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沉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36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沉池,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泥管,所述池体的开口盖合有上端面设有若干倒料孔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滑设有移动板,所述池体的外侧壁固定有推移气缸,所述推移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上铰接有倒料盒,所述池体上设有用于翻转所述倒料盒的翻转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向池体的中部倒入脱色剂,缩短污水的脱色时间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沉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二沉池。
技术介绍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纺织印染行业产生的污水中主要含有纺织纤维上的污物、油脂、盐类以及加工过程中附加的各种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助剂、酸碱等,普遍存在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等特点。人们在对印染污水进行处理时,通常会采用在二沉池中加入印染废水脱色剂的方式来脱去污水中的颜色。但是由于二沉池的的体积大,人们在向二沉池内添加脱色剂时一般直接从二沉池的四周向池体内倒入脱色剂,而池体四周的脱色剂扩散到池体的中部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从而导致污水的脱色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二沉池,具有能向池体的中部倒入脱色剂,缩短污水的脱色时间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沉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泥管,所述池体的开口盖合有上端面设有若干倒料孔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滑设有移动板,所述池体的外侧壁固定有推移气缸,所述推移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上铰接有倒料盒,所述池体上设有用于翻转所述倒料盒的翻转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需要向池体内添加脱色剂时,先从靠近池体四条边线的倒料孔向池体内倒入脱色剂,然后启动推移气缸使其活塞杆向远离池体中心的一侧移动,移动板和倒料盒随之移动。当倒料盒移动至靠近池体的边缘时,关闭推移气缸,然后向倒料盒内添加脱色剂,再通过推移气缸使倒料盒运动至与位于中部的倒料孔对应的位置,最后通过翻转构件使到倒料盒翻转,从而将倒料盒内的脱色剂倒入池体的中部,使得脱色剂不止从池体的四周扩散,缩短了污水的脱色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池体上的支座,所述支座上放置有翘板,所述翘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倒料盒的正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需要使倒料盒翻转时,根据杠杆原理,将翘板远离倒料盒的一端向下移动,此时翘板靠近倒料盒的一端会向上翘起,从而带动倒料盒向后翻转,实现倒料。人们可直接通过翘板而无需使用动力元件使倒料盒翻转,具有节约能耗并且操作方便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的上端面固定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支座的左右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翘板放置在支座上时,两个限位块起到限制翘板的移动方向的作用,使得人们在使翘板工作时翘板不会向左右两侧移动,从而使翘板不易移动至偏离倒料盒的位置,提高了翘板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翘板的上端面设有与其前端面连通的延伸槽,所述延伸槽的前端铰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可转动至完全嵌入所述延伸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可通过将延伸杆向远离延伸槽的一侧转动直至延伸杆的上端面与延伸槽的下端面抵接,使得延伸杆伸出延伸槽,增加了翘板的长度,从而增大了翘板的作用的力臂,使得人们在使倒料盒翻转时更加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杆靠近所述延伸槽的一面嵌有第一定位吸铁石,所述延伸槽的底面嵌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吸铁石配合的第二定位吸铁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不需要使用翘板时,将延伸杆转动至与延伸槽的底面抵接,使得翘板整体的长度变短。此时第一定位吸铁石和第二定位吸铁石相互吸引使得延伸杆与延伸槽紧密贴合,从而使延伸杆和延伸槽不易分离,便于人们收纳和搬运翘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料盒的下端面连接有两根弹簧,两根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结束倒料时,将翘板远离倒料盒的一端向上移动使得翘板与倒料盒分离,倒料盒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位,使得人们在通过推移气缸使倒料盒移动至池体的边缘时,倒料盒不会与支撑板直接接触,避免倒料盒和支撑板在移动时产生磨损。