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6845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防腐环保材料,包括沥青、天然胶粉、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化硅、茂金属聚乙烯、纳米氧化铝、甲基硅油、海泡石绒、仿蜘蛛丝纤维、抗氧化剂、石墨烯、煅烧粘土微粉、氨基树脂、海泥,玻璃微珠,玻璃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入了玻璃微珠和玻璃纤维,防水和防腐性能更好,且韧性好,不易腐烂,且成分简单,防腐、防水性能好,耐老化,拉伸强度高,延伸性能好,具有优良的低温柔度和耐热性能,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下。

Anti-corros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ti-corros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s, including asphalt, natural rubber powder, nano-silica, nano-silicon carbide, metallocene polyethylene, nano-alumina, methyl silicone oil, sepiolite, spider-like silk fiber, antioxidant, graphene, calcined clay powder, amino resin, sea mud, glass beads and glass fiber. The invention adds glass beads and glass fibers, which have better waterproof and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good toughness, non-perishable, simple composition, good anti-corrosion and water-proof performance, aging resistance, high tensile strength, good elongation, excellent low temperature flexibility and heat resistance, and is suitable for various harsh environ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腐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腐环保材料。
技术介绍
将沥青类或高分子类防水材料浸渍在胎体上,制作成的防水材料产品以卷材形式提供,称为防水卷材。根据主要组成材料不同,分为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根据胎体的不同分为无胎体卷材、纸胎卷材、玻璃纤维胎卷材、玻璃布胎卷材和聚乙烯胎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申请号为200710120809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耐低温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公开了一种由石油沥青、减三线油、热塑性丁苯橡胶、粉末丁苯橡胶、古马隆树脂、石油树脂、萜烯树脂、小分子量聚异丁烯、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碳酸钙制成的沥青层制作的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存在着不耐高温等缺点。申请号为200910066313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公开了由沥青、橡胶、炭黑和防老化剂制成的高分子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也存在着不耐高温,防腐性能差,适用范围小等缺点。由于现在极端天气突出,现有防水卷材的性能已不能满足需求,故提高防水卷材的性能已成为了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配制简单,成本低的高性能防腐防水环保新材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腐环保材料,所述防腐防水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沥青50-60份、天然胶粉30-40份、纳米二氧化硅3-5份、纳米碳化硅1-3份、茂金属聚乙烯1-3份、纳米氧化铝1-3份、甲基硅油1-2份、海泡石绒1-2份、仿蜘蛛丝纤维1-3份、抗氧化剂2-4份、石墨烯0.4-0.6份、煅烧粘土微粉1-2份、氨基树脂1-3份、海泥0.5-1.5份,玻璃微珠10-20份,玻璃纤维10-20份。优选的,所述防腐防水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沥青60份、天然胶粉30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纳米碳化硅3份、茂金属聚乙烯1份、纳米氧化铝3份、甲基硅油2份、海泡石绒1份、仿蜘蛛丝纤维1份、抗氧化剂2份、石墨烯0.4份、煅烧粘土微粉12份、氨基树脂3份、海泥1份,玻璃微珠20份,玻璃纤维15份。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二甲基酮肟20份、花生油25份、沸石粉0.5份、壬二酸2份、乙酸异戊酯4份、丙烯酸2份、甲基含氢硅油0.5份、棕榈油4份、液体石蜡3份、氧化镁2份;制备时将上述组分送入研磨机在常温环境下连续研磨4小时,成品调成中性即可。优选的,将各组分混匀,在捏合机中混炼,于140-170℃处理2-5小时,在双辊机上反炼塑化,配成胶料,浸涂在无纺布上,干燥后制得。优选的,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度为60-80目。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为0.5-3cm。本专利技术防腐环保材料,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成分简单,防腐、防水性能好,耐老化,拉伸强度高,延伸性能好,具有优良的低温柔度和耐热性能,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下。(2)加入了玻璃微珠和玻璃纤维,防水和防腐性能更好,且韧性好,不易腐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防腐环保材料,防腐防水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沥青60份、天然胶粉35份、纳米二氧化硅4份、纳米碳化硅3份、茂金属聚乙烯2份、纳米氧化铝1份、甲基硅油2份、海泡石绒1份、仿蜘蛛丝纤维3份、抗氧化剂4份、石墨烯0.5份、煅烧粘土微粉1.5份、氨基树脂1份、海泥1份,玻璃微珠20份,玻璃纤维10份。抗氧化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二甲基酮肟20份、花生油25份、沸石粉0.5份、壬二酸2份、乙酸异戊酯4份、丙烯酸2份、甲基含氢硅油0.5份、棕榈油4份、液体石蜡3份、氧化镁2份;制备时将上述组分送入研磨机在常温环境下连续研磨4小时,成品调成中性即可。玻璃微珠的粒度为80目,玻璃纤维的长度为2-2.5cm。防腐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各组分混匀,在捏合机中混炼,于140-170℃处理2-5小时,在双辊机上反炼塑化,配成胶料,浸涂在无纺布上,干燥后制得。实施例2一种防腐环保材料,防腐防水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沥青60份、天然胶粉30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纳米碳化硅3份、茂金属聚乙烯1份、纳米氧化铝3份、甲基硅油2份、海泡石绒1份、仿蜘蛛丝纤维1份、抗氧化剂2份、石墨烯0.4份、煅烧粘土微粉12份、氨基树脂3份、海泥1份,玻璃微珠20份,玻璃纤维15份。抗氧化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二甲基酮肟20份、花生油25份、沸石粉0.5份、壬二酸2份、乙酸异戊酯4份、丙烯酸2份、甲基含氢硅油0.5份、棕榈油4份、液体石蜡3份、氧化镁2份;制备时将上述组分送入研磨机在常温环境下连续研磨4小时,成品调成中性即可。玻璃微珠的粒度为80目,玻璃纤维的长度为2-2.5cm。防腐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各组分混匀,在捏合机中混炼,于140-170℃处理2-5小时,在双辊机上反炼塑化,配成胶料,浸涂在无纺布上,干燥后制得。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腐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防水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沥青50‑60份、天然胶粉30‑40份、纳米二氧化硅3‑5份、纳米碳化硅1‑3份、茂金属聚乙烯1‑3份、纳米氧化铝1‑3份、甲基硅油1‑2份、海泡石绒1‑2份、仿蜘蛛丝纤维1‑3份、抗氧化剂2‑4份、石墨烯0.4‑0.6份、煅烧粘土微粉1‑2份、氨基树脂1‑3份、海泥0.5‑1.5份,玻璃微珠10‑20份,玻璃纤维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腐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防水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沥青50-60份、天然胶粉30-40份、纳米二氧化硅3-5份、纳米碳化硅1-3份、茂金属聚乙烯1-3份、纳米氧化铝1-3份、甲基硅油1-2份、海泡石绒1-2份、仿蜘蛛丝纤维1-3份、抗氧化剂2-4份、石墨烯0.4-0.6份、煅烧粘土微粉1-2份、氨基树脂1-3份、海泥0.5-1.5份,玻璃微珠10-20份,玻璃纤维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腐环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防水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沥青60份、天然胶粉30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纳米碳化硅3份、茂金属聚乙烯1份、纳米氧化铝3份、甲基硅油2份、海泡石绒1份、仿蜘蛛丝纤维1份、抗氧化剂2份、石墨烯0.4份、煅烧粘土微粉12份、氨基树脂3份、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先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正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