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珍华专利>正文

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33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副仪表板,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属于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包括副仪表板本体,位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内部的扶手箱和固定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上的拉手;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扶手箱的外侧壁为一体结构且之间填充有橡胶减震垫,所述拉手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外侧包围有柔性外包层,所述柔性外包层内填充有塑料发泡层,所述基体层由聚丙烯纤维贯穿网状骨架的网眼与之结合成一体形成,所述网状骨架由多根金属杆拼接而成。其优点是:质量轻,侧碰时能够减少人体伤害,储物空间大,拉手强度高且舒适,实用性强。

A Lightweight Automotive Subdashboar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auxiliary dashboard, in particular to a lightweight automobile auxiliary dashboard,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ub-dashboard body, an armchair locat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sub-dashboard body and a handle fixed on the sub-dashboard body; the inner wall of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sub-dashboard body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armchair are integrally structured and filled with a rubber shock absorber pad between them. The handle comprises a base layer, the outer side of the base layer is surrounded by a flexible outer layer, and the flexible outer side is surrounded by a flexible outer layer. The outer layer is filled with a plastic foaming layer, and the matrix layer is formed by a mesh through which polypropylene fibers penetrate the reticulated skeleton, which is joined together by a plurality of metal rods. Its advantages are: light weight, side impact can reduce human injury, large storage space, high strength and comfortable handle,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副仪表板,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属于汽车内饰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出行交通工具,在现代人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汽车设计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汽车的副仪表板作为汽车内关键的内饰件,将车内驾驶座和副驾驶座分隔开来,为增大乘客的舒适度。目前,影响汽车安全质量重要的一项为事故发生率最高的侧碰,汽车侧面碰撞时,乘员极其容易与副仪表板发生碰撞,而现有的副仪表板并没有相应地设计去减少身体部位撞击导致的伤害。一般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本体和扶手箱,副仪表板上设置有副仪表板拉手。其中,副仪表板本体和扶手箱分别单独注塑成型,而后通过螺钉和卡扣将扶手箱与副仪表板本体固定连接。这样的安装结构降低了副仪表板的结构强度,装配过程困难,装配周期较长,而且需要为螺钉的装配和扶手箱的安装预留相应的装配空间,使得副仪表板的储物空间变小。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副仪表板拉手大多都是直接采用塑料拼接而成,由于塑料本身的强度较差,导致整个副仪表板拉手的强度不足,无法满足实用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质量轻,侧碰时能够减少人体伤害,储物空间大,拉手强度高且舒适,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副仪表板,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属于汽车内饰
包括副仪表板本体,位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内部的扶手箱和固定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上的拉手;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扶手箱的外侧壁为一体结构且之间填充有橡胶减震垫,所述拉手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外侧包围有柔性外包层,所述柔性外包层内填充有塑料发泡层,所述基体层由聚丙烯纤维贯穿网状骨架的网眼与之结合成一体形成,所述网状骨架由多根金属杆拼接而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作如下改进:可选的,所述拉手通过底座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两侧内侧壁都与所述扶手箱的外侧壁为一体结构且之间填充有橡胶减震垫。可选的,所述柔性外包层贴覆于所述塑料发泡层外表面。可选的,所述副仪表板本体上具有若干个向下凹入的桶座,所述桶座内设有与所述桶座相匹配的垃圾桶或储物桶。可选的,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由轻质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扶手箱的外侧壁为一体结构,这样的设置仅仅只需要一个壁结构,这一个壁结构的一面作为副仪表板本体的内侧壁,另一面作为扶手箱的外侧壁,既取消了副仪表板本体与扶手箱之间的安装空间,使得这部分空间也形成了储物空间的一部分,从而扩大了副仪表板的储物空间,进一步满足了用户的储物的需求。