弹簧使得人们无需通过手拨的方式使倒料盒复位,便于人们再次向倒料盒内添加脱色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槽对支撑板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推移气缸在推动移动板运动时,支撑板不易随之移动,加强了支撑板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有定位板,当所述倒料盒与位于中部的所述倒料孔的位置对应时,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定位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使得人们无需通过肉眼观测的形式调整移动板的位置,便于人们将倒料盒与位于中部的倒料孔的位置对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的内壁固定有环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面放置有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起到过滤的作用,使得污水中大于滤网的网格的大颗粒杂质被过滤在滤网上,避免后期人们在清理池体底部的淤泥时大颗粒杂质堵塞出泥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网的上端面的边缘固定有阻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将滤网从池体中取出的过程中使滤网倾斜时,阻挡板起到防止滤网上的大颗粒杂质从滤网上随意向下滚落的作用,避免大颗粒杂质再次滚落进池体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人们需要向池体内添加脱色剂时,先通过推移气缸使倒料盒移动至池体的边缘,然后向倒料盒内添加脱色剂,并从靠近池体四周的倒料孔向池体内倒入脱色剂,接着通过推移气缸使倒料盒移动直至移动板与定位板抵接,此时倒料盒的开口与位于中部的倒料孔的位置对应,再将翘板远离倒料盒的一端向下移动使得倒料盒翻转,从而将脱色剂倒入池体的中部,使得池体的四周和中部均有脱色剂,缩短了污水的脱色时间;2.当人们需要使用翘板时,将延伸杆向远离延伸槽的一侧转动直至延伸杆的上端面与延伸槽的底面抵接,使得翘板的整体长度增加,从而使得人们在通过翘板使倒料盒翻转时更加省力;当人们不需要使用翘板时,将延伸杆嵌入延伸槽内,使得翘板整体的长度减小,便于人们收纳翘板,此时第一定位吸铁石和第二定位吸铁石使得延伸杆与延伸槽不易分离,从而使得人们在移动翘板时延伸杆不会随意移动,提高了延伸杆的稳定性;3.当人们结束倒料时,将翘板远离倒料盒的一端向上移动使翘板与倒料盒分离,倒料盒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位,使得人们在通过推移气缸使倒料盒移动时倒料盒不会与支撑板抵接产生磨损,延长了倒料盒的使用寿命,此外人们无需通过手动的方式使倒料盒恢复原位,便于人们再次加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池体;2、进水管;3、出泥管;4、支撑槽;5、支撑板;6、倒料孔;7、移动板;8、推移气缸;9、倒料盒;10、弹簧;11、支座;12、翘板;13、定位板;14、限位块;15、延伸槽;16、延伸杆;17、第一定位吸铁石;18、第二定位吸铁石;19、固定块;20、滤网;21、阻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二沉池,如图1、图3所示,包括池体1,池体1的左侧壁连接有进水管2,池体1的右侧壁连接有出泥管3。池体1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槽4,支撑槽4内放置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上设有五个倒料孔6,其中四个倒料孔6靠近支撑板5的四条边线,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沉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上连接有进水管(2)和出泥管(3),所述池体(1)的开口盖合有上端面设有若干倒料孔(6)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滑设有移动板(7),所述池体(1)的外侧壁固定有推移气缸(8),所述推移气缸(8)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板(7)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7)上铰接有倒料盒(9),所述池体(1)上设有用于翻转所述倒料盒(9)的翻转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沉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上连接有进水管(2)和出泥管(3),所述池体(1)的开口盖合有上端面设有若干倒料孔(6)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滑设有移动板(7),所述池体(1)的外侧壁固定有推移气缸(8),所述推移气缸(8)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板(7)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7)上铰接有倒料盒(9),所述池体(1)上设有用于翻转所述倒料盒(9)的翻转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池体(1)上的支座(11),所述支座(11)上放置有翘板(12),所述翘板(12)的一端位于所述倒料盒(9)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上端面固定有两个限位块(14),两个所述限位块(14)分别位于所述支座(11)的左右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12)的上端面设有与其前端面连通的延伸槽(15),所述延伸槽(15)的前端铰接有延伸杆(16),所述延伸杆(16)可转动至完全嵌入所述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金奎张雪根钱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天伦纳米染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