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形变及其实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442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形变及其实施方法,属于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结构监测技术领域,包括传感器、采集器以及房屋安全管理平台,所述传感器包括倾角传感器、裂缝传感器以及应变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既有建筑结构发生的微小的变形、裂缝这些信息,并通过采集器集中传递到房屋安全管理平台,从而提早预警,在既有建筑结构破损产生之前进行有效补救;其中,所述倾角传感器布置在被监测的既有建筑结构的屋顶、顶部外墙或顶部楼梯间的相应部位;所述裂缝传感器布置在既有建筑结构有裂缝的部位;所述应变传感器布置在既有建筑结构的首层部位;安装在既有建筑结构屋顶或水平构件上的传感器通过垫板分别与屋面板或水平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监测既有建筑结构的微小的变化,从而能够迅速进行补救,保障了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A method of monitoring structural deformation with building safety management platform in existing building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nitoring method for structural deform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 by using a building safety management platfor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method,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safety management platform structure monitoring, including sensors, collectors and building safety management platform. The sensors include inclination sensors, crack sensors and strain sensors; the sensors are used to collect the occurrence of existing building structures. The information of tiny deformation and cracks is centralized to the building safety management platform through the collector, so as to early warn and effectively remedy the damage of the existing building structure before it occurs; the inclination sensor is arranged in the corresponding parts of the roof, the top outer wall or the top staircase of the monitored existing building structure; the crack sensor is arranged in the existing building structure. The strain senso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floor of the existing building structure, and the sensor installed on the roof or horizontal component of the existing building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of panel or horizontal component through the cushion plate respectively. The invention can monitor the minor changes of the existing building structure, so as to quickly remedy, ensure the safety of residents'lives and property, and has obvious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形变及其实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形变及其实施方法,属于房屋安全管理结构监测

技术介绍
砌体结构由于具有施工简单、技术成熟、造价低廉等优点,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但因其建筑年代久远,建筑材料经过长期老化,性能衰减,不合理使用拆改承重构件等因素,导致整体性差,结构松散,一旦受外力如震动、地基沉降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形或出现裂缝,将对安全使用造成巨大隐患,如果一栋房屋出现不均匀沉降或倾斜,早期肉眼是不容易察觉的,可一旦发展严重,再来补救已无济于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以上缺点,提供了一种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形变及其实施方法,以解决既有建筑在出现不易察觉的微小裂缝、倾斜等情况下,建筑结构发生破坏以及建筑整体垮塌的技术问题,起到重要的提前预警以及补救的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形变,包括既有建筑结构、传感器、采集器以及房屋安全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倾角传感器、裂缝传感器以及应变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既有建筑结构发生的微小的变形、裂缝这些信息,并通过采集器集中传递到房屋安全管理平台,从而提早预警,在既有建筑结构破损产生之前进行有效补救;其中,所述倾角传感器布置在被监测的既有建筑结构的屋顶、顶部外墙或顶部楼梯间的相应部位;所述裂缝传感器布置在既有建筑结构有裂缝的部位;所述应变传感器布置在既有建筑结构的首层部位;安装在既有建筑结构屋顶或水平构件上的传感器通过垫板分别与屋面板或水平构件连接;所述传感器外侧设置有遮阳罩用以对传感器进行保护。进一步地,所述垫板通过M12膨胀螺栓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与垫板之间采用M12固定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遮阳罩通过M12膨胀螺栓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设置朝向一致,所述倾角传感器与垫板牢固接触。进一步地,所述遮阳罩、垫板均采用1mm厚的冷轧钢板。