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荡装置、防荡投线器、防荡无人机及防荡投线无人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4288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荡装置、防荡投线器、防荡无人机及防荡投线无人机,防荡装置包括固定件、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以及第一滑动件;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面上,第一限位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滑动件穿过第一通孔,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分别套设在第一滑动件的两端;第一滑动件的两端固定在无人机或悬挂臂上;第一固定部与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连接悬挂装置。在无人机飞行的时候,防荡装置可以防止投线器随着无人机航向的改变而随之振荡,影响无人机的重心,保证防荡投线无人机在飞行时不会因为重心问题失去控制。

Anti-surge device, anti-surge threading device, anti-surge UAV and anti-surge threading UAV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nti-oscillation device, an anti-oscillation threading device, an anti-oscillation UAV and an anti-oscillation threading UAV. The anti-oscillation device includes a fixing part, a first elastic part, a second elastic part and a first sliding part; the fixing part includes a first fixing part and a first limiting part, the first limiting part is fixed on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first fixing part, and the first limi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 sliding member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first elastic member and the second elastic membe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sliding member;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sliding member are fixed on the UAV or the suspension arm; the first fixed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spension device on the second side opposite to the first one. In UAV flight, anti-surge device can prevent the switcher from oscillating with the change of UAV's course, affect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UAV, and ensure that the anti-surge switching UAV will not lose control because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荡装置、防荡投线器、防荡无人机及防荡投线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荡装置、防荡投线器、防荡无人机及防荡投线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无人机在应用于上述领域时,通常需要挂载一些功能组件,如高清摄像头、测绘仪、投线器等,但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发生飞行不稳定,导致挂载的功能组件剧烈晃动,影响功能组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荡装置、防荡投线器、防荡无人机及防荡投线无人机,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荡装置,包括固定件、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以及第一滑动件;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面上,第一限位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滑动件穿过第一通孔,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分别套设在第一滑动件的两端;第一滑动件的两端固定在无人机或悬挂臂上;第一固定部与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连接悬挂装置。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防荡装置还包括第三弹性件、第四弹性件以及第二滑动件;固定件还包括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面上,第二限位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滑动件穿过第二通孔,第三弹性件、第四弹性件分别套设在第二滑动件的两端;第二滑动件的两端固定在无人机或悬挂臂上。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与第二滑动件平行。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荡投线器,包括投线装置、连接装置以及上述的防荡装置;投线装置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第一固定部的第二面。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隔离件以及旋转件;第一固定部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横截面与第一通孔横截面垂直,旋转件穿过第三通孔,旋转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旋转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隔离件可旋转的连接;隔离件与投线装置固定连接。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接件,防荡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一端与第一限位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旋转件插入所述第一凹槽,旋转件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投线装置包括投线机构;隔离件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旋转件插入第二凹槽,旋转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隔离件可旋转的连接;隔离件与投线机构固定连接。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投线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投线机构固定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荡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第四连接件以及上述的防荡装置;防荡装置的第一滑动件的两端通过第四连接件与无人机主体固定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荡投线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第五连接件以及上述的防荡投线器;防荡投线器的第一滑动件的两端通过第五连接件与无人机主体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荡装置,包括固定件、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以及第一滑动件;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面上,第一限位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滑动件穿过第一通孔,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分别套设在第一滑动件的两端;第一滑动件的两端固定在无人机或悬挂臂上;第一固定部与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连接悬挂装置。当无人机运动时,第一滑动件在第一通孔内沿着第一限位部滑动,第一滑动件两端的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的其中一个被挤压收缩,改变了防荡装置与无人机的相对位置,可以防止投线器随着无人机航向的改变而随之振荡,影响无人机的重心,保证防荡投线无人机在飞行时不会因为重心问题失去控制。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荡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荡投线器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投线装置的示意图。图标:10-防荡投线器;100-防荡装置;110-第一弹性件;120-第二弹性件;130-第三弹性件;140-第四弹性件;150-第一滑动件;160-第二滑动件;170-固定件;171-第一固定部;1711-第一面;1712-第二面;1713-第三通孔;172-第二固定部;1721-第一凹槽;173-第一限位部;1731-第一通孔;174-第二限位部;1741-第二通孔;200-连接装置;210-第一连接件;220-第二连接件;230-第三连接件;240-旋转件;250-隔离件;2501-第二凹槽;300-投线装置;310-控制机构;320-投线机构;321-主体;3211-第六通孔;322-钩体;3221-第四通孔;3222-第五通孔;323-滑竿;324-连杆;325-驱动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以及第一滑动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滑动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两端;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两端固定在无人机或悬挂臂上;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连接悬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以及第一滑动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滑动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两端;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两端固定在无人机或悬挂臂上;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连接悬挂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弹性件、第四弹性件以及第二滑动件;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滑动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弹性件、所述第四弹性件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两端;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两端固定在无人机或悬挂臂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平行。4.一种防荡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投线装置、连接装置以及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防荡装置;所述投线装置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所述第二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荡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隔离件以及旋转件;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横截面与所述第一通孔横截面垂直,所述旋转件穿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振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