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除臭面料的制备方法、该面料在纸尿裤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22925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菌除臭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羟丙基壳聚糖加入至竹纤维浆中,得到二羟丙基壳聚糖/竹纤维浆混合体系;将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钼、植物提取液加入至壳聚糖/竹纤维浆混合体系中,得到抗菌整理浆液;将纯棉织物浸没至抗菌整理浆液中,进行浸轧处理;浸轧后的织物进行烘干处理后,喂入等离子体反应仓中,进行等离子处理;烘干后,得到抗菌除臭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该抗菌除臭面料在纸尿裤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抗菌效果好、除臭能力强的优点。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除臭面料的制备方法、该面料在纸尿裤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纸尿裤
,尤其涉及抗菌除臭面料的制备方法、该面料在纸尿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纸尿裤的用户群体主要有婴儿与成年人两大类。其通常由外至内依次包括表层、吸收芯层以及亲肤层,有的纸尿裤在吸水纸层以及亲肤层之间还设置有导流层,通过导流层的导流作用,来提高尿液流入至吸收芯层的精度,防止尿液无序流动。由于亲肤层直接作用在人体表面,故需要进行抗菌处理。现有技术的抗菌面料如专利申请201410296484.9公开的一种吸湿排汗抗菌棉涤针织面料,该专利技术通过对传统的棉涤针织面料进行功能性整理,赋予其抗菌效果,该面料的抗菌能力具体是通过纳米银抗菌剂体现。由于银离子本身售价比较昂贵,导致该面料成本高;采用合成树脂作为粘合剂、乳化剂,直接作用人体的私处,尤其是作用于婴儿的肌肤,会导致皮肤过敏、损伤皮肤等问题。专利申请201410130699.3公开的一种抗菌面料,该抗菌面料包括竹纤维、圣麻纤维、莫代尔纤维、亚麻纤维四种混纺而成。由于不同纤维之间的取向度、弯曲数不同,导致不同纤维之间的抱合作用不如单一纤维之间的抱合作用好,因此,在梳理、成条阶段,其工艺不容易控制,容易导致条干均匀度差、取向度低的不足;该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竹纤维天然的抗菌性能来实现抗菌效果,而众所周知,竹纤维其强度较差,由其纺织而成的面料势必影响面料的整体强度。专利申请201510054438.2公开的一种吸湿速干壳聚糖棉针织面料,利用壳聚糖天然的抗菌、生物可降解性作为抗菌材料,与其他纤维混纺,实现面料的抗菌性。但是,壳聚糖溶解性较差,非改性的壳聚糖一般只能溶解于乙酸等少数溶剂,导致其工业化生产受阻,通常采用静电纺丝进行小样的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抗菌效果好的抗菌除臭面料的制备方法、该面料在纸尿裤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抗菌除臭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竹纤维,将其研碎成长度为2~5mm的纤维碎片,将纤维碎片在碱性蒸煮液中,于110~130℃下进行蒸煮1~2h后,进行过滤,得到竹纤维浆;(2)将二羟丙基壳聚糖加入至步骤(1)的竹纤维浆中,在NaOH、硫脲、尿素、水溶剂体系中,于40~60℃下进行混合1~2h后,得到二羟丙基壳聚糖/竹纤维浆混合体系;其中,二羟丙基壳聚糖与竹纤维浆的质量比为0.5~2:10~20;(3)将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钼、植物提取液加入至步骤(2)的壳聚糖/竹纤维浆混合体系中,混合30~60min,得到抗菌整理浆液;其中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钼、植物提取液与壳聚糖/竹纤维浆混合体系的质量比均为0.5~2:20~40;(4)将纯棉织物浸没至步骤(3)中的抗菌整理浆液中,进行浸轧处理,浴比为1:10~15,轧余率为90~95%;(5)对步骤(4)浸轧后的织物进行烘干处理后,喂入等离子体反应仓中,在功率80~95W、真空度15~18Pa条件下,进行等离子处理3~8min;(6)烘干后,得到抗菌除臭面料。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钼的粒径均为100~300nm。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抗菌整理浆液中加入有芦荟提取液、常春藤提取液、艾草提取液、柠檬草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芦荟提取液、常春藤提取液、艾草提取液、柠檬草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将芦荟、常春藤、艾草、柠檬草与水按照质量体积比1:6~7分别加入水中烧煮,待煮沸后,继续煮2~3h,过滤,收集提取液。优选地,所述步骤(4)的浸轧工序按照工艺流程右前至后依次包括喂入装置、超喂装置、浸轧装置;所述喂入装置包括喂入辊、第一机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喂入锥形齿轮、第二喂入锥形齿轮、喂入丝杆、喂入螺套、第一轴承;所述喂入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机架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喂入辊的端部套接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连轴与所述第三齿轮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通过第一轴与所述第一喂入锥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一喂入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喂入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喂入锥形齿轮套接在喂入丝杆上,喂入丝杆的端部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机架转动连接,喂入丝杆上还配合有所述喂入螺套,所述配重块外套在所述喂入螺套中;所述超喂装置包括工作平台、第一右丝杆、右导杆、第一右锥形齿轮、第二右锥形齿轮、第一右齿轮、第一右齿轮组、第二右齿轮、左升降杆、第一左丝杆、左导杆、第一