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32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2: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包括热交换单元,所述热交换单元具有层叠设置以交替形成第一和第二流动路径的第一和第二板。通过所述路径的工作液体交换热。第一流入孔形成在所述单元的第二表面上,并且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第一排出孔在所述单元的第一表面上与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连接孔在所述板上形成,其连接至第一流动路径,关闭向第二流动路径的连接。第二流入孔与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第二流动路径。第二排出孔在所述单元的中央处形成,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流动路径连接至所述第二流入孔。

Heat Exchanger for Vehicles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r for vehicles, comprising a heat exchange unit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plates arranged in cascades to alternately form the first and second flow paths. The working liquid exchanges heat through the path. The first inflow hole is formed on the second surface of the unit and connected to the first flow path. The first discharge hole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entry hole on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unit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flow path. A connecting hole is formed on the plate,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flow path and closes the connection to the second flow path. The second inflow hole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inflow hole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flow path. A second discharge hole is formed at the center of the unit and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inflow hole through the second flow pa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2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出的韩国专利申请号为10-2017-0160591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纳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以整体的形式安装在膨胀阀处,通过相互的热交换而用从蒸发器供给至压缩机的制冷剂使从冷凝器供给的制冷剂过冷,从而提高空气调节性能,降低在制冷剂移动时出现的噪声和振动。
技术介绍
通常,无论车辆外部的温度如何变化,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都将车辆的车内温度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从而保持舒适的车内环境。这种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压缩制冷剂,所述冷凝器冷凝并液化在压缩机中压缩的制冷剂,所述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并液化的制冷剂迅速膨胀,所述蒸发器在使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蒸发的同时利用冷却剂的蒸发潜热冷却空气,所述空气被引导至空气调节系统所安装的内部。空气调节系统按照常规的制冷周期工作,在连续地反复使制冷剂通过空调管(所述空调管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与蒸发器)循环的同时,空气调节系统通过从高温高压的液体状态向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的连续相变而进行空气调节过程。然而,传统空气调节系统具有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制冷剂进一步过冷的结构,因此,由于复杂的制冷剂流动,在冷凝器入口管和出口管内部经常出现压力下降。进一步地,由于冷凝器形成的尺寸有限,发动机室的内部空间受到限制,所以空调管(制冷剂在所述空调管中移动)的长度有限;因此,无法满足用于将制冷剂降低至必要温度的最小所需距离,从而降低了性能系数(CoefficientOfPerformance,COP),所述性能系数为空气调节能力与压缩机功率消耗的系数,因此,整体空气调节性能以及空气调节系统的效率降低。此外,在高温高压下通过压缩机压缩在空气调节系统中循环的制冷剂,以使其在高速下在空调管中移动,因此在空调管中出现噪声和振动,由于这种噪声和振动,车辆的整体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noise,vibration,andharshness,NVH)降低。公开于本部分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加深对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的信息并不构成在本国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具有这样的优点:其以整体的形式安装在膨胀阀处,通过相互的热交换而用从蒸发器供给至压缩机的低温低压制冷剂使从冷凝器供给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过冷,从而提高空气调节性能,并且通过降低在制冷剂移动时出现的噪声和振动,而提高车辆的NVH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可以包括:热交换单元,在该单元中,多个第一板和第二板交替层叠设置以在该单元内部交替形成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穿过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的每一个的工作液体交换热,并且第一表面连接至膨胀阀;第一流入孔,其形成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一侧角部分处,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流动路径;第一排出孔,其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一表面上与所述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流动路径;连接孔,其在面对所述第一流入孔和所述第一排出孔的位置处分别在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形成,并连接至所述热交换单元内部的第一流动路径,关闭向第二流动路径的连接;第二流入孔,其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二侧角部分处与所述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以及第二排出孔,其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中央处形成,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流动路径连接至所述第二流入孔,其中,至少一个噪声减少单元安装至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所述噪声减少单元减少经过所述第二流入孔和所述第二排出孔的工作液体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所述第一板可以包括:第一主体,其中,在第一表面上形成在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内部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并且在该主体中形成第二排出孔和连接孔;以及第一延伸部,其具有所述第一流入孔,并且形成为从所述第一主体朝向膨胀阀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板可以包括:第二主体,其中,在第一表面上形成在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内部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并且在该主体中形成第二排出孔和连接孔;以及第二延伸部,其具有所述第二流入孔,并且形成为从所述第二主体朝向膨胀阀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在与相互联接以形成所述第二流动路径的第二板上的第二排出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可以形成槽孔,从而使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二排出孔连通。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可以分别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延伸,并且设置为彼此错开。所述连接孔可以形成为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上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相反侧与所述第二排出孔分开,并形成为狭槽形状。