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绣品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427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刺绣品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刺绣领域。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图案印制于绣料表面,绣制图案,得到刺绣初品,于刺绣初品涂覆护色剂,整烫。护色剂包括1‑2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钾、0.2‑0.4重量份的油酸钠、1.4‑1.7重量份的聚乙二醇和0.06‑0.08重量份的三元乙丙橡胶。该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尤其适于苗族刺绣服饰的制作。经上述制作方法制作而得的刺绣品图案清晰、色泽柔和、不易褪色且整体质感较佳。

Embroidery product and mak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mbroidery product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embroidery. The making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inting the patter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embroidery material, embroidering the patterns, obtaining the initial embroidery products, coating the color protection agent on the embroidery initial product, and ironing the ironing. Color agent three EPDM includes 1 2 parts by weight of lignin sulfonic acid sodium, potassium, 0.2 oleic acid 0.4 weight portions of 1.4 1.7 parts by weight of polyethylene glycol 0.06 and 0.08 weight parts of. The making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an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making the embroidery dress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The embroidery product made by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clear pattern, soft color, easy fading and good overall te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刺绣品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刺绣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刺绣品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刺绣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其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中国的刺绣源远流长,在世界服饰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颇有影响,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在刺绣行业中,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享誉国内外。现有的刺绣服饰光泽度较强,并且服饰经长时间穿洗,容易褪色,造成服饰图案模糊、色泽泛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刺绣方法进行改进,以克服或缓解刺绣服饰光泽度不佳以及容易褪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刺绣品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尤其适于苗族刺绣服饰的制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绣品,由上述刺绣品的制作方法制作而得,该刺绣品图案清晰、色泽柔和、不易褪色且整体质感较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刺绣品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图案印制于绣料表面,绣制图案,得到刺绣初品,于刺绣初品涂覆护色剂,整烫。护色剂包括1-2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钾、0.2-0.4重量份的油酸钠、1.4-1.7重量份的聚乙二醇和0.06-0.08重量份的三元乙丙橡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刺绣品,由上述刺绣品的制作方法制作而得。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刺绣品及其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木质素磺酸钾具有一定的粘度,可增强护色剂中在刺绣初品的附着力。并且还有利于分散油酸钠、聚乙二醇和三元乙丙橡胶,使各护色剂成分混合均匀。油酸钠作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佳地去污护色作用,能使刺绣初品的色泽较为柔和。并且,油酸钠可使刺绣初品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从而避免刺绣品接触部分液体而产生褪色现象。聚乙二醇能够使整个护色剂缓慢作用,延长护色剂的作用时间。三元乙丙橡胶可与油酸钠配合,增强刺绣品的防水、防潮和护色效果。综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刺绣品的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经上述制作方法制作而得的刺绣品图案清晰、色泽柔和、不易褪色且整体质感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刺绣品及其制作方法进行具体说明。本实施例的刺绣品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印制图案、绣制图案、护色和整烫步骤。