左锥形齿轮、第二左锥形齿轮、第一左齿轮、第一左齿轮组、第二左齿轮、连接杆、限位轮;所述工作平台其台面的右端由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有所述第一右丝杆、若干根所述右导杆,所述第一右丝杆、右导杆均竖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丝杆的底部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工作平台其台面的右端连接;所述右升降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右丝杆、若干根所述右导杆一一对应的第一导向孔,位于最前端的第一导向孔中套设有右螺套,所述右螺套与所述第一右丝杆配合,剩余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向孔分别套在对应的右导杆的外侧;所述第一右丝杆上还套接有所述第一右锥形齿轮,所述第一右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右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右锥形齿轮通过第二连轴与所述第一右齿轮连接,所述第一右齿轮与所述第一右齿轮组啮合,所述第一右齿轮组与所述第二右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右齿轮通过第三连轴与所述第二左齿轮连接,所述第二左齿轮通过第四连轴与所述所述第一左齿轮组啮合,所述第一左齿轮组与所述第一左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左齿轮通过第五连轴与所述第一左动轮连接,所述第一左动轮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与所述第二左动轮连接,所述第二左动轮通过第六连轴与所述第二左锥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二左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左锥形齿轮,所述第一左锥形齿轮套接在所述第一左丝杆上,所述第一左丝杆、若干根所述右导杆由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其台面的左端,所述第一左丝杆、左导杆均竖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左丝杆的底部通过第三轴承与所述工作平台其台面的左端连接;所述左升降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左丝杆、若干根所述左导杆一一对应的第二导向孔,位于最后端的第二导向孔中套设有左螺套,所述左螺套与所述第一左丝杆配合,剩余的若干个所述第二导向孔分别套在对应的左导杆的外侧;在所述右导杆、左导杆上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所述限位轮,位于同导杆中的若干个所述限位轮由前至后间隔设置;所述右导杆、左导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浸轧装置包括槽体、对辊;所述对辊位于所述槽体的后端;所述对辊包括上辊、下辊;所述下辊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槽体的左右两个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上辊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活动台、右活动台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右活动台上开设有自上而下导通的右通孔,所述右通孔中套接有右二螺套,所述右二螺套与第二右丝杆配合,所述第二右丝杆竖直设置,其底部通过第四轴承与所述槽体的内右底壁连接,所述第二右丝杆上套接有第三右锥形齿轮,所述第三右锥形齿轮与所述第四右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四右锥形齿轮的右端通过第七连轴与所述右主动轮连接;所述第四右锥形齿轮的左端通过第八连轴与第四左锥形齿轮连接,所述第四左锥形齿轮与第三左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三左锥形齿轮套接在第二左丝杆上,所述第二左丝杆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抗菌除臭面料的制备方法、该面料在纸尿裤中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除臭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除臭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竹纤维,将其研碎成长度为2~5mm的纤维碎片,将纤维碎片在碱性蒸煮液中,于110~130℃下进行蒸煮1~2h后,进行过滤,得到竹纤维浆;(2)将二羟丙基壳聚糖加入至步骤(1)的竹纤维浆中,在NaOH、硫脲、尿素、水溶剂体系中,于40~60℃下进行混合1~2h后,得到二羟丙基壳聚糖/竹纤维浆混合体系;其中,二羟丙基壳聚糖与竹纤维浆的质量比为0.5~2:10~20;(3)将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钼、植物提取液加入至步骤(2)的壳聚糖/竹纤维浆混合体系中,混合30~60min,得到抗菌整理浆液;其中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钼、植物提取液与壳聚糖/竹纤维浆混合体系的质量比均为0.5~2:20~40;(4)将纯棉织物浸没至步骤(3)中的抗菌整理浆液中,进行浸轧处理,浴比为1:10~15,轧余率为90~95%;(5)对步骤(4)浸轧后的织物进行烘干处理后,喂入等离子体反应仓中,在功率80~95W、真空度15~18Pa条件下,进行等离子处理3~8min;(6)烘干后,得到抗菌除臭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钼的粒径均为100~3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抗菌整理浆液中加入有芦荟提取液、常春藤提取液、艾草提取液、柠檬草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除臭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芦荟提取液、常春藤提取液、艾草提取液、柠檬草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将芦荟、常春藤、艾草、柠檬草与水按照质量体积比1:6~7分别加入水中烧煮,待煮沸后,继续煮2~3h,过滤,收集提取