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697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该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液通道;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剂通道;第一气冷器,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和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并联在所述第一气冷器的内部;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和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在所述第一气冷器的内部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自加热、直冷技术,整车热管理系统仅包括两个系统回路,分别为冷却液循环系统回路和制冷剂循环系统回路,系统集成度高,动力原件少,耗功小。

A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an automobile. The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mprises a cooling fluid circulation system, including a first cooling fluid channel; a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system, including a first refrigerant channel; a first air cooler, a first cooling fluid channel and a first refrigerant channel, which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with the interior of the first air cooler; and a first cooling fluid channel. The cooling fluid and refrigerant in the first refrigerant channel carry out heat exchange inside the first air cooler;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self-heating and direct cooling technology, and the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only includes two system loops, namely, the cooling fluid circulation system loop and the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system loop, which have high system integration, less power components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指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国产新能源车冬季空调几乎全部用电加热得到的热量供暖,当冬季行驶打开基于电加热的空调制热功能时,几乎一半的电量都用于制热,续航里程进一步下降。而用户对续航里程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目前,市场上R134a(1,1,1,2-四氟乙烷,一种中低温环保制冷剂)热泵空调系统虽然制热效率是常规的PTC(热敏电阻)加热器的2.2倍,但其适用的环境温度只能在-10℃以上,低于该环境温度后,空调系统仍需采用PTC加热器。此外,R134a受限于环保法规要求,未来也将被全部替换。与此同时,目前各车型的整车热管理,动力系统附件和电池的热量都是独立进行处理,系统回路较多,能量浪费严重。而且,目前的电动车电池的冷却普遍采用风冷或者水冷,冷却效率低,而且温度均匀性差,电池寿命衰减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系统回路较多能量浪费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应用于汽车,包括: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液通道;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剂通道;第一气冷器,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和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并联在所述第一气冷器的内部;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和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在所述第一气冷器的内部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电子水泵、水冷换热器以及动力总成散热附件;所述电子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水冷换热器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二冷却液通道连接,所述水冷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总成散热附件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三冷却液通道连接,所述动力总成散热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水泵的输入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穿过所述第一气冷器内部。其中,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冷却液通道或第二冷却液通道或第三冷却液通道上的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水冷换热器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其中,所述电子水泵以及所述冷却风扇分别通过CAN总线与汽车的中央处理器连接。其中,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含的第一冷却液通道、第二冷却液通道以及第三冷却液通道内流动的冷却液为乙二醇-水溶液。其中,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热交换器、电池冷板、第二气冷器、蒸发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三膨胀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以及第四三通阀;其中,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气冷器之间通过第三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四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穿过所述第一气冷器内部;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与第三膨胀阀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五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第三膨胀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气冷器之间通过第六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七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端连接第八制冷剂通道的输入端,所述第八制冷剂通道穿过所述热交换器的内部,所述第八制冷剂通道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膨胀阀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九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第八制冷剂通道的输出还与所述第二膨胀阀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十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的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十一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十二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十三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第十三制冷剂通道穿过所述热交换器的内部;所述第二膨胀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十四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电池冷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三端之间通过第十五制冷剂通道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和所述第十三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内部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电池冷板设置于所述汽车的电池包的内部,与所述电池包内的电池直接接触。其中,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含的多个制冷剂通道内流动的制冷剂为CO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中,采用自加热、直冷技术,整车热管理系统仅包括两个系统回路,分别为冷却液循环系统回路和制冷剂循环系统回路,系统集成度高,动力原件少,耗功小。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制冷模式原理图;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制热模式原理图;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车热管理系统的除湿模式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应用于汽车,包括:冷却液循环系统1,包括第一冷却液通道;制冷剂循环系统2,包括第一制冷剂通道;第一气冷器3,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和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并联在所述第一气冷器3的内部;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和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在所述第一气冷器3的内部进行热交换。本技术实施例中,制冷剂循环系统2简称空调系统室内侧,该制冷剂循环系统2的换热器采用了第一气冷器chiller,与电机等动力散热附件共用一套散热系统(即冷却液循环系统1)。当整车处于低温环境时,制冷剂循环系统2可以利用电机等动力散热附件的热量,系统能效更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车热管理系统采用自加热、直冷技术,整车热管理系统仅包括两个系统回路,分别为冷却液循环系统回路和制冷剂循环系统回路,系统集成度高,动力原件少,耗功小。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1包括:电子水泵、水冷换热器以及动力总成散热附件;所述电子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水冷换热器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二冷却液通道连接,所述水冷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总成散热附件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三冷却液通道连接,所述动力总成散热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水泵的输入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穿过所述第一气冷器内部。本技术实施例中,水冷换热器与电子水泵、动力总成散热附件串联,对动力总成散热附件和第一气冷器的能量进行统一处理。较佳的,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冷却液通道或第二冷却液通道或第三冷却液通道上的温度传感器。如图1所示,该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三冷却液通道上,用于测量经过水冷换热器处理之后的冷却液的温度。较佳的,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水冷换热器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优选的,所述电子水泵以及所述冷却风扇分别通过CAN总线与汽车的中央处理器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制冷液循环系统1中的电子水泵、冷却风扇均采用CAN信号进行统一控制,实现集中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采用了第一气冷器,该整车热管理系统的低温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液通道;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剂通道;第一气冷器,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和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并联在所述第一气冷器的内部;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和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在所述第一气冷器的内部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液通道;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剂通道;第一气冷器,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和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并联在所述第一气冷器的内部;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和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在所述第一气冷器的内部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电子水泵、水冷换热器以及动力总成散热附件;所述电子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水冷换热器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二冷却液通道连接,所述水冷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总成散热附件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三冷却液通道连接,所述动力总成散热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水泵的输入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穿过所述第一气冷器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冷却液通道或第二冷却液通道或第三冷却液通道上的温度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水冷换热器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水泵以及所述冷却风扇分别通过CAN总线与汽车的中央处理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含的第一冷却液通道、第二冷却液通道以及第三冷却液通道内流动的冷却液为乙二醇-水溶液。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热交换器、电池冷板、第二气冷器、蒸发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三膨胀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以及第四三通阀;其中,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制冷剂通道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鹏谷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