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及生物质合成气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531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及生物质合成气发电系统,其中,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包括:主管道,其包括管道入口、管道出口和设置于所述管道入口和所述管道出口之间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一阀门组,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的一个支路,且切断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的另一个支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能够便于清理冷却过程中凝析出的碱金属。

A cooling system for biomass syngas and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for biomass synga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iomass syngas cooling system and a biomass syngas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n which the biomass syngas cooling system comprises a main pipeline including a pipeline inlet, a pipeline outlet and a first branch and a second branch between the pipeline inlet and the pipeline outlet; a first heat exchanger arranged in the first branch; and a second branch arranged in the first branch.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of the branch and the first valve group are used to connect one branch of the first branch and the second branch, and cut off another branch of the first branch and the second branch. The biomass syngas cooling system provid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facilitate cleaning alkali metals condensated in the cool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及生物质合成气发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及生物质合成气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等。在生物质气化生成生物质合成气之后,高温的生物质合成气需要采用冷却系统进行降温之后,能够便于生物质合成气的计量、输送,并进行燃烧发电等。在相关技术中,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包括两个循环连接的换热器,第一换热器中的导热油通过低温介质或者通风放热之后形成低温介质,该低温介质进入第二换热器之后,可以吸收生物质合成气的温度,伴随着生物质合成气放热而降低至预设温度,第二换热器中的导热油因吸热而形成高温介质,该高温介质再次进入第一换热器进行放热,并依此循环,达到不断冷却生物质合成气的效果。但是,由于生物质合成气中包含大量的碱金属,该碱金属具有凝析温度低、易造成腐蚀等特性,在冷却过程中,凝析的碱金属将造成换热器腐蚀、沾污等,从而降低了所述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的结构可靠性和冷却性能。并且,由于换热器与主管道连通,且生物质合成气可能持续排放,若要清理换热器则需要将生物质合成气发电系统进行停机。由此可知,相关技术中的冷却系统存在不便于清理凝析于换热器上的碱金属的缺陷,以及造成碱金属腐蚀换热器或者堵塞换热器而降低换热器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及生物质合成气发电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不便于清理凝析于换热器上的碱金属的缺陷,以及造成碱金属腐蚀换热器或者堵塞换热器而降低换热器的冷却效果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包括:主管道,包括管道入口、管道出口和设置于所述管道入口和所述管道出口之间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一阀门组,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的一个支路,且切断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的另一个支路。可选的,所述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连接的第三换热器;以及,第二阀门组,用于与所述第一阀门组配合使用,以使所述第一支路连通时,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换热器断开;所述第二支路连通时,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换热器断开。可选的,所述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道入口的第四换热器;和/或设置于所述管道出口的第五换热器。可选的,所述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四换热器连接的第六换热器。可选的,所述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五换热器连接的第七换热器。可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相对两端的第一风门组和第二风门组;第一风机,用于向所述第一风门组中的风门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风门组中的风门间隙送风,以使风门间隙内的压强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主管道内的压强;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相对两端的第三风门组和第四风门组;第二风机,用于向所述第三风门组中的风门间隙和/或所述第四风门组中的风门间隙送风,以使风门间隙内的压强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主管道内的压强;其中,所述第一风机启动时,所述第二风机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一风门组和所述第二风门组切断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风机启动时,所述第一风机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三风门组和所述第四风门组切断所述第二支路。可选的,所述第二阀门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相对两端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相对两端的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其中,所述第二支路连通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打开,以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进入所述第三换热器进行冷却循环;所述第一支路连通时,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打开,以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进入所述第三换热器进行冷却循环。可选的,所述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出口处的第一变频泵,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流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或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量;设置于所述第六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出口处的第二变频泵,用于控制所述第六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流入所述第四换热器的流量。可选的,所述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七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出口处的第三变频泵,用于控制所述第七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流入所述第五换热器的流量。可选的,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正相关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和/或,所述第六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正相关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和/或,所述第七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正相关于所述第五换热器的换热面积。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合成气发电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生物质合成气从所述管道入口进入所述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可选的,在所述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管道入口的第四换热器和设置于所述管道出口的第五换热器的情况下,所述第四换热器能够将所述生物质合成气冷却至略高于碱金属的凝析温度,所述第一换热器或者所述第二换热器能够将所述生物质合成气冷却至略低于所述凝析温度,所述第五换热器能够将所述生物质合成气冷却至目标温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管道入口和管道出口之间设置两个支路,通过阀门组实现两个支路中的一个支路连通另一个支路切断,并分别在这两个支路上设置换热器,使生物质合成气中的碱金属凝析于一个支路上的换热器之后,可以通过阀门切换另一条支路和换热器工作,同时还方便了在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运行的状态下,对已切断的支路内的换热器进行清污,从而达到防止碱金属造成腐蚀或者堵塞换热器造成的降低换热器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100,包括:主管道101、第一换热器102、第二换热器103以及第一阀门组(未标号)。其中,主管道101包括管道入口1011、管道出口1012和设置于管道入口1011和管道出口1012之间的第一支路101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包括管道入口、管道出口和设置于所述管道入口和所述管道出口之间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一阀门组,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的一个支路,且切断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的另一个支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包括管道入口、管道出口和设置于所述管道入口和所述管道出口之间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一阀门组,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的一个支路,且切断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的另一个支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连接的第三换热器;以及,第二阀门组,用于与所述第一阀门组配合使用,以使所述第一支路连通时,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换热器断开;所述第二支路连通时,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换热器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道入口的第四换热器;和/或设置于所述管道出口的第五换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四换热器连接的第六换热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五换热器连接的第七换热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相对两端的第一风门组和第二风门组;第一风机,用于向所述第一风门组中的风门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风门组中的风门间隙送风,以使风门间隙内的压强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主管道内的压强;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相对两端的第三风门组和第四风门组;第二风机,用于向所述第三风门组中的风门间隙和/或所述第四风门组中的风门间隙送风,以使风门间隙内的压强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主管道内的压强;其中,所述第一风机启动时,所述第二风机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一风门组和所述第二风门组切断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风机启动时,所述第一风机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三风门组和所述第四风门组切断所述第二支路。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合成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相对两端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凯张俊春姜士宏唐飞
申请(专利权)人: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