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16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属于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处理桶,处理筒上端安装有顶架,顶架上端左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下端中部连接有曲柄,曲柄中部连接有滑套,滑套左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杆,转动轴上端中部安装有滚筒,滚筒中部设有滚槽,滚槽内部安装有滚球,滚球左端连接有L型连杆,L型连杆上端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右端中部连接有螺纹块,升降杆右端下端连接有第二活塞杆,升降杆下端两侧安装有导向杆。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使得导向杆带动压板上下扰动,另一方面使得螺纹块带动搅拌轴顺时针逆时针往复转动,大大增加对生活污水的絮凝处理效果。

A Self-priming and Self-discharging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with Up-down Disturbance and Rot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up-down disturbance rotating self-priming and self-discharging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including a treatment barrel, a top bracket install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treatment barrel, a motor installed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top bracket, a rotating shaft connected at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a crank connected at the lower middl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a sliding sleeve connect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sliding sleeve. The first piston rod is equipped with a drum in the middle of the rotating shaft, a groove in the middle of the drum, and a ball in the groove. The left end of the ball is connected with a L-shaped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L-shape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lifting rod, the middle end of the right end of the lif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screw block, the lower end of the right end of the lif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piston ro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lif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guide rod On the one hand, the guide rod drives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disturbance of the pressure plat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crew block drives the stirring shaft to rotate clockwise and counterclockwise, thus greatly increasing the flocculation treatment effect of domestic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是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成逐年增长趋势,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得当的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中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威胁人们的饮水安全。因此,对于污水的处理已经迫在眉睫。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现有技术中,常常利用絮凝技术来处理污水。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通常絮凝的实施靠添加适当的絮凝剂,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间“架桥”,从而促进集聚。胶乳工业中,絮凝是胶乳凝固的第一阶段,是一种不可逆的聚集。絮凝剂通常为铵盐一类电解质或有吸附作用的胶质化学品。常见的絮凝剂一般都是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直接投放至污水中造成难以溶解现象的发生,降低了絮凝效果。因此,需要设置有搅拌叶片来对污水进行搅拌,以使得污水和絮凝剂能够得到充分混合,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008523U)公开了一种具有上下扰动功能的生活污水处理用设备,包括壳体,壳体顶部呈敞口状,且壳体左右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根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该装置通过在扰动板上开设的扰动孔对污水和絮凝剂进行扰动,从而可以使污水和絮凝剂进行有效的混合处理,提高絮凝效果,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污水处理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不仅需要往复启动电机,且还需要额外装置进行污水流通的补充,污水处理絮凝效果仍然不明显,实用性不强,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桶,所述处理筒上端安装有顶架,顶架上端左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下端中部连接有曲柄,曲柄中部连接有滑套,滑套左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左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板,第一活塞板外侧连接有第一活塞缸,所述转动轴上端中部安装有滚筒,滚筒中部设有滚槽,滚槽内部安装有滚球,滚球左端连接有L型连杆,L型连杆上端