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及由该格栅块体组成的格栅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869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及由该格栅块体组成的格栅群,其包括块体本体,所述块体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块体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透水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在块体本体上设置连通的通孔和透水孔,使得通孔内始终处于弱环流状态,避免了水流对滩底的冲刷,从而有效地增加空腔内部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A permeable ecological beach protection grid block and the grid group composed of the grid bloc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ermeable ecological beach protection grid block and a grid group composed of the grid block, which comprises a block body,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lock body, a permeable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block body, and the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ermeable hole.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By setting connected through holes and permeable holes on the block body, the through holes are always in a weak circulation state, thus avoiding the scouring of water flow on the beach bottom, thereby effectively increasing the stability and divers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side the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及由该格栅块体组成的格栅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护滩格栅结构,属于护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及由该格栅块体组成的格栅群。
技术介绍
在现阶段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护滩和护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前的护滩结构主要可分为传统护滩和生态护滩两类。传统结构如排体结构、抛石结构、丁坝和钢丝网石兜等,虽然此类结构对河势影响小,固滩效果好,但此类结构往往采用原始包裹的方式对河床进行隔离保护,较少考虑了河床和空气、水流的物质交换及能量传递作用,有可能对河底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影响。此外,此类护滩结构往往依靠自重在河底进行固定,耗材和工程量较大的同时,也存在了一定的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及由该格栅块体组成的格栅群,其不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而且利于格栅块体内部生态环境保持多样性和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这样一种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其包括块体本体,所述块体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块体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透水孔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和所述透水孔的中心轴线垂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块体本体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河床内部的凸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块体本体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块体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块体本体的连接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块体本体侧壁上的挂钩和挂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挂钩和所述挂环沿块体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交错布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块体本体侧壁上的L形卡口。(此处的横截面是指垂直于其中心轴线的平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块体本体的横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此处的横截面是指垂直于其中心轴线的平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通孔的形状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群,其由多个前述的格栅块体连接而成,位于同一层的相邻两个格栅块体通过连接结构相互连接,位于不同层的相邻两个格栅块体通过凹槽和凸台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在块体本体上设置连通的通孔和透水孔,使得通孔内始终处于弱环流状态,避免了水流对滩底的冲刷,从而有效地增加空腔内部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块体本体的一侧端面上增加凸台结构,避免了通过靠格栅自重来维持整个护滩结构,提高了整个护滩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块体本体的一侧端面上增加凹槽结构,从而使得块体本体可以凹槽的轴向拓展形成多层格栅群;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块体本体的侧壁上增加挂钩和挂环或者卡口,使得同一层间的相邻两个格栅块体具有简单叠加和交叉叠加两种排布方式,有利于在块体内部或空隙之间的生态环境和物种繁殖,且当采用交叉叠加排布方式时,更有利于提高传热和传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形格栅块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圆环形块格栅块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形格栅块体组成的单层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群;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圆环形块格栅块体组成的单层·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群;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形格栅块体组成的多层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群;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圆环形块格栅块体组成的多层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群;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形格栅块体组成的多层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群;(层层之间交叉布置);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圆环形块格栅块体组成的多层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群;(层层之间交叉布置);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形格栅块体和实施例2圆环形块格栅块体组合形成多层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群;图中:1-块体本体;2-通孔;3-透水孔;4-连接结构;1.1-凹槽;1.2-凸台(可以为槽钉);4.1-挂钩;4.2-挂环;4.3-L形卡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由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一种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可知,本实施例公开的格栅块体,包括块体本体1,块体本体1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块体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2,通孔2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块体本体1的中心轴线和通孔2的中心轴线共线,块体本体1的4个侧壁上均设置有透水孔3,每个侧壁上设置有5个透水孔3,透水孔3的设置可以使得通孔2内处于弱环流状态,从而有利于营造格栅内部较为良好的生态环境;透水孔3为圆孔,通孔2和透水孔3连通;块体本体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凸台1.2、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凸台1.2配合的凹槽1.1,凸台1.2和凹槽1.1的布置位置和个数均一一对应,凸台1.2可以为凸台,块体本体1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一对L形卡口,两个块体本体1之间通过该L形卡口镶嵌连接,L形卡口的宽度等于块体本体1的壁厚,每个块体本体1通过卡口相连接,4个块体本体1可组成一个十字形连接单元,依次扩展,可形成平面单层方形透水格栅群,在单层方形透水格栅群的基础上,通过凹槽1.1和凸台1.2连接,进行层间累加,可形成双层及多层方形透水格栅群,在单层方形透水格栅群的基础上,通过凹槽和凸台连接,以叉排的方式进行层间交叉累加,可形成双层交叉式透水格栅群;此外,可在格栅空腔内部或者格栅群空隙中种植一些沉水植物,上层格栅既可起到保护作用,也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例2:由说明书附图2所示的一种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可知,本实施例公开的格栅块体,包括块体本体1,块体本体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块体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2,通孔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块体本体1的中心轴线和通孔2的中心轴线共线,块体本体1的4个侧壁上均设置有透水孔3,每个侧壁上设置有5个透水孔3,透水孔3的设置可以使得通孔2内处于弱环流状态,从而有利于营造格栅内部较为良好的生态环境;透水孔3为圆孔,通孔2和透水孔3连通;块体本体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凸台1.2、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凸台1.2配合的凹槽1.1,凸台1.2和凹槽1.1的布置位置和个数均一一对应,凸台1.2可以为凸台,块体本体1的外周面上均布有2组相邻的挂钩和挂环,两个圆环形块体之间通过挂钩和挂环连接,为保证可进行层间交叉累加,首先应满足凸台或凹槽和挂钩平面交叉排列即挂钩挂环分别在圆环0°、90°、180°和270°处,凹槽在45°、135°、225°和315°处,此外若挂钩的长度为l2,圆环的外径为r,厚度d2,则应满足l2=0.42r-1.72d2;若要满足方形块体和圆形块体可进行层间交叉累加,则应满满足如下函数关系:l1=1.42r-0.71d2+d1;每个圆环形格栅通过挂钩和挂环相连接,4个块体组成一个平面单元,依次扩展,可形成平面单层圆环形透水格栅群,在在单层圆环形透水格栅群的基础上,通过凹槽和凸台连接,进行层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块体本体(1),所述块体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2),所述块体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水孔(3),所述通孔(2)和所述透水孔(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块体本体(1),所述块体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2),所述块体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水孔(3),所述通孔(2)和所述透水孔(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本体(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凸台(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本体(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台(1.2)配合的凹槽(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块体本体的连接结构(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型生态护滩格栅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块体本体(1)侧壁上的挂钩(4.1)和挂环(4.2)。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杨中华周成成赵鹏程彭松柏熊波黄成涛郑力刘林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