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涌水条件下变形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532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10:31
一种大涌水条件下变形观测装置,该装置包括钢管、膜带、固定卡环和注浆软管,钢管上对称设置有膜带,膜带采用单向渗水材料,膜带上下两端的钢管上焊接固定卡环,避免膜带脱离预定位置,膜带外连接一根注浆软管,注浆软管另一端连接注浆泵。使用时,将该装置一端放入观测孔中,启动注浆泵,通过高压力灌注水泥浆进入膜带内,使膜带撑开并与观测孔孔壁紧密接触,该装置就是依靠膜带与观测孔孔壁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固定,无须在正式施工前注浆即可在涌水条件下就能够固定该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大涌水条件下该装置安装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混凝土结构变形,保证了施工质量,满足大涌水条件下该装置的安装。

A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Device under Heavy Water Gushing Conditions

The device includes steel pipe, film band, fixed clasp and grouting hose. A film band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steel pipe. The film band is made of unidirectional seepage material. Fixed clamps are welded on the steel pipe at both ends of the film band to prevent the film band from leaving the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 grouting hose is connected outside the film ban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grouting ho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outing pump. When in use, one end of the device is put into the observation hole, the grouting pump is started, and the high pressure grouting cement slurry is put into the film belt to make the film belt open and close contact with the observation hole wall. The device relies on the friction force between the film belt and the observation hole wall to achieve the fixation. The device can be fixed without grouting before the formal construction an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water gushing, which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e possible deforma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 during installation of the devi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rge water gushing ensure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tisfies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devi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rge water gu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涌水条件下变形观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电工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涌水条件下变形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大量修建水电站,一般水电站是以单一发电为主的大型水库电站,采用水库大坝,无航运、漂木、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要求。由于水电站的放空洞在库区蓄水以后,部分洞段容易出现大面积渗漏,因此需对渗漏部位进行灌浆加固处理,而处理部位混凝土厚度仅0.6m,且顶拱部位前期未进行混凝土衬砌,因而洞室变形风险较大。在对渗漏部位进行灌浆的过程中,灌浆压力与灌浆质量密切有关,压力过大会产生有害抬动,当抬动量达到一定板限时,由于处理部位混凝土厚度较薄,处理部位混凝土就会破裂变形;压力过小则不能保证灌浆质量,因此为了及时有效掌握处理部位混凝土是否发生变形,需要对灌浆抬动变形进行观测。目前对灌浆抬动变形观测采用传统的变形观测装置,通常的方式是在正式施工前,在处理部位混凝土内钻观测孔,将传统的变形观测装置一端放置在观测孔内,然后对观测装置进行注浆固定。由于水电站涌水较大,如需注浆需采用较大注浆压力,可能直接引起混凝土结构变形,基于此种情况,亟需采用一种无须在正式施工前注浆即可在涌水条件下固定的变形观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涌水条件下变形观测装置,无须在正式施工前注浆即可在涌水条件下固定该变形观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涌水条件下变形观测装置,该装置包括钢管、膜带、固定卡环、注浆软管;钢管上对称设置有膜带,膜带采用单向渗水材料,膜带上下两端的钢管上焊接固定卡环,膜带外连接一根注浆软管。所述的钢管采用1根1寸镀锌钢管。所述的膜带为1根。所述的膜带为条带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针对放空洞观测孔钻孔出现大涌水的问题,自行研制了一种新型大涌水条件下变形观测装置,可以满足大涌水条件下变形装置安装。2、本技术的膜带外连接一根注浆软管,使用时,将本技术放入观测孔中,启动注浆泵,通过高压力灌注水泥浆液进入膜带内,使膜带撑开并与观测孔孔壁紧密接触,本技术就是依靠膜带与观测孔孔壁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固定,无须在正式施工前注浆即可在涌水条件下就能够固定本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大涌水条件下本技术安装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混凝土结构变形,保证了施工质量,满足大涌水条件下本技术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变形观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泥浆液,2-钢管,3-膜带,4-固定卡环,5-注浆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的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根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相关技术要求:一般结构物规定允许抬动值为不大于200μm,实际作业时应努力控制灌浆在无抬动条件下进行。为了监测和防止岩层或混凝土面上抬,在一些敏感部位安设抬动监测装置是必要的。传统的变形观测装置采用内外管结合,孔内直接灌注水泥浆液1进行注浆固定的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参照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涌水条件下变形观测装置,该装置包括钢管2、膜带3、固定卡环4、注浆软管5。钢管2采用1根1寸镀锌钢管,钢管2上对称设置一根膜带3,膜带3为条带状,且采用单向渗水材料,膜带3上下两端的钢管2上焊接固定卡环4,避免膜带3脱离预定位置,膜带3外连接一根注浆软管5。当观测孔施工完成以后,将该变形观测装置的一端安装入观测孔内,然后使用重物将该变形观测装置固定于观测孔内,使其不被涌水带出,注浆软管5一端连接膜带3上,另一端连接注浆泵,通过高压力灌注0.5:1水泥浆液1进入膜带3内,使膜带3撑开并与观测孔孔壁紧密接触,膜带3采用单面渗水材料,在灌注过程中水逐渐被挤走,膜带3内为纯水泥浆液1,待膜带3不吸浆后,窝住注浆软管5并闭浆一段时间,待膜带3内水泥凝固以后,取走固定重物,依靠膜带3与观测孔孔壁之间的摩擦力固定该变形观测装置,观测孔内涌水通过内管2引流至观测孔外。在观测孔外安装观测仪表。该变形观测装置无须在正式施工前注浆即可在涌水条件下固定,有效地解决了大涌水条件下该变形观测装置安装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混凝土结构变形,保证了施工质量。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最优方式,对于本设计领域的设计人员可能利用本技术原理做名称修改、安装位置调换、材料改进、结构形状优化等形式的润饰,在此基础上的任何润饰和优化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涌水条件下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钢管(2)、膜带(3)、固定卡环(4)、注浆软管(5),钢管(2)上对称设置有膜带(3),膜带(3)采用单向渗水材料,膜带(3)上下两端的钢管(2)上焊接固定卡环(4),膜带(3)外连接一根注浆软管(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涌水条件下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钢管(2)、膜带(3)、固定卡环(4)、注浆软管(5),钢管(2)上对称设置有膜带(3),膜带(3)采用单向渗水材料,膜带(3)上下两端的钢管(2)上焊接固定卡环(4),膜带(3)外连接一根注浆软管(5)。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虎立刘贵军肖洪平贺建秋胡荣华刘明张崇茂王磊李锐宋崔蓉肖铧梁俊霞吴奉杰张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