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脱模的侧墙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85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脱模的侧墙模板,涉及建筑设备领域,该方便脱模的侧墙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所述模板本体的左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搭接在凹槽内壁的右侧,凹槽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搭接在支撑板的右侧,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座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固定座的上方,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分别通过活动轴与支撑杆的两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板、支撑杆、螺杆、内螺纹管和转轮,解决了目前常见的侧墙模板拆模时,需要通过锤子等工具不断敲击侧墙模板直到与混凝土墙分离,脱模较不方便的问题。

A Side Wall Template for Convenient Demoul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de-wall template for easy demoulding,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equipment. The side-wall template for easy demoulding includes a template body. The left side of the tem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inside of the groov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plate, the right side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fixed with a first fixed seat, the first fixed seat is overlapp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groove,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groove. Fixed connection has a second fixed seat, the second fixed seat is overlapp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fixed seat and the second fixed seat are both two, the two first fixed seats are located above the two second fixed seats, the first fixed seat and the second fixed seat are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ing rod through the movable shaft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inconvenient demoulding when the common side wall formwork is demoulded by setting support plate, support rod, screw rod, internal thread tube and runner, which requires hammer and other tools to continuously tap the side wall formwork until it is separated from the concret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脱模的侧墙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为一种方便脱模的侧墙模板。
技术介绍
侧墙模板是浇筑混凝土墙时一侧支撑的支架的模板,承担侧墙混凝土的压力,第一次浇筑完成模板不拆除,继续向上架设侧模板,直到施工完成混凝土凝固后一段时间进行拆除,侧墙模板的使用对筑混凝土墙施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常见的侧墙模板拆模时,由于侧墙模板与混凝土墙之间有粘黏,需要通过锤子等工具不断敲击侧墙模板直到与混凝土墙分离,脱模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脱模的侧墙模板,解决了目前常见的侧墙模板拆模时,需要通过锤子等工具不断敲击侧墙模板直到与混凝土墙分离,脱模较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方便脱模的侧墙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所述模板本体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搭接在凹槽内壁的右侧,所述凹槽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搭接在支撑板的右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固定座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分别通过活动轴与支撑杆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模板本体的右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通孔的下方,所述限位槽与通孔相连通,所述通孔位于两个第一固定座的中间,所述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右两端均分别贯穿模板本体并延伸至凹槽的内部和模板本体的右侧,所述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活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螺杆的表面与内螺纹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管位于模板本体的右侧,所述内螺纹管的表面与第二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模板本体的右侧对应通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第二轴承镶嵌在安装座的内部,所述内螺纹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右侧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的内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装置,所述长槽内壁的左侧开设有插槽,所述固定装置插接在插槽的内部,所述螺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壁通过固定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轴承搭接在导向槽内壁的左侧。而且,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和凹槽内壁的底部均为向右上方倾斜的斜面。而且,所述通孔和限位槽均位于水平方向,所述螺杆的轴线与支撑板所在的平面垂直。而且,所述凹槽位于模板本体左侧靠近正面的位置处。而且,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压簧、活动环和插销,所述固定环固定套接在延长杆的表面,所述压簧和活动环均活动套接在延长杆的表面,所述压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环的下表面和活动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插销插接在插槽的内部,且插销固定连接在活动环的侧表面。而且,所述插销的左端呈球状,所述插槽的内壁开设有防滑纹。而且,所述导向槽为竖直方向的长条槽。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方便脱模的侧墙模板,通过设置支撑板、支撑杆、螺杆、内螺纹管和转轮,施工完成拆模时,转动转轮带动内螺纹管转动,限位块阻止螺杆转动,内螺纹管转动带动螺杆向左运动,并通过活动板、连接座和第一轴承向左推动支撑板,支撑板混凝土墙使得模板本体具有向右发生位置偏移的趋势,通过支撑板与模板本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模板本体从混凝土墙面拆下,通过转动转轮代替敲击,使用更加省力,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得脱模更加方便,解决了目前常见的侧墙模板拆模时,需要通过锤子等工具不断敲击侧墙模板直到与混凝土墙分离,脱模较不方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轮位置处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左视图。