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排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5311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排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两个以上的气液热换器,气液热换器水平设置成一排,气液热换器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和两个以上的板片,前挡板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板片设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板片上设有凸点,板片两两一组,每组板片的上的凸点相背设置,每组板片的两板片之间形成水通道,水通道与进水管、出水管均相通,相邻两组板片的凸点相接触,相邻两组板片之间形成烟通道,进水管与进水总管连接,出水管与出水总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安装在锅炉或其它燃烧设备的烟道上,对烟气的流动性影响较小,不影响排烟,对烟道中的余热回收率高,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A Single-row Flue Gas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ngle row type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for flue gas. The device includes a shell, which is equipped with more than two gas-liquid heat exchangers. The gas-liquid heat exchangers are horizontally arranged in a row. The gas-liquid heat exchangers include front baffle, rear baffle and more than two plates. The front baffle is equipped with inlet and outlet pipes. The plate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ront baffle and the rear baffle, and the plates are equipped with bumps on the front baffle and the rear baffle. A water passage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plates of each group. The water pass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pipe and the outlet pipe. The convex points of two adjacent plates contact each other. A smoke passage is formed between two adjacent plates. The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pipe and the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pipe. The utility model is easy to install in the flue of a boiler or other combustion equipment,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flue gas fluidity, does not affect smoke exhaust, has high recovery rate of waste heat in the flue, and has remarkable energy sav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排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回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排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近十年来,由于能源紧张,随着节能工作进一步开展。各种新型,节能先进炉型日趋完善,且采用新型耐火纤维等优质保温材料后使得炉窑散热损失明显下降。采用先进的燃烧装置强化了燃烧,降低了不完全燃烧量,空燃比也趋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烟热损失和回收烟气余热的技术仍进展不快。为了进一步提高窑炉的热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烟气余热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途径。烟气是一般耗能设备浪费能量的主要途径,比如锅炉排烟耗能大约在15%,而其他设备比如印染行业的定型机、烘干机以及窑炉等主要耗能都是通过烟气排放。烟气余热回收主要是通过某种换热方式将烟气携带的热量转换成可以利用的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单排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排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两个以上的气液热换器,所述气液热换器水平设置成一排,所述气液热换器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和两个以上的板片,前挡板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板片设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板片上设有凸点,板片两两一组,每组板片的上的凸点相背设置,每组板片的两板片之间形成水通道,所述水通道与进水管、出水管均相通,相邻两组板片的凸点相接触,相邻两组板片之间形成烟通道,所述进水管与进水总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与出水总管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中壳和连接在中壳两侧的转接套,所述气液热换器设置在所述中壳内。作为优选,所述中壳一侧设有开口,其内侧设有支架,所述气液热换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进水总管与出水总管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所述开口处螺栓连接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穿过一通孔后与固定板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由L型角铁焊接而成。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设有外螺纹结构,其外侧均螺纹连接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内外两侧。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螺母为聚四氟乙烯螺母。作为优选,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和板片的形状均为长方形,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在前挡板和板片的一组对角处。作为优选,所述中壳呈立方体状,所述转接套与中壳连接的一端呈矩形状,所述转接套的另一端呈圆形状,且连接有法兰。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便于安装在锅炉或其它燃烧设备的烟道上,对烟气的流动性影响较小,不影响排烟,对烟道中的余热回收率高,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排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液热换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排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连接在锅炉烟道上,它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两个以上的气液热换器2,一般设置为2至5个,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气液热换器2水平设置成一排。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气液热换器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多种,优选的气液热换器包括前挡板21、后挡板22和两个以上的板片23,前挡板21上设有进水管24和出水管25。板片23设在前挡板21和后挡板22之间,板片23上设有凸点26,板片23两两一组,每组板片23的上的凸点26相背设置,每组板片23的两板片23之间形成水通道27,水通道27与进水管24、出水管25均相通,相邻两组板片23的凸点26相接触,相邻两组板片23之间形成烟通道28,进水管24与进水总管5连接,出水管25与出水总管6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凸点26由板片23冲压而成,优选呈椭圆台状,前挡板21、后挡板22和板片23的形状均为长方形,进液管24和出液管25分别设在前挡板21和板片23的一组对角处。凸点26的高度为2至4cm,优选为3cm。前挡板21、后挡板22和板片23上均设有镍铬层;镍铬层的厚度10至30μm,优选为20μ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1包括中壳11和连接在中壳两侧的转接套12,气液热换器2设置在中壳11内。中壳11的一侧设有开口3,在中壳11内侧设有支架4,支架4优选采用L型角铁焊接而成。在安装时,气液热换器2就可以从开口3放入中壳11的内,并且设置在支架4上。进水总管5与出水总管6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内侧,然后一端穿过壳体1后伸出壳体1外侧。优选将进水总管5与出水总管6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为了使气液热换器2稳固的设置在中壳11内,优选在开口3处螺栓连接有一固定板7,在固定板7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一个气液热换器2上的进水管24与出水管25分别穿过一个通孔后与固定板7固定。与固定板7的固定方式优选用螺母固定,在进水管24与出水管25设有外螺纹结构,并在进水管24与出水管25的外侧均螺纹连接第一螺母8和第二螺母9,第一螺母8与第二螺母9分别设置在固定板7的内外两侧。这样,通过第一螺母8与第二螺母9配合拧紧后,即可将气液热换器2与固定板7固定。为了防止烟气从通孔处泄露,第二螺母9优选采用聚四氟乙烯螺母,也可采用其它固定后密封性较好的螺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聚四氟乙烯的耐温约为250°左右,某些特殊用途的锅炉烟气温度高于250°,第二螺母9就不能采用聚四氟乙烯螺母,可以采用金属螺母与铅垫或石棉垫配合密封。为了提高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率,优选将中壳11设置为立方体状,并使中壳11的截面形状与两排气液热换器2的形状相同,并在支架4的作用下,可以使烟气尽可能的从烟通道28中通过,进而回收利用效率更高。转接套12与中壳11连接的一端也为矩形状,转接套12的另一端呈圆形状,并连接有法兰10,法兰10用于与锅炉的烟道连接。在工作时,水从进水总管5进入每个气液热换器2的进水管24,经过气液热换器2水通道27后与烟气进行热交换,使排出的烟气温度降低,并使水的温度升高,继而实现热回收利用,水从出水管25排出后,可供往需要热水的场合。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便于安装在锅炉或其它燃烧设备的烟道上,对烟气的流动性影响较小,不影响排烟,对烟道中的余热回收率高,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它未具体描述的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排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两个以上的气液热换器,所述气液热换器水平设置成一排,所述气液热换器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和两个以上的板片,前挡板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板片设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板片上设有凸点,板片两两一组,每组板片的上的凸点相背设置,每组板片的两板片之间形成水通道,所述水通道与进水管、出水管均相通,相邻两组板片的凸点相接触,相邻两组板片之间形成烟通道,所述进水管与进水总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与出水总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排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两个以上的气液热换器,所述气液热换器水平设置成一排,所述气液热换器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和两个以上的板片,前挡板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板片设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板片上设有凸点,板片两两一组,每组板片的上的凸点相背设置,每组板片的两板片之间形成水通道,所述水通道与进水管、出水管均相通,相邻两组板片的凸点相接触,相邻两组板片之间形成烟通道,所述进水管与进水总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与出水总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排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壳和连接在中壳两侧的转接套,所述气液热换器设置在所述中壳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排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一侧设有开口,其内侧设有支架,所述气液热换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进水总管与出水总管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鸣全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