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性电极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9711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性电极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相互耦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电感量相等;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线圈的第一端互为同名端。高频能量发生器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线圈的第二端连接。高频能量发生器处于输出状态,且中性电极接触良好时,第三线圈上无高频电信号。反之,当中性电极连接电缆或其连接器出现电气中断时,或中性电极与患者接触不良时,第三线圈上能监测到高频电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监测装置无需另设电源、激励信号源和隔离电路,装置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性电极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频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性电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学治疗领域,高频治疗设备采用中性电极作为射频电流回路的一部分。在使用高频治疗设备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中性电极粘贴或贴靠在患者体表,如果没有连接中性电极或中性电极连接接触不良,在使用高频治疗设备对患者病灶进行消融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对患者和/或操作者(医生)的伤害。因此,对中性电极的监测非常必要。而现有的中性电极监测设备,必须向监测电路提供不高于12V的电源和激励信号源,在中性电极上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电流,一种是治疗时所期望的、必需的高频强电流,另一种便是监测中性电极所需的微弱激励电流;而且上述电源和激励信号必须与电网电源和地相隔离,需要增设相应的隔离电路。可见,现有的中性电极监测电路的结构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性电极监测装置,装置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中性电极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相互耦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性电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相互耦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感量相等;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互为同名端;高频能量发生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中性电极连接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中性电极连接器的另一端连接;高频能量发生器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性电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相互耦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感量相等;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互为同名端;高频能量发生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中性电极连接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中性电极连接器的另一端连接;高频能量发生器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整流电路,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富车颖刘作金胡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立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