图中:1-模板本体、2-凹槽、3-支撑板、4-第一固定座、5-第二固定座、6-支撑杆、7-通孔、8-限位槽、9-螺杆、10-限位块、11-内螺纹管、12-第二轴承、13-安装座、14-转轮、15-长槽、16-延长杆、17-固定装置、1701-固定环、1702-压簧、1703-活动环、1704-插销、18-插槽、19-活动板、20-连接座、21-第一轴承、22-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方便脱模的侧墙模板,包括模板本体1,模板本体1的左侧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3,模板本体1和支撑板3均为钢板制成,模板本体1的左侧对应混凝土墙,右侧通过支架支撑地面,支撑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4,第一固定座4搭接在凹槽2内壁的右侧,凹槽2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5,第二固定座5搭接在支撑板3的右侧,第一固定座4和第二固定座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座4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固定座5的上方,第一固定座4和第二固定座5均分别通过活动轴与支撑杆6的两端活动连接。模板本体1的右侧分别开设有通孔7和限位槽8,限位槽8位于通孔7的下方,限位槽8与通孔7相连通,通孔7位于两个第一固定座4的中间,通孔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9,螺杆9的左右两端均分别贯穿模板本体1并延伸至凹槽2的内部和模板本体1的右侧,螺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限位块10活动连接在限位槽8的内部,螺杆9的表面与内螺纹管11的内壁螺纹连接,内螺纹管11位于模板本体1的右侧,内螺纹管11的表面与第二轴承12的内壁固定连接,模板本体1的右侧对应通孔7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3,第二轴承12镶嵌在安装座13的内部,内螺纹管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轮14,转轮14的右侧开设有长槽15,长槽15的内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延长杆16,延长杆16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装置17,长槽15内壁的左侧开设有插槽18,固定装置17插接在插槽18的内部,螺杆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9,活动板1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0,连接座20的内壁通过固定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21,支撑板3的右侧开设有导向槽22,第一轴承21搭接在导向槽22内壁的左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板3的下表面和凹槽2内壁的底部均为向右上方倾斜的斜面,模板本体1的下表面与地面接触,运动模板本体1收到的摩擦阻力大,支撑杆6转动时模板本体1具有向右上方运动的趋势,减小向下的压力,支撑板3的下表面和凹槽2内壁的底部向右上方倾斜搞好吻合模板本体1的运动方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孔7和限位槽8均位于水平方向,螺杆9的轴线与支撑板3所在的平面垂直,限位槽8通过限位块10阻止螺杆9转动,使得螺杆9只能沿着通孔7在水平方向左右运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凹槽2位于模板本体1左侧靠近正面的位置处,脱模时从一侧向另一侧逐渐拆分,受力点减小,更容易将模板本体1拆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装置17包括固定环1701、压簧1702、活动环1703和插销1704,固定环1701固定套接在延长杆16的表面,压簧1702和活动环1703均活动套接在延长杆16的表面,压簧170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环1701的下表面和活动环17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脱模的侧墙模板,包括模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本体(1)的左侧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4),所述第一固定座(4)搭接在凹槽(2)内壁的右侧,所述凹槽(2)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5),所述第二固定座(5)搭接在支撑板(3)的右侧,所述第一固定座(4)和第二固定座(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4)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固定座(5)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座(4)和第二固定座(5)均分别通过活动轴与支撑杆(6)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模板本体(1)的右侧分别开设有通孔(7)和限位槽(8),所述限位槽(8)位于通孔(7)的下方,所述限位槽(8)与通孔(7)相连通,所述通孔(7)位于两个第一固定座(4)的中间,所述通孔(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左右两端均分别贯穿模板本体(1)并延伸至凹槽(2)的内部和模板本体(1)的右侧,所述螺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活动连接在限位槽(8)的内部,所述螺杆(9)的表面与内螺纹管(11)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管(11)位于模板本体(1)的右侧,所述内螺纹管(11)的表面与第二轴承(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模板本体(1)的右侧对应通孔(7)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3),所述第二轴承(12)镶嵌在安装座(13)的内部,所述内螺纹管(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轮(14),所述转轮(14)的右侧开设有长槽(15),所述长槽(15)的内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延长杆(16),所述延长杆(16)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装置(17),所述长槽(15)内壁的左侧开设有插槽(18),所述固定装置(17)插接在插槽(18)的内部,所述螺杆(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9),所述活动板(1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0),所述连接座(20)的内壁通过固定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21),所述支撑板(3)的右侧开设有导向槽(22),所述第一轴承(21)搭接在导向槽(22)内壁的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脱模的侧墙模板,包括模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本体(1)的左侧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4),所述第一固定座(4)搭接在凹槽(2)内壁的右侧,所述凹槽(2)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5),所述第二固定座(5)搭接在支撑板(3)的右侧,所述第一固定座(4)和第二固定座(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4)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固定座(5)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座(4)和第二固定座(5)均分别通过活动轴与支撑杆(6)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模板本体(1)的右侧分别开设有通孔(7)和限位槽(8),所述限位槽(8)位于通孔(7)的下方,所述限位槽(8)与通孔(7)相连通,所述通孔(7)位于两个第一固定座(4)的中间,所述通孔(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左右两端均分别贯穿模板本体(1)并延伸至凹槽(2)的内部和模板本体(1)的右侧,所述螺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活动连接在限位槽(8)的内部,所述螺杆(9)的表面与内螺纹管(11)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管(11)位于模板本体(1)的右侧,所述内螺纹管(11)的表面与第二轴承(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模板本体(1)的右侧对应通孔(7)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3),所述第二轴承(12)镶嵌在安装座(13)的内部,所述内螺纹管(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轮(14),所述转轮(14)的右侧开设有长槽(15),所述长槽(15)的内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延长杆(16),所述延长杆(16)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装置(17),所述长槽(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梅李红立阚世亮曹攀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畅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