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右端中部连接有螺纹块,所述升降杆右端下端连接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下端连接有第二活塞板,第二活塞板外侧安装有第二活塞缸,所述升降杆下端两侧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内侧安装有压板,所述顶架右端中部通过轴承座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上端中部通过螺纹区连接有螺纹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桶下端两侧安装有支撑柱,处理桶下端中部安装有排污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活塞缸外侧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端固定有顶架,所述第一活塞缸还通过进污管连通有处理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架上端中部安装有絮凝剂投入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中部安装有搅拌叶,搅拌轴顶端安装有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活塞缸固定于处理桶右侧,第二活塞缸还通过出水管连通有处理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杆底端安装有导向块,导向块外侧安装有导向筒。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筒固定于处理桶内部底端,且导向筒内部底端与导向块之间安装有导向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滚筒和L型连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升降杆上下移动,一方面使得导向杆带动压板上下扰动,另一方面使得螺纹块带动搅拌轴顺时针逆时针往复转动,大大增加对生活污水的絮凝处理效果,同时不需要额外安装进出水设备,通过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之间的配合,就实现处理桶内部污水的流通,进一步增加污水处理效果,实用性强,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导向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滚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处理桶、2-支撑腿、3-排污管、4-导向筒、5-导向杆、6-升降杆、7-L型连杆、8-顶架、9-固定板、10-第一活塞缸、11-第一活塞板、12-第一活塞杆、13-曲柄、14-滑套、15-进污管、16-搅拌叶、17-压板、18-滚筒、19-滚槽、20-滚球、21-电机、22-絮凝剂投入斗、23-螺纹区、24-螺纹块、25挡块、26-搅拌轴、27-轴承座、28-第二活塞缸、29-第二活塞杆、30-第二活塞板、31-出水管、32-导向块、33-导向弹簧、34-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参阅图1和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桶1,所述处理桶1下端两侧安装有支撑柱2,用于实现着对整个装置的支撑固定,处理桶1下端中部安装有排污管3,用于絮凝处理后污泥杂质的排出,所述处理筒1上端安装有顶架8,所述顶架8上端中部安装有絮凝剂投入斗22,用于往处理桶1中投入絮凝剂,顶架8上端左侧安装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用于带动整个转动轴34进行转动,且电机21为该装置中的整个动力来源,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34,转动轴34下端中部连接有曲柄13,曲柄13中部连接有滑套14,所述滑套14可以沿着曲柄13进行转动,滑套14左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杆12,第一活塞杆12左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板11,所述第一活塞板11可以沿着第一活塞缸10进行左右移动,第一活塞板11外侧连接有第一活塞缸10,所述第一活塞缸10外侧安装有固定板9,用于实现第一活塞缸10的安装固定,固定板9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桶(1),所述处理筒(1)上端安装有顶架(8),顶架(8)上端左侧安装有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34),转动轴(34)下端中部连接有曲柄(13),曲柄(13)中部连接有滑套(14),其特征在于,滑套(14)左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杆(12),第一活塞杆(12)左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板(11),第一活塞板(11)外侧连接有第一活塞缸(10),所述转动轴(34)上端中部安装有滚筒(18),滚筒(18)中部设有滚槽(19),滚槽(19)内部安装有滚球(20),滚球(20)左端连接有L型连杆(7),L型连杆(7)上端连接有升降杆(6),升降杆(6)右端中部连接有螺纹块(24),所述升降杆(6)右端下端连接有第二活塞杆(29),第二活塞杆(29)下端连接有第二活塞板(30),第二活塞板(30)外侧安装有第二活塞缸(28),所述升降杆(6)下端两侧安装有导向杆(5),导向杆(5)内侧安装有压板(17),所述顶架(8)右端中部通过轴承座(27)连接有搅拌轴(26),搅拌轴(26)上端中部通过螺纹区(23)连接有螺纹块(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桶(1),所述处理筒(1)上端安装有顶架(8),顶架(8)上端左侧安装有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34),转动轴(34)下端中部连接有曲柄(13),曲柄(13)中部连接有滑套(14),其特征在于,滑套(14)左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杆(12),第一活塞杆(12)左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板(11),第一活塞板(11)外侧连接有第一活塞缸(10),所述转动轴(34)上端中部安装有滚筒(18),滚筒(18)中部设有滚槽(19),滚槽(19)内部安装有滚球(20),滚球(20)左端连接有L型连杆(7),L型连杆(7)上端连接有升降杆(6),升降杆(6)右端中部连接有螺纹块(24),所述升降杆(6)右端下端连接有第二活塞杆(29),第二活塞杆(29)下端连接有第二活塞板(30),第二活塞板(30)外侧安装有第二活塞缸(28),所述升降杆(6)下端两侧安装有导向杆(5),导向杆(5)内侧安装有压板(17),所述顶架(8)右端中部通过轴承座(27)连接有搅拌轴(26),搅拌轴(26)上端中部通过螺纹区(23)连接有螺纹块(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扰动转动式自吸自排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桶(1)下端两侧安装有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宏伟石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世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