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凝血消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4102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射频凝血消融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握持结构、外管道、双极组件、工作端调节组件和射频发生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实现组织的精准凝血、消融功能,能同时满足开腹下使用以及腹腔镜下使用,可以实现凝血点、凝血面大小的调节,可以实现在比较狭窄、比较隐蔽空间内的弯折,以到达常规凝血器不能到达的部位进行凝血,在腹腔镜下使用时,可以实现进入人体的入口更小,对人体创伤更小,同时,凝血点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对人体创伤更小,凝血点、凝血面大小可调,且凝血面更大,凝血效率更高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也能减少外科手术中的辅助器械使用,避免使用多种医疗器械出现的安全风险,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减少手术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微创治疗下的组织凝血、消融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射频凝血消融装置


技术介绍

1、微创消融可以作为独立的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也可结合外科手术进行联合治疗。在一些外科手术中,通常涉及到组织凝血、消融、切割等动作,临床上,高频刀主要用于较厚组织和大血管的切割和凝血,凝血效果差,无精准消融作用,对于需要精细切割和控制热损伤的手术,需要结合其他设备,使得手术操作复杂繁琐;超声刀主要用于较小的血管和期望损伤较小的组织的切割,凝血及消融作用弱,针对较大的血管和组织,需要其他技术的辅助,而且超声刀价格较高,提升了手术成本;射频凝血器造价较低,具有快速凝血功能,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和低热损伤的情况,射频消融已经成为肿瘤微创消融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

2、然而,专利技术人知晓的一些射频凝血器,工作端结构形式单一,灵活性差,且仅适用于创口较大的情况,不适合在对创口要求较高的腹腔镜下使用;而且,工作端往往无法到达较狭窄、较隐蔽的部分,因而不适合应用在需要精准凝血的部位。


技术实现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凝血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凝血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3)为可塑性杆件,所述电极一(31)和所述电极二(32)分别通过一所述可塑性杆件与所述外管道(2)的内部连接;所述电极一(31)和所述电极二(32)呈V型布置,且所述电极一(31)和所述电极二(32)的工作端(34)分别位于所述V型的开口两端,以在所述滑动调节块(4)相对所述外管道(2)伸缩滑动的过程中,调节所述电极一(31)和所述电极二(32)的工作端(34)间距及工作端(34)的裸露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凝血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凝血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凝血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3)为可塑性杆件,所述电极一(31)和所述电极二(32)分别通过一所述可塑性杆件与所述外管道(2)的内部连接;所述电极一(31)和所述电极二(32)呈v型布置,且所述电极一(31)和所述电极二(32)的工作端(34)分别位于所述v型的开口两端,以在所述滑动调节块(4)相对所述外管道(2)伸缩滑动的过程中,调节所述电极一(31)和所述电极二(32)的工作端(34)间距及工作端(34)的裸露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凝血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一(31)和所述电极二(32)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端(34)为弯头或直头;所述收纳腔道一(41)和所述收纳腔道二(42)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电极的工作端(34)形状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凝血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调节块(4)与所述外管道(2)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伸缩驱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凝血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结构(1)上开设有沿所述外管道(2)的轴向布置的滑槽一(11),所述滑动按钮(8)设置于所述握持结构(1)外部,且所述滑动按钮(8)与所述滑槽一(11)滑动连接,并贯穿所述滑槽一(11)与所述连杆(7)相连;所述滑槽一(11)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滑动按钮(8)滑移位置的调节刻度一(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凝血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道(2)的靠近其远端的管壁上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昊罗诗樵张永东白磊向志勇李勇生曾玉权王聪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立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