又大大减少了使用材料,使得产品本身的重量减小,同时副仪表板本体由轻质材料制成,这样重量进一步降低,从而得到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2、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扶手箱的外侧壁为一体结构且之间填充有橡胶减震垫,能够减少身体部位撞击导致的伤害,安全性更高。3、本专利技术通过聚丙烯纤维贯穿网状骨架的网眼与之结合成一体形成拉手的基体层,所述网状骨架由多根金属杆拼接而成,强度高。基体层被包覆满塑料发泡层,而在塑料发泡层外表面包覆柔性外包层,从而使得整个拉手由强度较好的基体层以及柔软性较好的塑料发泡层和柔性外包层组成,从而使得拉手既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并且手感较好,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的剖面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拉手的剖面结构图;其中,1-副仪表板本体,2-扶手箱,3-橡胶减震垫,4-底座,5-拉手,51-网状骨架,52-聚丙烯纤维,53-塑料发泡层,54-柔性外包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本体1,位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内部的扶手箱2和固定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上的拉手5。其中,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的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扶手箱2的外侧壁为一体结构且之间填充有橡胶减震垫3。橡胶减震垫1的特点是既有高弹态又有高黏态,橡胶的这种卷曲的长链分子结构及分子间存在的较弱的次级力;使得橡胶材料呈现出独特的黏弹性能,因而具有良好的减震、隔音和缓冲性能。这样的设置既取消了仪表板本体与扶手箱2之间的安装空间,从而扩大了副仪表板的储物空间;又能够减少身体部位撞击导致的伤害,安全性更高。其中,所述拉手5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外侧包围有柔性外包层54,所述柔性外包层54内填充有塑料发泡层53,所述基体层由聚丙烯纤维52贯穿网状骨架51的网眼与之结合成一体形成,所述网状骨架51由多根金属杆拼接而成。网状骨架51可以强化拉手5强度,同时聚丙烯纤维52能够有效地贯穿网状骨架51的网眼,使材料能够有效达到平面分布的匀质性,这样能够提高承载能力,进一步的增强拉手5的强度。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作如下改进: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拉手5通过底座4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这样的设置,拉手5可通过将底座4从副仪表板本体1上拆卸,而达到整体拆卸的目的,满足整体拆装方便的要求,又能保证安装后的稳定与美观。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1两侧内侧壁都与所述扶手箱2的外侧壁为一体结构且之间填充有橡胶减震垫3。进一步减少使用材料,增大储物空间。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柔性外包层54贴覆于所述塑料发泡层53外表面。为了增强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的实用性,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上具有若干个向下凹入的桶座,所述桶座内设有与所述桶座相匹配的垃圾桶或储物桶。实用性高。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由轻质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的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扶手箱2的外侧壁为一体结构,这样的设置仅仅只需要一个壁结构,这一个壁结构的一面作为副仪表板本体1的内侧壁,另一面作为扶手箱2的外侧壁,既取消了副仪表板本体1与扶手箱2之间的安装空间,使得这部分空间也形成了储物空间的一部分,从而扩大了副仪表板的储物空间,进一步满足了用户的储物的需求。又大大减少了使用材料,使得产品本身的重量减小,同时副仪表板本体1由轻质材料制成,这样重量进一步降低,从而得到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2、所述副仪表板本体1的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扶手箱2的外侧壁为一体结构且之间填充有橡胶减震垫3,能够减少身体部位撞击导致的伤害,安全性更高。3、本专利技术通过聚丙烯纤维贯穿网状骨架51的网眼与之结合成一体形成拉手的基体层,所述网状骨架51由多根金属杆拼接而成,强度高。基体层被包覆满塑料发泡层53,而在塑料发泡层53外表面包覆柔性外包层54,从而使得整个拉手5由强度较好的基体层以及柔软性较好的塑料发泡层53和柔性外包层54组成,从而使得拉手5既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并且手感较好,实用性高。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本体,位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内部的扶手箱和固定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上的拉手;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扶手箱的外侧壁为一体结构,所述拉手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外侧包围有柔性外包层,所述柔性外包层内填充有塑料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扶手箱的外侧壁之间填充有橡胶减震垫,所述基体层由聚丙烯纤维贯穿网状骨架的网眼与之结合成一体形成,所述网状骨架由多根金属杆拼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本体,位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内部的扶手箱和固定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上的拉手;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扶手箱的外侧壁为一体结构,所述拉手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外侧包围有柔性外包层,所述柔性外包层内填充有塑料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扶手箱的外侧壁之间填充有橡胶减震垫,所述基体层由聚丙烯纤维贯穿网状骨架的网眼与之结合成一体形成,所述网状骨架由多根金属杆拼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的汽车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拉手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珍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珍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