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驳岸墙模板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753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整体驳岸墙模板移动装置,属于驳岸墙领域,包括模板支架总成和设置在模板支架总成上的模板,在模板支架总成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各固设一根连系梁,连系梁前后纵向水平延伸,每根连系梁的外侧均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轮座、设于轮座下侧的行走轮、设于轮座上侧的液压千斤顶和由液压千斤顶带动升降的外壳,外壳与相应连系梁固定连接;一个钢桁架间隔设于模板支架总成的前侧,钢桁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连系梁前端,在钢桁架的前方设置卷扬机,卷扬机的钢丝绳连接钢桁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整体模板支架可移动的驳岸墙模板移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体驳岸墙模板移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驳岸墙领域,尤其涉及整体驳岸墙模板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驳岸建于水体边缘和陆地交界处,用工程措施加工岸而使其稳固,以免遭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保护风景园林中水体的设施,也称为(护坡)。常用的驳岸墙身模板,需要逐节段进行模板拼装和拆除,浪费工时、起重机等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模板支架可移动的驳岸墙模板移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整体驳岸墙模板移动装置,包括模板支架总成和设置在模板支架总成上的模板,在模板支架总成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各固设一根连系梁,连系梁前后纵向水平延伸,每根连系梁的外侧均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轮座、设于轮座下侧的行走轮、设于轮座上侧的液压千斤顶和由液压千斤顶带动升降的外壳,外壳与相应连系梁固定连接;一个钢桁架间隔设于模板支架总成的前侧,钢桁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连系梁前端,在钢桁架的前方设置卷扬机,卷扬机的钢丝绳连接钢桁架。所述模板支架总成、行走机构和卷扬机均设于驳岸墙底板的上侧。所述驳岸墙底板设有预埋件,卷扬机的机架通过预埋件固定在驳岸墙底板上侧。所述行走轮为可前后移动的定向轮。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向上竖直伸出。所述模板支架总成包括左侧模板支架、右侧模板支架、前端模板支架和后端模板支架,左侧模板支架和右侧模板支架左右间隔设置,前端模板支架和后端模板支架前后间隔设置,前端模板支架设置在左侧模板支架前端与右侧模板支架前端之间,后端模板支架可拆卸连接在左侧模板支架后端与右侧模板支架后端之间。本技术所述的整体驳岸墙模板移动装置,在浇注混凝土时,行走轮、最底端模板和模板支架总成底端均着地,即行走轮、最底端模板和模板支架总成底端均置于驳岸墙底板的上侧并与驳岸墙底板的顶面接触,将数根左右水平的墙身拉杆贯穿整个模板支架总成及其所经过的模板,墙身拉杆为精轧螺纹钢拉杆,墙身拉杆两端的两螺母被卡挡在模板支架总成外侧,即墙身拉杆依次穿插过左侧模板支架、左侧模板支架内侧固设的模板、右侧模板支架内侧固设的模板和右侧模板支架,墙身拉杆的两端均安装螺母,墙身拉杆两端的两螺母被分别被卡挡在左侧模板支架的左侧、右侧模板支架的右侧,墙身拉杆为现有常用技术,故不详细叙述,然后将混凝土从内支撑架预留的浇口向下浇筑在模板所围区域内,待浇筑完成,混凝土定型后,卸下墙身拉杆螺母,从模板支架总成上抽出所有墙身拉杆,然后,将后端模板支架从左侧模板支架和右侧模板支架上拆卸,使左侧模板支架和右侧模板支架均不再与后端模板支架连接,接着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并带动外壳上升,由于外壳通过连系梁与模板支架总成固定连接,因此,外壳也同步带动连系梁、模板支架总成和模板上升,模板支架总成和模板升至驳岸墙底板的上方与驳岸墙底板相间隔,仅剩行走轮着地,行走轮可在驳岸墙底板顶面前后移动,此时,卷扬机工作,通过钢丝绳向前拉钢桁架,前端模架支架及其上模板、左侧模架支架及其上模板和右侧模架支架及其上模板均向前移动,后端模板支架及其上模板不动,卷扬机拉动前端模架支架及其上模板、左侧模架支架及其上模板和右侧模架支架及其上模板向前移动到下一节浇筑地点位置后,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回油降落,前端模架支架及其上模板、左侧模架支架及其上模板和右侧模架支架及其上模板平稳降落在驳岸底板上侧,再次安装所有墙身拉杆,内部清理模板,即可进行下一节浇筑,省去模板重复移动拼装过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图3是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钢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驳岸墙底板1、预埋件2、机架3、电机4、减速器5、卷筒6、钢丝绳7、挂钩8、钢桁架9、模板10、竖围檩11、横围檩12、前端模板支架13、右侧模板支架14、后端模板支架15、模板支架总成16、连系梁17、行走机构18、活塞杆19、左侧模板支架20、墙身拉杆21、内支撑架22、螺母23、行走轮24、挂环25、外壳26、液压千斤顶27、轮座28、卷扬机29。