电气属性值导入至相应工艺属性里;S3:将带有电气属性和工艺属性的Excel表格导入至PDMS中生成完整三维模型,然后将所述完整三维模型导出至CAD中并进行电气管线敷设。由此可知,如图1至图3所示,工艺专业领域常用PDMS进行三维模型的建模,在PDMS中建立初步三维模型,并在电接点位置建立工艺标记体,工艺标记体里包含有初步三维模型的工艺属性的多个类别,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电接点类型、电接点名称、电接点编号及设备编号这些类别,这些类别用于给电气属性的输入提供接口,将该初步三维模型的工艺属性的多个类别导出生成Excel表格,在Excel表格里将工艺属性的对应的电气属性值分别对应导入,使得该初步三维模型里的工艺属性对应有电气属性,如图2所示的兼有工艺属性和电气属性的初步三维模型的所有属性图,这里的工艺属性与电气属性的类别一致,提高了电气属性值的导入效率,也便于识别。然后将带有电气属性和工艺属性的Excel表格导入至所述初步三维模型中生成完整三维模型,如图3所示为完整的三维模型的电气管线敷设图形的效果图,然后将该完整三维模型导出至CAD中并进行电气管线敷设。该电气管线敷设设计协同方法大大降低了设计过程中的工艺与电气两个设计过程中的协同设计效率。其中,在将完整三维模型导出至CAD中时,以PDMS的轴网点与CAD对应的基准点为参考点进行导出,此时在CAD中便显示出了电缆的起点(电气所建的电接点)和终点(工艺所建立的电接点),电缆的型号、类型、护管的材料、护管长度、电缆的长度、电缆路径及备注等。优选的方案,所述初步三维模型包括电气管线和装置,所述装置包含电力设备、供电设备及驱动器,所述电气管线包含电缆管线、液压管道及蒸汽管道,所述电力设备、供电设备及驱动器两两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由此可知,在工艺设计建模过程中会有电气管线和装置的大小及位置坐标的设计,具体地,装置包括电力设备、供电设备及驱动器,电力设备包括发电机及变压器,供电设备包括外界电源及接口,驱动器包括电动机或泵等;电气管线包含电缆管线、液压管道及蒸汽管道,电缆管线用于将不同装置进行电连接,液压管道用于将不同的装置进行液压回路的连接,蒸汽管道用于将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PDMS生成初步三维模型,并在所述初步三维模型的电接点的位置建立工艺标记体,所述工艺标记体对应的初步三维模型的工艺属性包括但不限于电接点类型、电接点名称、电接点编号及设备编号;S2:导出所述初步三维模型的属性至Excel表格,在Excel表格里分别将电气属性值导入至相应工艺属性里;S3:将带有电气属性和工艺属性的Excel表格导入至所述初步三维模型中生成完整三维模型,然后将所述完整三维模型导出至CAD中并进行电气管线敷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PDMS生成初步三维模型,并在所述初步三维模型的电接点的位置建立工艺标记体,所述工艺标记体对应的初步三维模型的工艺属性包括但不限于电接点类型、电接点名称、电接点编号及设备编号;S2:导出所述初步三维模型的属性至Excel表格,在Excel表格里分别将电气属性值导入至相应工艺属性里;S3:将带有电气属性和工艺属性的Excel表格导入至所述初步三维模型中生成完整三维模型,然后将所述完整三维模型导出至CAD中并进行电气管线敷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三维模型包括电气管线和装置,所述装置包含电力设备、供电设备及驱动器,所述电气管线包含电缆管线、液压管道及蒸汽管道,所述电力设备、供电设备及驱动器两两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点类型用于标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龙刘冠中张亚伟张建涛汪园松冯登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