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报废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52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报废辅助器,包括:承载机构、配重件和切割件;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主体,所述承载主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配重件的容纳腔和用于将所述配重件放入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切割件固定在所述承载主体的底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配重件和切割件的配合实现对报废车辆的破损,破坏力强,且配合起重装置移动该车身报废辅助器,可以实现远程的操控,从而避免了对操作者的伤害。

A body scrap assista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ody scrap auxiliar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mechanism, a weight fitting and a cutting part; the bear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earing body,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chamber for placing the weight fitting and an opening for placing the weight fitting into the holding chamber; the cutting part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earing bod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damage to the scrap vehicle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counterweight parts and cutting parts, has strong destructive force, and can move the scrap auxiliary device of the body with the lifting device, thus realizing remote control, thereby avoiding the harm to the op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报废辅助器
本技术涉及车身试验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身报废辅助器。
技术介绍
汽车的试验车辆在行驶中所受到的冲击应力较大,尤其加速与减速山路扭曲路试验的过程中。受力疲劳后使驾驶室内部容易出现开裂,由于周期的原因在研发过程中产生的试验车辆,大部分车辆外观虽然看起来很新,但车身内部结构也许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需要对这些车辆进行报废处理。目前处理的方法是用小锤或者大锤对车身钣金及车玻璃进行破坏。但是采用近距离操作不仅带来的破坏力有限、费时费力,而且在使用锤进行破坏的时候容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报废辅助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对报废车辆产生较大的破坏力,且避免了对操作者的损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报废辅助器,包括:承载机构、配重件和切割件;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主体,所述承载主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配重件的容纳腔和用于将所述配重件放入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切割件固定在所述承载主体的底端。如上所述的车身报废辅助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开口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与所述承载主体可拆卸连接。如上所述的车身报废辅助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阻挡件具有柱状结构。如上所述的车身报废辅助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承载主体包括底座、主支撑件、辅助支撑件和支撑件连接件,所述底座具有矩形形状;所述主支撑件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主支撑件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四个边角处,四个所述主支撑件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支撑件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辅助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件连接件固定连接,且相邻的两个主支撑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支撑件。如上所述的车身报废辅助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主支撑件上设置有悬吊件。如上所述的车身报废辅助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支撑杆。如上所述的车身报废辅助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切割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如上所述的车身报废辅助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二支撑杆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第二支撑杆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均设有独立的切割件。如上所述的车身报废辅助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主支撑件与所述底座相垂直。如上所述的车身报废辅助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配重件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配重件的高度与所述容纳腔的深度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配重件和切割件的配合实现对报废车辆的破损,破坏力强,且配合起重装置移动该车身报废辅助器,可以实现远程的操控,从而避免了对操作者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报废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报废辅助器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报废辅助器中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承载机构,11-承载主体,111-容纳腔,112-开口,113-底座,114-主支撑件,115-辅助支撑件,116-支撑件连接件,12-阻挡件,1131-第一支撑杆,1132-第二支撑杆,2-配重件,3-切割件,4-悬吊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身报废辅助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承载机构1、配重件2和至少一个的切割件3;所述承载机构1包括承载主体11,所述承载主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配重件2的容纳腔111和用于将所述配重件2放入所述容纳腔111的开口112;所述容纳腔111内用于装载配重件2,容纳腔111对配重件2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所以最优的方案是配重件2的体积略小于所述容纳腔111的体积,使配重件2正好放置在容纳腔111内。配重件2通过开口112放入到所述容纳腔111内。将配重件2放置在容纳腔111内的目的是防止配重件2在随着承载机构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所述切割件3固定在所述承载机构1的底端。切割件3用于对被报废车辆进行切割,将切割件3设置在承载机构1的底端,使切割件3随着承载机构1和配重件2的上下移动,并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使切割件3最先与报废车辆接触,从而对车辆进行切割破碎。使用过程中起重装置将车身报废辅助器举起,并将其运移到待报废车辆的位置然后使整个装置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切割件3在配重件2的作用下在下落过程中对车辆产生切割作用从而对车辆产生破坏。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1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开口112的阻挡件12,所述阻挡件12与所述承载主体11可拆卸连接。用阻挡件12封堵住所述容纳腔111的开口112,能够对配重件2起到限位作用,使配重件2一直处在所述容纳腔111内。具体的,所述阻挡件12具有柱状结构。阻挡件12可以为立方柱,且所述阻挡件12的数量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阻挡件12可以均匀分布在所述容纳腔111的开口112处。当然阻挡件12还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形状,只要起到对配重件2限位的作用。优选的是当阻挡件12安装固定后阻挡件12的底端与所述配重件2的顶端接触。具体的,所述承载主体11包括底座113、主支撑件114、辅助支撑件115和支撑件连接件116;所述底座113具有矩形形状;所述底座113、主支撑件114、辅助支撑件115和所述支撑件连接件116围成的空腔为所述容纳腔111,所述开口112的位置与所述底座113的位置相对,所述开口11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底座113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所述底座113作为所述容纳腔111的腔底。所述主支撑件114共设置有四个,四个主支撑件114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113的四个边角。所述辅助支撑件115设置在相应的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支撑件114之间,且相邻的两个主支撑件114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的辅助支撑件115;主支撑件1114作为承载机构1的主要支撑部件,通过和辅助支撑件1116的配合完成对配重件2的限位。两个相邻的所述主支撑件114通过相应的所述支撑件连接件116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件115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13上,所述辅助支撑件115的第二端固定在相应的所述支撑件连接件116上。通过支撑件连接件116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主支撑件114和位于两个所述主支撑件114之间的辅助支撑件115,能够起到对主支撑件114和辅助支撑件115加强固定的作用。从而使主支撑件114和辅助支撑件115对配重件2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支撑件114上设置有悬吊件4。起重装置可以通过悬吊绳与悬吊件4连接从而方便车身报废辅助器的起吊。具体的所述悬吊件4为设置在所述主支撑件114上的穿孔。当然悬吊件4还可以设置在承载机构1上的其他位置,只要悬吊件4的设置能够方便使起重装置对车身报废辅助器上升或下降。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底座113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131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131的第二支撑杆1132。所述第二支撑杆1132设置有多个,其中两个第二支撑杆1132与两个第一支撑杆1131首尾相接形成一个框架结构。其余的第二支撑杆1132均布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报废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机构、配重件和切割件;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主体,所述承载主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配重件的容纳腔和用于将所述配重件放入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切割件固定在所述承载主体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报废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机构、配重件和切割件;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主体,所述承载主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配重件的容纳腔和用于将所述配重件放入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切割件固定在所述承载主体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报废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开口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与所述承载主体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报废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具有柱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报废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主体包括底座、主支撑件、辅助支撑件和支撑件连接件,所述底座具有矩形形状;所述主支撑件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主支撑件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四个边角处,四个所述主支撑件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支撑件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辅助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宝存孙玉贾载勋曹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