作为可选地,上述刺绣品的制作方法尤其适用于苗族刺绣服饰。具体地,可先确定需绣制的图案,然后将选好的图案制成版印制于绣料表面。根据图案所需的颜色和细腻程度选择不同颜色和粗细的绣线,用多个绣针分别对应穿系不同的绣线并按照绣料所印制的图案绣制,得到刺绣初品。较佳地,绣制前,于第一溶液中浸泡绣线。第一溶液例如可以包括3-4重量份的蒙旦蜡、1-2重量份的月桂酸、0.2-0.3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0.5-0.7重量份的甘油一硬脂酸酯和0.9-1.1重量份的聚乙烯醇。其中,蒙旦蜡在所有蜡产品中具有高度的透明性,且其挥发性较低,相容性较好,能与第一溶液中的其它成分充分混合。蒙旦蜡凝固于绣线表面,透明性佳,能够避免对色泽产生视觉影响。月桂酸能够调节第一溶液的酸碱度,一方面能够提高浸泡效果,另一方面还能使浸泡后的绣线能够达到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标准。聚甲基丙烯酸和聚乙烯醇能够在绣线表面形成高分子膜,定向排列,使得微原纤维得到一定的压制从而不能伸展,避免绣线在绣制过程中相互摩擦起球,造成图像模糊的现象。甘油一硬脂酸酯具有长效抗静电作用,能够降低绣线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少静电荷产生,从而也能起到避免绣线起球使图像模糊。作为可选地,上述第一溶液的温度控制在能够使蒙旦蜡熔化的范围,优选为45-50℃,以使蒙旦蜡充分熔化。且该温度范围内不会影响其它成分的作用效果。相应地,绣线在第一溶液中的浸泡时间优选为15-30min,此时间内,第一溶液的作用成分能够充分分布于绣线的各个区域,提高绣线的护色效果。进一步地,冷却浸泡后的绣线至绣线表面凝固蜡层,然后再进行绣制。由此,蜡层可对绣线起到较佳的润滑作用,且能防止其在绣制过程中摩擦造成图案模糊。作为可选地,在绣制过程中,就图案中颜色较深的区域可以采用“田”字形针法进行绣制,也即以“田”字形作为单元进行绣制。所谓针法是指刺绣中的运针方法,也是刺绣中针脚线条的组织形式,每一种针法均有一定的组织规律与独特的表现效果。而针脚则是指两个针眼之间绣出的绣线线条。具体地,“田”字形针法包括横针和竖针。其中,横针包括上横针、中横针和下横针,竖针包括左竖针、中竖针和右竖针。较佳地,横针和竖针相互垂直,上横针、中横针和下横针相互平行,左竖针、中竖针和右竖针相互平行。上横针、下横针、左竖针和右竖针围成“田”字形单元中最大的“口”字形区域,中横针和中竖针位于该“口”字形区域内,并将该“口”字形区域分割成四个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四个小“口”字形区域。四个小“口”字形区域可以为面积相等,也可以面积不等。更佳地,每个横针所具有的两个针脚与其分别指向的两个竖针之间具有间隙,每个竖针所具有的两个针脚与其分别指向的两个横针之间也具有间隙。间隙长度优选为2-3mm。横针与竖针之间设置间隙一方面能够便于多层次、多批次的绣制,另一方面还可充分发散绣线的线光,使刺绣品色泽柔和。较佳地,上述绣制过程可以利用绣针和绣线在印有图案的绣料表面分至少两批次绣制“田”字形单元。根据深浅的区别,例如可以分两批次、三批次、四批次和五批次绣制。在后批次的“田”字形单元与在前批次的“田”字形单元中至少有一个“口”字形区域交叉。此交叉可以是完全重合,也可以是部分重叠。当在后批次的“田”字形单元与在前批次的“田”字形单元部分重叠时,优选在后批次的“田”字形单元的针脚长度小于前批次的“田”字形单元的针脚长度。该针脚长度指两个针眼之间绣线线条的长度。通过分批次并用不同针脚长度绣制,一方面可增强刺绣图案的层次感,另一方面可通过后批次的绣线将前批次的绣线部分遮盖,适当减弱前批次的绣线的线光,与上述横针与竖针之间设置的间隙相配合,进一步提高刺绣品色泽柔和的效果。进一步地,在后批次的“田”字形单元的绣线细于在前批次的“田”字形单元的绣线,从而与不同批次所具有的不同针脚长度配合,进一步地增强刺绣品的画面层次感。因现有的刺绣服饰经长时间穿洗,容易褪色,造成服饰图案模糊、色泽泛旧。鉴于此,本实施例可将刺绣初品涂覆护色剂,以达到护色效果。作为可选地,护色剂例如可以包括1-2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钾、0.2-0.4重量份的油酸钠、1.4-1.7重量份的聚乙二醇和0.06-0.08重量份的三元乙丙橡胶。其中,木质素磺酸钾具有一定的粘度,可增强护色剂中在刺绣初品的附着力。并且,木质素磺酸钾还有利于分散油酸钠、聚乙二醇和三元乙丙橡胶,使各护色剂成分混合均匀。油酸钠作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佳地去污护色作用,能使刺绣初品的色泽较为柔和。此外,将其作为护色剂成分之一用于刺绣初品,可使刺绣初品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从而避免刺绣品接触部分液体而产生褪色现象。聚乙二醇能够使整个护色剂缓慢作用,延长护色剂的作用时间。三元乙丙橡胶为乙烯、丙烯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刺绣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图案印制于绣料表面,绣制图案,得到刺绣初品,于所述刺绣初品涂覆护色剂,整烫;所述护色剂包括1‑2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钾、0.2‑0.4重量份的油酸钠、1.4‑1.7重量份的聚乙二醇和0.06‑0.08重量份的三元乙丙橡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绣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图案印制于绣料表面,绣制图案,得到刺绣初品,于所述刺绣初品涂覆护色剂,整烫;所述护色剂包括1-2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钾、0.2-0.4重量份的油酸钠、1.4-1.7重量份的聚乙二醇和0.06-0.08重量份的三元乙丙橡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绣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绣制前,于第一溶液中浸泡绣线,所述第一溶液包括3-4重量份的蒙旦蜡、1-2重量份的月桂酸、0.2-0.3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0.5-0.7重量份的甘油一硬脂酸酯和0.9-1.1重量份的聚乙烯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刺绣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的温度为45-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绣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泡时间为15-30min。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刺绣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峰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鑫田民族服饰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