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39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包括搅拌釜筒体、驱动电机、搅拌杆、搅拌桨、固定挡板、冷却夹套和密闭储槽。搅拌釜筒体顶部具有进料口,底部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导流管与密闭储槽连接。搅拌杆从搅拌釜筒体顶端插设于搅拌釜筒体内,上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插入搅拌釜筒体内的部分设有螺旋形的搅拌桨,搅拌桨的外缘上具有三角形的齿片。且搅拌釜筒体内壁上设有固定挡板,固定挡板上具有通孔。另外,导流管外部设有中空的冷却夹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搅拌釜可显著提高搅拌效率,破坏高黏度硅油的团化,且可便捷地对高温硅油进行冷却。

Stirring Vessel for High Viscosity Silicone Oil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irring kettle for high viscosity silicone oil prod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stirring kettle barrel, a driving motor, a stirring rod, a stirring paddle, a fixed baffle, a cooling jacket and a sealed storage tank. The top of the tank body of the stirring kettle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and outlet, and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n airtight storage tank through a guide pipe. The stirring rod is inserted into the stirring vessel body from the top of the stirring vessel body, and the upp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otor. The part inserted into the stirring vesse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shaped stirring impeller, and the outer edge of the stirring impeller is provided with triangular teeth. A fixed baffl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tirring kettle barrel, and the fixed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In addition, a hollow cooling jacket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diversion pipe. The stirring kettl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tirring efficiency, destroy the agglomeration of high viscosity silicone oil, and conveniently cool high temperature silicone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
本技术属于有机硅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
技术介绍
有机硅是一种人工合成、结构上以硅原子和氧原子为主链的高聚物,享有“工业味精”、“科技发展催化剂”等美誉。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耐臭氧、耐辐射、难燃、憎水、耐腐蚀、无毒无味以及生理惰性等。如今,有机硅已广泛用于电子电气、建筑、纺织、轻工、医疗等各行业,并在汽车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有机硅材料按其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硅烷偶联剂(有机硅化学试剂)、硅油(硅脂、硅乳液、硅表面活性剂)、高温硫化硅橡胶、液体硅橡胶、硅树脂、复合物等。某些硅油产品具有较高黏度,如完全甲基化的高分子量线形硅氧烷聚合物,为高度粘稠半固体。在该等高黏度硅油的生产中,反应釜中需要对高黏度物料进行搅拌,在搅拌桨叶带动物料循环时,物料往往形成团状,跟随桨叶旋转,难以实现物料的充分搅拌,从而降低反应效率和产物质量。近年来有许多人提出多种搅拌装置,但效果都不甚理想。另外,反应釜中产生的硅油的温度往往较高,如在100-270℃范围内,且硅油的热膨胀系数较高,高温下体积膨胀,容易产生超压问题,因此在进行后续工序或灌装前,需要将硅油冷却降温。目前的做法通常是增加一个冷却罐,但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设备成本和占用空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工艺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高黏度硅油生产的搅拌效率不高,以及无法便捷地对所产生硅油进行冷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包括搅拌釜筒体、驱动电机、搅拌杆、搅拌桨、固定挡板、冷却夹套和密闭储槽,其中,搅拌釜筒体顶部具有进料口,底部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导流管与密闭储槽连接;搅拌杆从搅拌釜筒体顶端插设于搅拌釜筒体内,搅拌杆上端与位于搅拌釜筒体上方的驱动电机连接,下端插入搅拌釜筒体内,且搅拌杆插入搅拌釜筒体内的部分设有搅拌桨;且搅拌釜筒体内壁上设有固定挡板,固定挡板在与搅拌桨的旋转方向一致的方向上具有通孔。优选地,搅拌桨为螺旋形搅拌桨,且搅拌桨的外缘上具有三角形的齿片。所述齿片分为相对于搅拌桨的旋转平面向上倾斜的上斜齿片和向下倾斜的下斜齿片,上斜齿片和下斜齿片相对于所述旋转平面的倾斜角度分别在0-60º范围内,且上斜齿片与下斜齿片在搅拌桨外缘上交错布置。优选地,固定挡板的一端固定在搅拌釜筒体内壁上,挡板平面与搅拌桨的旋转方向垂直,且与搅拌桨上下交错布置。优选地,每个固定挡板具有6个通孔。优选地,搅拌杆上设有4组搅拌桨,各组间距相等,每组具有4个相同的搅拌桨,每组的搅拌桨在同一个旋转平面内且相邻搅拌桨的夹角为90º。