所述噪声减少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噪声减少单元,其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二表面处,并且所述第一噪声减少单元可以包括消声器主体,其中,中央部在长度方向上形成为圆柱状;并且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中央部的直径,并形成为从中央部朝向两端的圆锥状。可以通过焦结(coking)、钎焊将安装板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上,所述安装板形成为与热交换单元相同的外形。所述安装板可以通过钎焊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二表面上,以将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排出孔。在所述安装板上可以形成与所述第一流入孔相对应的穿通孔。在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穿通孔上可以分别形成用于安装连接管的管道块。所述第一噪声减少单元可以为膨胀消声器。所述噪声减少单元可以包括:第二噪声减少单元,其安装在所述膨胀阀与所述热交换单元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噪声减少单元可以包括:噪声减少板,其包括相互联接的至少两层,并在内部形成空间;以及共振孔,其在所述噪声减少板的中央与所述第二排出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所述空间。在所述噪声减少板处,可以与所述第一流入孔和第二流入孔相对应而整体地形成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第二噪声减少单元可以形成为与热交换单元相同的外形,并且可以通过钎焊安装在热交换单元上。所述空间可以关闭向所述第一流动路径、所述第一流入孔和所述第一排出孔的连接,从而使得在流入所述第二流入孔中并流过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后排出至所述第二排出孔的工作液体通过所述共振孔流入。所述第二噪声减少单元可以为共振消声器。可以通过固定螺栓将连接板安装在所述膨胀阀上。此外,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膨胀阀之间可以插置密封圈,以防止工作液体泄露,所述工作液体从所述热交换单元流至所述膨胀阀,或从所述膨胀阀流入所述热交换单元。可以在所述膨胀阀的相反方向,通过焦结、钎焊将所述热交换单元或所述噪声减少单元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工作液体形成有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以及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所述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冷凝器排出,通过所述第一流入孔而穿过每个第一流动路径;所述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从蒸发器排出,通过所述第二流入孔而穿过每个第二流动路径。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整体地安装在膨胀阀上,并且通过相互热交换而用从蒸发器供给的低温低压制冷剂使从冷凝器供给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过冷,从而提高空气调节系统的空气调节性能并简化制冷剂流动,因此可以减少在冷凝器入口和出口管中出现的压力下降。进一步地,通过使制冷剂过冷并将制冷剂供给至蒸发器,可以额外地降低蒸发器的入口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单元,其中,多个第一板和第二板交替层叠设置以在内部交替形成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其中,穿过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的每一个的工作液体交换热,并且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一表面连接至膨胀阀;第一流入孔,其形成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一侧角部分处,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流动路径;第一排出孔,其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一表面上与所述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流动路径;连接孔,其在面对所述第一流入孔和所述第一排出孔的位置处分别在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形成,并连接至所述热交换单元内部的第一流动路径,关闭向第二流动路径的连接;第二流入孔,其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二侧角部分处与所述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以及第二排出孔,其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中央处形成,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流动路径连接至所述第二流入孔,其中,至少一个噪声减少单元安装至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所述噪声减少单元配置为减少经过所述第二流入孔和所述第二排出孔的工作液体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8 KR 10-2017-01605911.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单元,其中,多个第一板和第二板交替层叠设置以在内部交替形成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其中,穿过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的每一个的工作液体交换热,并且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一表面连接至膨胀阀;第一流入孔,其形成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一侧角部分处,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流动路径;第一排出孔,其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一表面上与所述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流动路径;连接孔,其在面对所述第一流入孔和所述第一排出孔的位置处分别在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形成,并连接至所述热交换单元内部的第一流动路径,关闭向第二流动路径的连接;第二流入孔,其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二侧角部分处与所述第一流入孔相对应而形成,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以及第二排出孔,其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中央处形成,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流动路径连接至所述第二流入孔,其中,至少一个噪声减少单元安装至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所述噪声减少单元配置为减少经过所述第二流入孔和所述第二排出孔的工作液体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板包括:第一主体,其中,在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在所述第一流动路径内部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以及第一延伸部,其具有所述第一流入孔并且形成为从所述第一主体朝向膨胀阀的宽度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二板包括:第二主体,其中,在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在所述第二流动路径内部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以及第二延伸部,其具有所述第二流入孔并且形成为从所述第二主体朝向膨胀阀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在与相互联接以形成所述第二流动路径的第二板上的第二排出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槽孔,从而提供所述第二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二排出孔之间的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别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延伸并且设置为彼此错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连接孔形成为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上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相反侧与所述第二排出孔分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噪声减少单元包括:第一噪声减少单元,其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第二表面处,其中,所述第一噪声减少单元包括消声器主体,其中,中央部在长度方向上形成为圆柱状;并且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中央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载然吴东锡赵完济申贤根李相容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翰昂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