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污染物质处理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43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大气中污染物质处理构造,其特征在于:在设于搭载到车辆的发动机(E)的至少气缸部(27)的空冷用的冷却翅片(27a…、28a…)的表面形成用于处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的触媒层(58)。(*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由车辆的行走处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的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处理构造。
技术介绍
在搭载了水冷式发动机的车辆中,已知有将处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的触媒涂覆到散热器的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表平10-512805号可是,当将上述已有技术的污染物质处理构造适用于机动二轮车等车辆时,车辆的行走使散热器的表面被水和泥弄脏的机会多,媒触产生的污染物质处理效果可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时常有效地处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的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处理构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特征在于在设于搭载到车辆的发动机的至少气缸部的空冷用的冷却翅片的表面形成用于处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的触媒层。按照这样的第一方面的构成,冷却翅片为了提高冷却效果,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形成得较大,在这样的冷却翅片的表面形成触媒层,所以,由于为空冷式的发动机,所以,即使为不具有散热器的车辆,也可有效地处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而且,冷却翅片的表面被水和泥污染的可能性小,所以,可时常获得优良的处理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第一项专利技术的构成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包含上述气缸部的发动机本体的一部分由在与该发动机本体之间形成冷却风通道的壳体覆盖,在固设于曲轴、配置于上述冷却风通道内的风扇的外面和上述壳体的内面的至少一方形成上述触媒层;按照该构成,可按更宽的面积使在强制空冷式发动机的冷却风通道内流过的空气有效地接触于触媒层,可更有效地处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车辆的车身罩形成空气流动通道,处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的触媒层对着上述空气流动通道形成于车身罩的内面。按照这样的第三方面的构成,不改变车身罩的外观即可有效地利用车身罩内的死空间,将触媒层配置到较宽的范围,有效地处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而且,由于车身罩的内面由水和泥弄脏的可能性小,所以,可时常获得优良的处理效果。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搭载于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内使得与在上述空气滤清器内流过的空气流接触地配置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处理的触媒层。按照这样的第四方面的构成,通过在吸入大气的滤清器内配置触媒层,可使空气流强制地接触于触媒层,有效地处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而且,空气滤清器内由水和泥弄脏的可能性小,所以,可时常获得优良的处理效果。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覆盖沿搭载于车辆的发动机和驱动轮设置的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内形成空气流动通道,使处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的触媒层对着上述空气流动通道地设于上述变速器箱体。按照这样的第五方面的构成,在为了覆盖皮带式无级变速器而形成得较长的变速器箱体内按较宽的范围配置触媒层,可有效地处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而且,变速器箱体内由水和泥弄脏的可能性小,所以,可时常获得优良的处理效果。另外,第六方面在一~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构成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污染物质为臭氧;按照该构成,可有效地处理大气中的臭氧,将其变换成氧。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小型摩托车式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图2为沿图1的2-2线的强制空冷式发动机的断面图。图3为冷却翅片的表面的放大断面图。图4为冷却翅片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5为构成壳体的一部分的下部罩构件的透视图。图6为前罩的分解透视图。图7为空气滤清器和进气管的局部剖切平面图。图8为另一实施例的与图4对应的冷却翅片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9为另一实施例的与图4对应的冷却翅片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图1~图7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图1为小型摩托车式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图2为沿图1的2-2线的强制空冷式发动机的断面图,图3为冷却翅片的表面的放大断面图,图4为冷却翅片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5为构成壳体的一部分的下部罩构件的透视图,图6为前罩的分解透视图,图7为空气滤清器和进气管的局部剖切平面图。首先,在图1中,作为车辆的小型摩托车式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由前端部可转向地支承前叉14,在该前叉14的下端部支承前轮WF。上述车架由合成树脂制的车身罩12覆盖,该车身罩12由覆盖前叉14的一部分和车架前部的前罩15、连设于该前罩15两侧的护腿罩16…、连设于护腿罩16…下端的踏板17、及覆盖车架的后部的后罩18构成,在后罩18上配置双人座型的乘坐人员用座19。在上述车架的中间部由后端部支承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并可上下摆动地悬挂驱动该后轮WR的动力机组P的前部。动力机组P由强制空冷式的发动机E和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参照图2)构成,并包括将来自发动机E的动力变速后传递到后轮WR的传动装置M,收容传动装置M的变速器箱体24配置到后轮WR的左侧方,在该变速器箱体24的后部用轴支承后轮WR。在图2中,强制空冷式的发动机E的发动机本体25具有曲轴箱26、按前倾姿势接合于曲轴箱26前端的气缸部27、及接合于气缸部27前端的气缸盖28。具有朝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的曲轴29可自由回转地支承于曲轴箱26,可滑动地配置到设于气缸部27的气缸孔30的活塞31通过连杆32和曲柄销33连接于曲轴29,在气缸盖28安装火花塞34,并配置气门机构35,覆盖气门机构35的缸盖罩36接合于气缸盖28的前端。曲轴箱26通过使由包含气缸孔30的轴线的铅直面左右分割的1对箱半体37、38相互接合而构成,在一体凸设于一方的箱半体37的支承筒39固定定子40,与该定子40协同动作地构成发电机42的转子41固定在曲轴29的一端部。另外,在曲轴29的一端部通过转子41同轴地固定风扇43。作为发动机本体25的一部分的气缸部27和气缸盖28由壳体45覆盖,从上述风扇43排出的强制空冷用的空气在形成于发动机本体25和壳体45间的冷却风通道46流过。而且,在发动机本体25中,至少在气缸部27(在本实施例中为气缸部27和气缸盖28)的外面为了由在上述冷却风通道46中流动的冷却空气进行有效的冷却而分别凸设多个冷却翅片27a…、28a…。上述壳体45一起覆盖气缸部27和气缸盖28地相互接合的上下1对的上部和下部罩构件47、48和覆盖曲轴箱26中的箱半体37地接合于上述两罩构件47、48的风扇罩49,由合成树脂形成。风扇罩49覆盖风扇43地连接于箱半体37,该风扇罩49在外方与风扇43对应地设置吸引筒51,该吸引筒51形成朝上述风扇43侧从外部吸引空气的吸引口50,在吸引口50设中置百叶52。另外,在从曲轴箱26的另一方的箱半体38凸出的曲轴29的另一端部通过包含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的传动装置M连接后轮WR。再次参照图1,在传动装置M的上方配置空气滤清器53,该空气滤清器53通过进气管54和化油器55连接于发动机E的气缸盖28。在这样的小型摩托车式机动二轮车的强制空冷式的发动机E中,至少在气缸部27(在本实施例中为气缸部27和气缸盖28)设置空冷用的冷却翅片27a…、28a…,但在那样的冷却翅片27a…、28a…的表面如图3所示那样分别形成作为处理大气中污染物质的臭氧的触媒层58。而且,在冷却翅片27a…、28a…的表面流过的空气包含灰尘,所以,覆盖触媒层58地在触媒层58形成用于防止灰尘直接接触的灰尘捕捉层59。可是,作为构成上述触媒层58的触媒,处理空气中的臭氧变换成氧,例如可良好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邉和也堤崎高司仲森正治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