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浸轧工序按照工艺流程右前至后依次包括喂入装置、超喂装置、浸轧装置;所述喂入装置包括喂入辊、第一机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喂入锥形齿轮、第二喂入锥形齿轮、喂入丝杆、喂入螺套、第一轴承;所述喂入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机架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喂入辊的端部套接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连轴与所述第三齿轮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通过第一轴与所述第一喂入锥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一喂入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喂入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喂入锥形齿轮套接在喂入丝杆上,喂入丝杆的端部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机架转动连接,喂入丝杆上还配合有所述喂入螺套,所述配重块外套在所述喂入螺套中;所述超喂装置包括工作平台、第一右丝杆、右导杆、第一右锥形齿轮、第二右锥形齿轮、第一右齿轮、第一右齿轮组、第二右齿轮、左升降杆、右升降杆、第一左丝杆、左导杆、第一左锥形齿轮、第二左锥形齿轮、第一左齿轮、第一左齿轮组、第二左齿轮、连接杆、限位轮;所述工作平台其台面的右端由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有所述第一右丝杆、若干根所述右导杆,所述第一右丝杆、右导杆均竖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右丝杆的底部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工作平台其台面的右端连接;所述右升降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右丝杆、若干根所述右导杆一一对应的第一导向孔,位于最前端的第一导向孔中套设有右螺套,所述右螺套与所述第一右丝杆配合,剩余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向孔分别套在对应的右导杆的外侧;所述第一右丝杆上还套接有所述第一右锥形齿轮,所述第一右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右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右锥形齿轮通过第二连轴与所述第一右齿轮连接,所述第一右齿轮与所述第一右齿轮组啮合,所述第一右齿轮组与所述第二右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右齿轮通过第三连轴与所述第二左齿轮连接,所述第二左齿轮与所述所述第一左齿轮组啮合,所述第一左齿轮组与所述第一左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左齿轮通过第五连轴与所述第一左动轮连接,所述第一左动轮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与所述第二左动轮连接,所述第二左动轮通过第六连轴与所述第二左锥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二左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左锥形齿轮,所述第一左锥形齿轮套接在所述第一左丝杆上,所述第一左丝杆、若干根所述右导杆由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其台面的左端,所述第一左丝杆、左导杆均竖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左丝杆的底部通过第三轴承与所述工作平台其台面的左端连接;所述左升降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左丝杆、若干根所述左导杆一一对应的第二导向孔,位于最后端的第二导向孔中套设有左螺套,所述左螺套与所述第一左丝杆配合,剩余的若干个所述第二导向孔分别套在对应的左导杆的外侧;在所述右导杆、左导杆上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所述限位轮,位于同导杆中的若干个所述限位轮由前至后间隔设置;所述右导杆、左导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浸轧装置包括槽体、对辊;所述对辊位于所述槽体的后端;所述对辊包括上辊、下辊;所述下辊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槽体的左右两个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上辊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活动台、右活动台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右活动台上开设有自上而下导通的右通孔,所述右通孔中套接有右二螺套,所述右二螺套与第二右丝杆配合,所述第二右丝杆竖直设置,其底部通过第四轴承与所述槽体的内右底壁连接,所述第二右丝杆上套接有第三右锥形齿轮,所述第三右锥形齿轮与所述第四右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四右锥形齿轮的右端通过第七连轴与所述右主动轮连接;在所述第七连轴上还套接有第一右过渡齿轮,所述第一右过渡齿轮与第一右过渡齿轮组啮合,所述第一右过渡齿轮组与第二右过渡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右过渡齿轮通过渡轴与第二左过渡齿轮连接,所述第二左过渡齿轮与第一左过渡齿轮组啮合,所述第一左过渡齿轮组与第一左过渡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左过渡齿轮与第三左锥形齿轮通过轴连接,所述第三左锥形齿轮与第四左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四左锥形齿轮套接在第二左丝杆上,所述第二左丝杆竖直设置,其底部通过第五轴承与所述槽体的内左底壁连接,所述左活动台上开设有自上而下导通的左通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木林斌
申请(专利权)人:爹地宝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