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同时充电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及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774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0:16
公开用于多重同时充电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公开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用于向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同时提供充电电力,包括:传送无线电力的驱动线圈;与所述驱动线圈相互感应耦合的磁耦合器;以及调节所述磁耦合器的谐振频率的谐振频率调节部,所述磁耦合器包括多个线圈,所述多个线圈上分别结合有可变电容器。根据公开的装置,具有能够对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同时提供电力且提高电力传送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重同时充电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及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无线电力传送装置,更具体来讲涉及用于多重同时充电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电力传送是随着近来对能量普遍存在技术的关心增多而受到广泛瞩目的技术。尤其,为了提高利用磁共振方式的无线电力传送系统的传送效率而在研究向电力传送、接收装置之间插入另外的结构提高效率。现有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的电力传送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无线电力传送装置与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之间的对齐状态。具有无线电力传送装置与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合理地对齐的情况下提供满意的电力传送效率,而对齐状态即使只错开一点也将导致电力传送效率明显下降的问题。另外,近来在研究开发一个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对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同时充电的多重同时充电。如上,一个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对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同时充电的情况下,无线电力传送装置的驱动线圈与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接收线圈必然会非整齐排列,因此难免被同时充电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充电效率偏差上升,而且整体充电效率也下降。并且,由于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同时接收电力,因此具有接收线圈之间也发生干涉导致充电效率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向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同时提供电力且能够提高电力传送效率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无线电力传送装置与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之间因水平偏差而发生非对齐的情况下也能够提供良好的电力传送效率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根据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池容量及当前电池状态等分等级分配电力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效率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其向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同时提供充电电力,包括:驱动线圈,其传送无线电力;磁耦合器,其与所述驱动线圈相互感应耦合;以及谐振频率调节部,其调节所述磁耦合器的谐振频率,其中,所述磁耦合器包括多个线圈,所述多个线圈上分别结合有可变电容器。包含于所述磁耦合器的多个线圈的数基于可同时充电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数。所述无线电力传送装置还包括:传感器部,其根据由所述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提供的信息感测所述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位置及方向,其中,所述谐振频率调节部根据所述传感器部感测的位置及方向调节谐振频率。由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提供的信息包括接收电力信息。所述磁耦合器与所述驱动线圈相隔地配置,所述多个线圈配置于同一平面。所述可变电容器包括变容二极管。所述谐振频率调节部根据所述传感器部的感测信息调节所述可变电容器中特定可变电容器的电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其向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同时充电电力,包括:驱动线圈,其传送无线电力;磁耦合器,其与所述驱动线圈相互感应耦合;以及谐振频率调节部,其调节所述磁耦合器的谐振频率,所述磁耦合器包括多个线圈,包含于所述磁耦合器的多个线圈的数基于可同时充电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包括:驱动线圈,其从无线电力传送装置接收无线电力;第一磁耦合器,其与所述驱动线圈相互感应耦合;以及第一谐振频率调节部,其调节所述第一磁耦合器的谐振频率,其中,所述第一磁耦合器包括多个线圈,所述多个线圈上分别结合有可变电容器,所述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包括具有多个线圈的第二磁耦合器及调节构成所述第二磁耦合器的线圈的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频率调节部,所述无线电力传送装置设定成对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同时充电。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向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同时提供电力且能够提高电力传送效率,根据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电池容量及当前电池状态等区别分配电力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送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以电路方式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及接收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块图;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的磁耦合器具有两个线圈的情况下驱动线圈与磁耦合器的配置结构的正面图;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的电路图的示意图;图6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由四个线圈构成的磁耦合器的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多种变更,可具有多种实施例,以下在附图中例示特定实施例并在说明书中进行具体说明。但其目的并非使本专利技术限定于特定的公开形态,因此应理解为包括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及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等同物及替代物。在说明各附图时对类似的构成要素使用了类似的附图标记。以下参见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送系统的示意图。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送系统包括无线电力传送装置100及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210、220。无线电力传送装置100是向包括手机在内的多种电子设备提供电力的装置,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210、220是从无线电力传送装置100接收电力并充电的装置,代表性的是可包括手机。本专利技术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100提供一个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同时充电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210、220的功能,该情况下无法使得所有无线电力接收装置都位于驱动线圈的中心,因此必然发生无线电力传送装置100与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210、220之间非对齐的问题。另外,图1示出三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210、220,但可以任意设定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数量,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显而易见。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100包括驱动线圈110及磁耦合器120。驱动线圈110起到传送无线电力的放射体的功能,磁耦合器120和驱动线圈110相隔预定的距离且与驱动线圈相互感应耦合。磁耦合器120由多个线圈构成,将参见另外的附图说明磁耦合器120的具体结构。由多个线圈构成的磁耦合器120的各线圈上分别适用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是用于向只能配置成非对齐状态的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210、220有效地传送电力的构成要素。可变电容器为了根据需要变更构成磁耦合器的各线圈的谐振频率而结合于各线圈。可变电容器可采用已知的多种电容器,作为一例,可以包括变容二极管。可变电容器可以由可切换的多个固定电容器构成。作为一例,将多个固定电容器连接到线圈后通过对各固定电容器进行切换调节整体电容。另外,也可采用一般的可变电容器(变容二极管)与可切换的多个固定电容器相结合的结构。除了这种方法之外也可以采用能够调节电容的多种方式构成,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显而易见。另外,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210、220也包括驱动线圈,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中的驱动线圈起到接收由无线电力传送装置提供的电力的放射体的功能。图2是以电路方式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及接收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参见图2,通过驱动线圈110传送的电力信号向构成磁耦合器120的多个线圈120-1、120-2感应耦合,通过磁耦合器120向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210提供电力信号。虽然图2没有示出,但无线电力接收装置200、210中包括匹配网络,以往采用了通过调节各匹配网络的电抗元件(电容器或电感器)的值提高电力接收效率的方法。然而,这种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向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同时提供充电电力,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线圈,其传送无线电力;磁耦合器,其与所述驱动线圈相互感应耦合;以及谐振频率调节部,其调节所述磁耦合器的谐振频率,其中,所述磁耦合器包括多个线圈,所述多个线圈上分别结合有可变电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9 KR 10-2017-01611791.一种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向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同时提供充电电力,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线圈,其传送无线电力;磁耦合器,其与所述驱动线圈相互感应耦合;以及谐振频率调节部,其调节所述磁耦合器的谐振频率,其中,所述磁耦合器包括多个线圈,所述多个线圈上分别结合有可变电容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于所述磁耦合器的多个线圈的数基于可同时充电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部,其根据由所述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提供的信息感测所述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位置及方向,其中,所述谐振频率调节部根据所述传感器部感测的位置及方向调节谐振频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提供的信息包括接收电力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耦合器与所述驱动线圈相隔地配置,所述多个线圈配置于同一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电容器包括变容二极管。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频率调节部根据所述传感器部的感测信息调节所述可变电容器中特定可变电容器的电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电容器包括可切换的多个固定电容器。9.一种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向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同时充电电力,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线圈,其传送无线电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溶植林泰俊李在敏
申请(专利权)人:延世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