上述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形变,采用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既有建筑结构的建筑形式及尺寸确定传感器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并根据既有建筑结构的裂缝情况确定裂缝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步骤二:根据传感器数量确定对应的垫板、遮阳罩的数量,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其尺寸以及孔距;步骤三:对传感器安装部位的基层进行处理,平整安装表面,使用砂纸打磨;步骤四:采用M12膨胀螺栓将传感器垫板固定在结构相应位置,保证垫板底面伸出端水平;步骤五:确定既有建筑结构的主体结构长短轴,根据传感器的方向指示,确定传感器方向,确保传感器朝向完全一致;步骤六:利用M12固定螺栓加固传感器,使其与垫板紧密连接;步骤七:安装遮阳罩对传感器进行保护,并用M12膨胀螺栓固定遮阳罩;步骤八:将传感器与采集器连接,采集器与房屋安全管理平台连接,之后即可进行监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利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既有建筑的倾斜、裂缝等不易被察觉的微小变化,当建筑物发生某一变化时便可以通过传感器传输到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控室,尽早让人们了解建筑主体发生的变化,从而能够迅速进行补救,避免微小变化带来的建筑主体的破坏,保障了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房屋安全管理平台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传感器立面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为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传感器屋顶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倾角传感器;2:裂缝传感器;3:应变传感器;4:传感器;5:垫板;6:遮阳罩;7:膨胀螺栓;8:屋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形变,如图1-3所示,包括既有建筑结构、传感器4、采集器以及房屋安全管理平台。传感器4包括倾角传感器1、裂缝传感器2以及应变传感器3,传感器4用于采集既有建筑结构发生的微小的变形、裂缝等信息,并通过采集器采集后集中传递到房屋安全管理平台,从而提早预警,在既有建筑结构破损产生之前进行有效补救;其中,倾角传感器1布置在被监测的既有建筑结构的屋顶、顶部外墙或顶部楼梯间的相应部位,裂缝传感器2布置在既有建筑结构有裂缝的部位,应变传感器3布置在既有建筑结构的首层部位;安装在既有建筑结构屋顶或水平构件上的传感器4通过垫板5分别与屋面板8或水平构件连接;传感器4外侧还设置有遮阳罩6用以对传感器4进行保护,其中,垫板5、遮阳罩6均通过膨胀螺栓7进行固定;传感器4与垫板5之间均采用M12固定螺栓连接。传感器4应设置成朝向一致,其布置位置和数量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倾角传感器1与垫板5牢固接触,安装有倾角传感器1的屋顶要做好防水工程。裂缝传感器2用于跟踪监测裂缝部位的变化。遮阳罩6、垫板5的尺寸以及其上的孔距尺寸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如可采用2mm厚的冷轧钢板。一种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形变及其实施方法,具体采用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既有建筑结构的建筑形式及尺寸确定传感器4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并根据既有建筑结构的裂缝情况确定裂缝传感器2的安装位置;步骤二:根据传感器4数量确定对应的垫板5及遮阳罩6的数量,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其尺寸以及其上的孔距;步骤三:对传感器4安装部位的基层进行处理,平整安装表面,使用砂纸打磨;步骤四:采用M12膨胀螺栓7将传感器垫板5固定在结构相应位置,保证垫板5底面伸出端水平;步骤五:确定既有建筑结构的主体结构长短轴,根据传感器4的方向指示,确定传感器4方向,确保传感器4朝向完全一致;步骤六:利用固定螺栓加固传感器4,使其与垫板5紧密连接;步骤七:安装遮阳罩6对传感器4进行保护,并用M12膨胀螺栓7固定遮阳罩6;步骤八:将传感器4与采集器连接,采集器与房屋安全管理平台连接,之后即可进行监测。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案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不限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形变及其实施方法,包括既有建筑结构结构、传感器(4)、采集器以及数据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4)包括倾角传感器(1)、裂缝传感器(2)以及应变传感器(3);所述传感器(4)用于采集既有建筑结构结构发生的微小的变形、裂缝等信息,并通过采集器集中传递到数据管理中心,从而提早预警,在既有建筑结构结构破损产生之前进行有效补救;其中,所述倾角传感器(1)布置在被监测的既有建筑结构结构的屋顶、顶部外墙或顶部楼梯间的相应部位;所述裂缝传感器(2)布置在既有建筑结构结构有裂缝的部位;所述应变传感器(3)布置在既有建筑结构结构的首层部位;安装在既有建筑结构结构屋顶或水平构件上的传感器(4)通过垫板(5)分别与屋面板(8)或水平构件连接;所述传感器(4)外侧设置有遮阳罩(6)用以对传感器(4)进行保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形变及其实施方法,包括既有建筑结构结构、传感器(4)、采集器以及数据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4)包括倾角传感器(1)、裂缝传感器(2)以及应变传感器(3);所述传感器(4)用于采集既有建筑结构结构发生的微小的变形、裂缝等信息,并通过采集器集中传递到数据管理中心,从而提早预警,在既有建筑结构结构破损产生之前进行有效补救;其中,所述倾角传感器(1)布置在被监测的既有建筑结构结构的屋顶、顶部外墙或顶部楼梯间的相应部位;所述裂缝传感器(2)布置在既有建筑结构结构有裂缝的部位;所述应变传感器(3)布置在既有建筑结构结构的首层部位;安装在既有建筑结构结构屋顶或水平构件上的传感器(4)通过垫板(5)分别与屋面板(8)或水平构件连接;所述传感器(4)外侧设置有遮阳罩(6)用以对传感器(4)进行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形变及其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5)通过M12膨胀螺栓(7)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构形变及其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4)与垫板(5)之间采用M12固定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采用房屋安全管理平台监测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有杨涛蔡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震北京工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