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oughening epoxy resin, which takes silica/glycidyl polyacrylate nanoparticle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as additive, adds them to epoxy resin, then adds curing agent, and forms toughening epoxy resin after curing. The content of nanoparticles in the toughened epoxy resin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accounted for 1 to 3 of the total mass of the epoxy resin and curing agent, the impact strength of the epoxy resin increased by more than 50%, and the toughnes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oughening efficiency and practical econom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韧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增韧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环氧树脂材料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在航天航空及军工行业领域被广泛用作胶黏剂、灌封材料和结构材料。但是,环氧树脂材料的韧性差、冲击强度低,在使用过程中,受冲击作用易发生裂纹、断裂。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成为研究热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含柔性链段的交联剂、热塑性树脂和橡胶弹性体等先后被用于增韧环氧树脂,上述增韧方法的缺点在于在增加环氧树脂韧性的同时,导致环氧树脂的模量也显著降低。在此背景下,无机纳米粒子能够使环氧树脂的韧性增加的同时,保持环氧树脂的模量不下降、甚至增加,因而是一种新型的增韧方法。但是其中的无机纳米粒子用量较大,即一般文献中报道的结果均为纳米粒子含量在5%至15%时,才表现出明显的增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聚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纳米粒子增韧的环氧树脂,纳米粒子的添加量仅为1‰至3‰。本专利技术具有增韧效率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韧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适量的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聚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纳米粒子加入无水乙醇中,纳米粒子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1g/g~0.2g/g,通过超声波进行分散,使纳米粒子充分分散于无水乙醇中;(2)在100g环氧树脂中加入步骤一制得的纳米粒子的无水乙醇分散液,进行充分搅拌,然后进行超声波辅助分散;(3)步骤二制得的混合物进行抽真空处理,抽真空至混合物中无气泡逸出,以完全除去混合物中的无水乙醇;(4)步骤三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再次进行抽真空处理,以除去搅拌过程中混入的空气;(5)将步骤四制得的混合物倒入模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韧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适量的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聚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纳米粒子加入无水乙醇中,纳米粒子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1g/g~0.2g/g,通过超声波进行分散,使纳米粒子充分分散于无水乙醇中;(2)在100g环氧树脂中加入步骤一制得的纳米粒子的无水乙醇分散液,进行充分搅拌,然后进行超声波辅助分散;(3)步骤二制得的混合物进行抽真空处理,抽真空至混合物中无气泡逸出,以完全除去混合物中的无水乙醇;(4)步骤三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再次进行抽真空处理,以除去搅拌过程中混入的空气;(5)将步骤四制得的混合物倒入模具,控制合适的温度进行固化,固化完成后得到增韧型环氧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韧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聚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纳米粒子是指在粒径300nm~500nm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外表面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包覆厚度为50nm~100nm的聚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壳层,其中的聚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是交联的三维网络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韧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聚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在550ml无水乙醇中加入40ml~73.3ml浓氨水,机械搅拌10分钟后,加入55ml正硅酸乙酯,室温下搅拌反应至少12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志鹏,邱明,韩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