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OS管引脚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3799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MOS管引脚折弯装置,包括有一侧面开放的箱体,下压装置、载板、电源模块、下压控制按钮和控制单元;所述下压装置包括下压气缸、连接板、第一下压部和下压板;下压气缸的本体竖直固定于箱体上端,其活塞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伸入箱体内部;所述第一下压部与下压板相邻且平行设置,其中第一下压部与连接板弹性连接,下压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下压板靠第一下压部一侧的侧壁与下压板底部之间设有倒角斜面;所述载板上设有MOS管限位槽;所述MOS管限位槽包含引脚限位槽,引脚限位槽与载板长边的边缘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MOS管引脚折弯装置能够加快MOS管加工效率,同时保证加工质量一致和人员的安全。

A pin bending device for MOS transistor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in bending device of a MOS tub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with an open side, a down-pressing device, a carrier plate, a power supply module, a down-pressing control button and a control unit; the down-pressing device comprises a down-pressing cylinder, a connecting plate, a first down-pressing part and a down-pressing plate; the body of the down-pressing cylinder is vertically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ox body, and its piston end is fix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extends into the box. The first lower pressing part is adjacent to and parallel to the lower pressing plate, in which the first lower pressing part is elas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lower pressing plate is fix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lower press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hamfer inclined plane between the side wall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lower pressing part and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pressing plate; the carri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MOS tube limit groove; the MOS tube limit groove comprises a pin limit groove, a pin limit groove and a carrier plate. The long edges meet. The pin bending device of the MOS tube prop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speed up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MOS tube, and ensure the uniformity of the processing quality and the safety of the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OS管引脚折弯装置
本技术涉及MOS管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MOS管引脚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产品结构和加工工艺的需求,直排式MOS管的针脚需要根据不同规格折弯处理。现有的折弯装置通过手动压模具实现,由于手动控制的力度不均,一方面各大厂商制造的MOS管规格不同,另一方面安装于电路板上的折弯需求不同,造成各批次的折弯成品质量参差不齐,有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冲力不均使得MOS管的本体翘起,甚至因为操作不当折断引脚或毁坏零件,造成MOS管浪费。操作时需要作业人员将MOS管放置到操作台,并在操作过程中观察是否在合适位置适当进行调整,加工效率不高。由于MOS管较小,很容易夹伤手,造成安全系数低。因此,目前尤其需要一种更为规范的MOS管折弯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MOS管引脚折弯装置,其能够使MOS管的折弯质量更标准、统一,使MOS管折弯加工效率更高,同时保证作业人员操作的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MOS管引脚折弯装置,包括有一侧面开放的箱体,下压装置、载板、电源模块、下压控制按钮和控制单元;所述下压装置包括下压气缸、连接板、第一下压部和下压板;下压气缸的本体竖直固定于箱体上端,其活塞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伸入箱体内部;所述第一下压部与下压板相邻且平行设置,其中第一下压部与连接板弹性连接,下压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下压板靠第一下压部一侧的侧壁与下压板底部之间设有倒角斜面;所述载板上设有MOS管限位槽;所述MOS管限位槽包含引脚限位槽,引脚限位槽与载板长边的边缘相接;控制单元的输出与下压气缸的触发控制端相连;控制单元的输入经下压控制按钮连接至电源模块供电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同时加工多个MOS管,提高折弯效率,节省人力和时间;通过下压气缸控制下压板作用于MOS管,引脚受力均匀,质量统一且易于操作;通过第一下压部与连接板弹性连接下压时固定MOS管,防止MOS管加工过程中发生偏移,加快加工效率,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下压板靠第一下压部一侧的侧壁与下压板底部之间设有倒角斜面,在加工过程中保护引脚,且斜面能在引脚折弯过程中圆滑接触引脚弧度,防止由于下压板底部与引脚接触面积小而刮伤引脚,MOS管限位槽进一步固定MOS管;引脚限位槽与载板长边的边缘相接,引脚伸出引脚限位槽一端,便于下压板对引脚进行加工;控制单元的输出与下压气缸的触发控制端相连;控制单元的输入经下压控制按钮连接至电源模块供电端接,使操作更安全、简便。