搅拌釜筒体的内壁具有3组固定挡板,各组间距相等,每组具有4个固定挡板,每组的固定挡板的水平位置相同且间距相等。优选地,导流管外部设有中空的冷却夹套,导流管在冷却夹套内呈螺旋形,冷却夹套底部具有进液口,顶部具有出液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搅拌桨与搅拌釜内壁上的固定挡板交错,在搅拌过程中,固定挡板对物料旋转产生一定阻力,从而在旋转方向上产生强大的对向剪切力,有效地破坏高黏度物料易形成的团状物,提高搅拌效率。固定挡板上的通孔使得一部分旋转的物料从其穿过,一部分物料被挡板挡住,在通孔开口处会形成微型漩涡,促进物料混合更均匀。2、搅拌桨呈螺旋形,可在搅拌杆的轴向上产生推动力,促使釜内物料形成上下内循环,反应物更有效地混合。3、搅拌桨外缘设有多个上下交错的齿片,增强搅拌桨的切割力,使物料不易凝聚成团,且在局部产生小的湍流,促进反应物的充分混合。4、冷却液从冷却夹套的底部进入,从顶部离开,在这个过程中对导流管内的高温硅油进行冷却,使硅油温度降至30℃左右,可省略使用额外冷却罐的成本,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6、导流管在冷却夹套内呈螺旋形,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的俯视剖视图,为清晰起见,此图中省略驱动电机和进料口。图3所示为图1中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的冷却夹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中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的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釜槽,2.搅拌釜筒体,3.驱动电机,4.搅拌杆,5.搅拌桨,6.齿片,61.上斜齿片,62.下斜齿片,7.固定挡板,8.通孔,9.进料口,10.出料口,11.导流管,12.冷却夹套,13.进液口,14.出液口,15.密闭储槽,16.硅油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用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包括搅拌釜槽1、搅拌釜筒体2、驱动电机3、搅拌杆4、搅拌桨5、固定挡板7、冷却夹套12和密闭储槽15,其中,搅拌釜筒体2置于搅拌釜槽1内,搅拌釜筒体2顶部具有进料口9,底部具有出料口10,所述出料口10通过导流管11与密闭储槽15连接;搅拌杆4从搅拌釜筒体2顶端插设于搅拌釜筒体2内,搅拌杆4上端与位于搅拌釜筒体2上方的驱动电机3连接,下端插入搅拌釜筒体2内,且搅拌杆4插入搅拌釜筒体2内的部分设有螺旋形的搅拌桨5;且搅拌釜筒体2内壁上设有固定挡板7。搅拌杆4具有4组搅拌桨5,各组间距相等,每组具有4个搅拌桨5,每组的搅拌桨5在同一个旋转平面内且夹角为90º。所有搅拌桨5都相同,也就是具有相同的螺旋方向和尺寸等。搅拌釜筒体2的内壁具有3组固定挡板7,各组间距相等,每组具有4个固定挡板7,每组固定挡板7的水平位置相同且间距相等。搅拌桨5的外缘上具有多个三角形的齿片6,所述齿片6分为相对于搅拌桨5的旋转平面向上倾斜的上斜齿片61和向下倾斜的下斜齿片62,上斜齿片61和下斜齿片62相对于所述旋转平面的倾斜角度在0-60º范围内,且上斜齿片61与下斜齿片62在搅拌桨5外缘上交错布置。固定挡板7一端固定在搅拌釜筒体2内壁上,挡板平面与搅拌桨5的旋转方向垂直,且与搅拌桨5上下交错布置,且固定挡板7在与搅拌桨5的旋转方向一致的方向上具有6个通孔8。另外,导流管11外部设有中空的冷却夹套12,导流管11在冷却夹套12内呈螺旋形,冷却夹套12底部具有进液口13,顶部具有出液口14。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搅拌釜筒体2顶部的进料口9进料,搅拌杆4在驱动电机3的驱动下按照预定速率旋转,带动搅拌桨5旋转,使反应物料发生同方向的旋转。由于搅拌桨5呈螺旋形,可产生轴向推动力,促使物料在釜内形成上下内循环。而搅拌釜内壁上的固定挡板7对旋转的物料产生阻力,从而对物料施加对向剪切力,有效破坏高黏度物料在旋转中形成的团状物。搅拌桨5外缘的多个上下交错的齿片6切割物料团粒,使物料之间接触更充分。固定挡板7上的通孔8使得在其开口处形成多个微小的漩涡,促进物料的充分混合。在搅拌釜中生成产物硅油后,硅油从出料口10离开搅拌釜,经导流管11进入密闭储槽15。套在导流管11外的冷却夹套12从其底部的进液口13引入低温冷却液,冷却液充满导流管11与冷却夹套12之间的空间,对导流管11内的高温硅油加以冷却降温,之后冷却液从出液口14离开冷却夹套12。冷却后的硅油温度约为30℃,进入密闭储槽15中待用,可经由硅油出口16离开密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釜筒体(2)、驱动电机(3)、搅拌杆(4)、搅拌桨(5)、固定挡板(7)、冷却夹套(12)和密闭储槽(15),其中,搅拌釜筒体(2)顶部具有进料口(9),底部具有出料口(10),所述出料口(10)通过导流管(11)与密闭储槽(15)连接;搅拌杆(4)从搅拌釜筒体(2)顶端插设于搅拌釜筒体(2)内,搅拌杆(4)上端与位于搅拌釜筒体(2)上方的驱动电机(3)连接,下端插入搅拌釜筒体(2)内,且搅拌杆(4)插入搅拌釜筒体(2)内的部分设有搅拌桨(5);且搅拌釜筒体(2)内壁上设有固定挡板(7),固定挡板(7)在与搅拌桨(5)的旋转方向一致的方向上具有通孔(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釜筒体(2)、驱动电机(3)、搅拌杆(4)、搅拌桨(5)、固定挡板(7)、冷却夹套(12)和密闭储槽(15),其中,搅拌釜筒体(2)顶部具有进料口(9),底部具有出料口(10),所述出料口(10)通过导流管(11)与密闭储槽(15)连接;搅拌杆(4)从搅拌釜筒体(2)顶端插设于搅拌釜筒体(2)内,搅拌杆(4)上端与位于搅拌釜筒体(2)上方的驱动电机(3)连接,下端插入搅拌釜筒体(2)内,且搅拌杆(4)插入搅拌釜筒体(2)内的部分设有搅拌桨(5);且搅拌釜筒体(2)内壁上设有固定挡板(7),固定挡板(7)在与搅拌桨(5)的旋转方向一致的方向上具有通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5)为螺旋形搅拌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5)的外缘上具有三角形的齿片(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黏度硅油生产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片(6)分为相对于搅拌桨(5)的旋转平面向上倾斜的上斜齿片(61)和向下倾斜的下斜齿片(62),上斜齿片(61)和下斜齿片(62)相对于所述旋转平面的倾斜角度分别在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新华孙延爱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东润有机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