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图4所示的整体驳岸墙模板移动装置,包括模板支架总成16和固设在模板支架总成16上的所有模板10。所述模板支架总成16包括内支撑架22、左侧模板支架20、右侧模板支架14、前端模板支架13和后端模板支架15,左侧模板支架20和右侧模板支架14左右间隔设置,前端模板支架13和后端模板支架15前后间隔设置,前端模板支架13可拆卸连接在左侧模板支架20前端与右侧模板支架14前端之间,后端模板支架15可拆卸连接在左侧模板支架20后端与右侧模板支架14后端之间,内支撑架22可拆卸连接在左侧模板支架20顶端与右侧模板支架14顶端之间,内支撑架22留有通过混凝土的浇口,可拆卸连接可以为螺栓连接或者绑扎连接或者卡扣件连接;左侧模板支架20、右侧模板支架14、前端模板支架13和后端模板支架15均为模板支架,模板支架包括依次间隔排开的一组竖围檩11以及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平行固设在该组竖围檩11内侧的多根横围檩12,竖围檩11和横围檩12均为型钢,横围檩12前后水平设置,横围檩12横跨于该组竖围檩11的内侧并与该组竖围檩11中的所有竖围檩11固定连接,竖围檩11与其所在模板支架的倾斜角度一致,左侧模板支架20及其竖围檩11均为竖向倾斜并且为顶端向右倾斜,左侧模板支架20中的竖围檩11为从前至后依次平行间隔排布,右侧模板支架14及其竖围檩11均为竖向倾斜并且为顶端向左倾斜,右侧模板支架14中的竖围檩11为从前至后依次平行间隔排布,前端模板支架13及其竖围檩11均为竖直设置,前端模板支架13中的竖围檩11为从左至右依次平行间隔排布,后端模板支架15及其竖围檩11均为竖直设置,后端模板支架15中的竖围檩11为从左至右依次平行间隔排布,整个模板支架总成16的横截面呈梯形;左侧模板支架20内侧固定铺设若干模板10,右侧模板支架14内侧固定铺设若干模板10,前端模板支架13内侧固定铺设若干模板10,后端模板支架15内侧也固定铺设若干模板10,模板10固定连接在相应模板支架中横围檩的内侧。模板的铺设、模板支架的结构以及模板与模板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故不详细叙述。在模板支架总成16底端的左侧固设一根连系梁17,在模板支架总成16底端的右侧固设另一根连系梁17,这两根连系梁17左右平行间隔等高设置,即左侧一根连系梁17固定连接在左侧模板支架20的底端左侧并具体固定连接于左侧模板支架20的所有竖围檩11底端左侧,右侧一根连系梁17固定连接在右侧模板支架14的底端右侧并具体固定连接于右侧模板支架14的所有竖围檩11底端右侧,连系梁17前后纵向水平延伸。每根连系梁17的外侧均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行走机构18,左侧连系梁17的外侧为其左侧,右侧连系梁17的外侧为其右侧,本实施例中,沿左侧一根连系梁17的左侧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三个行走机构18,沿右侧一根连系梁17的右侧也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三个行走机构18。行走机构18结构如下:包括轮座28、设于轮座28下侧的行走轮24、设于轮座28上侧的液压千斤顶27和由液压千斤顶27带动升降的外壳26,行走轮24的轮轴左右水平设置,所述行走轮24为可前后移动的定向轮;液压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整体驳岸墙模板移动装置,包括模板支架总成(16)和设置在模板支架总成(16)上的模板(10),其特征在于:在模板支架总成(16)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各固设一根连系梁(17),连系梁(17)前后纵向水平延伸,每根连系梁(17)的外侧均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行走机构(18),行走机构(18)包括轮座(28)、设于轮座(28)下侧的行走轮(24)、设于轮座(28)上侧的液压千斤顶(27)和由液压千斤顶(27)带动升降的外壳(26),外壳(26)与相应连系梁(17)固定连接;一个钢桁架(9)间隔设于模板支架总成(16)的前侧,钢桁架(9)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连系梁(17)前端,在钢桁架(9)的前方设置卷扬机(29),卷扬机(29)的钢丝绳(7)连接钢桁架(9)。

【技术特征摘要】
1.整体驳岸墙模板移动装置,包括模板支架总成(16)和设置在模板支架总成(16)上的模板(10),其特征在于:在模板支架总成(16)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各固设一根连系梁(17),连系梁(17)前后纵向水平延伸,每根连系梁(17)的外侧均从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行走机构(18),行走机构(18)包括轮座(28)、设于轮座(28)下侧的行走轮(24)、设于轮座(28)上侧的液压千斤顶(27)和由液压千斤顶(27)带动升降的外壳(26),外壳(26)与相应连系梁(17)固定连接;一个钢桁架(9)间隔设于模板支架总成(16)的前侧,钢桁架(9)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连系梁(17)前端,在钢桁架(9)的前方设置卷扬机(29),卷扬机(29)的钢丝绳(7)连接钢桁架(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驳岸墙模板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支架总成(16)、行走机构(18)和卷扬机(29)均设于驳岸墙底板(1)的上侧。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波黄建红徐成军顾孜敏缪建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兴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