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MOS管引脚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压板和第二下压部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下压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成型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箱体1、载板2、下压控制按钮3、下压气缸4、连接板5、第一下压部6、下压板7、倒角斜面71、凸台72、第二下压部8、条形通孔81、挡板82、载板9、MOS管限位槽10、引脚限位槽101、限位螺栓11、侧推控制按钮12、侧推气缸13、成型模14、红外对射光幕15、MOS管管体16、MOS管引脚1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6所示,如图1所示,一种MOS管引脚折弯装置,包括有一侧面开放的箱体1、下压装置、载板92、电源模块、下压控制按钮3和控制单元;所述下压装置包括下压气缸124、连接板5、第一下压部6和下压板7;下压气缸124的本体竖直固定于箱体1上端,其活塞端与连接板5固定连接并伸入箱体1内部;所述第一下压部6与下压板7相邻且平行设置,其中第一下压部6与连接板5弹性连接,下压板7与连接板5固定连接;下压板7靠第一下压部6一侧的侧壁与下压板7底部之间设有倒角斜面71;优选的,斜面倒角沿引脚伸出MOS管管体方向向下倾斜。如图2所示,载板9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载板92上设有MOS管限位槽10;所述MOS管限位槽10包含引脚限位槽101,引脚限位槽101与载板92长边的边缘相接;控制单元的输出与下压气缸124的触发控制端相连;控制单元的输入经下压控制按钮3连接至电源模块供电端。本技术使用或测试时,通过MOS管限位槽10将未折弯MOS管固定,MOS管引脚沿引脚限位槽101伸出载板92一端。控制单元的输入经下压控制按钮3连接至电源模块供电端,控制单元的输出与下压气缸124的触发控制端相连,按下下压控制按钮3启动第一加工部下压。第一下压部6与下压板7相邻且平行设置,其中第一下压部6与连接板5弹性连接,第一下压部6接触到载板92后由于弹性作用力将载板92压紧固定,下压板7下压使引脚沿垂直方向的折弯。由于下压板7靠第一下压部6一侧的侧壁与下压板7底部之间设有倒角斜面71,下压板7底面与引脚接触后下压的动作弯折引脚,在下压板7底面设置为平面时引脚与下压板7底部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至线接触,极容易挂伤引脚,所以设置成倒角斜面71圆滑接触弯折后的引脚,防止下压板7线接触引脚致引脚刮伤。优选的,斜面倒角沿引脚伸出MOS管管体方向向下倾斜,使下压时下压板7底面与引脚接触面积增大,更好的保护引脚。加工后按下下压控制按钮3关闭下压气缸124,下压板7向上移开MOS管引脚。如图3所示,下压板7和第二下压部8示意图,所述下压板7的侧壁设有凸台72;对应的,所述下压装置还包含第二下压部8;所述第二下压部8与下压板7的高度匹配,第二下压部8设有纵向贯穿的条形通孔81;下压板7设置在条形通孔81内;如图4所示,第二下压部8的结构示意图,条形通孔81的最小宽度在下压板7侧壁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具体的,通过条形通孔81内设有与凸台72对应的挡板82实现;第二下压部8与连接板5活动连接。通过下压气缸124带动滑动板下压,在第二下压部8接触到载板92后向上活动,由于第二下压部8向上活动,其条形通孔81内的下压板7向下压弯引脚。由于下压板7的凸台72设置,且条形通孔81的最小宽度在下压板7侧壁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下压板7在加工完引脚后,第二下压部8由于下压板7侧壁上的凸台72限位下压板7的下移位置,防止下压板7底部过于下压而损坏。并且第二下压部8与下压板7的高度匹配,第二下压部8套设在下压板7外部还能起到保护下压部的作用。通过调整挡板82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来设置下压板7的下压距离,以适应MOS管引脚不同的弯折角度。还包含若干限位螺栓13;所述限位螺栓13穿过连接板5与第二下压部8螺纹连接。在限位螺栓13与连接板5相抵的作用下,第二下压部8不再相对于带动板向上运动,即下压板7不再对引脚折弯。进而通过设置限位螺栓13的活动长度将下压板7伸出第二下压部8长度与引脚折弯角度相匹配。还包含侧推控制按钮14与侧推成型加工部;所述侧推成型加工部设有侧推气缸15、成型模16;侧推气缸15的本体水平固定于箱体1的侧部,其活塞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OS管引脚折弯装置,包括有一侧面开放的箱体、下压装置、载板、电源模块、下压控制按钮和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装置包括下压气缸、连接板、第一下压部和下压板;下压气缸的本体竖直固定于箱体上端,其活塞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伸入箱体内部;所述第一下压部与下压板相邻且平行设置,其中第一下压部与连接板弹性连接,下压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下压板靠第一下压部一侧的侧壁与下压板底部之间设有倒角斜面;所述载板上设有MOS管限位槽;所述MOS管限位槽包含引脚限位槽,引脚限位槽与载板长边的边缘相接;控制单元的输出与下压气缸的触发控制端相连;控制单元的输入经下压控制按钮连接至电源模块供电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OS管引脚折弯装置,包括有一侧面开放的箱体、下压装置、载板、电源模块、下压控制按钮和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装置包括下压气缸、连接板、第一下压部和下压板;下压气缸的本体竖直固定于箱体上端,其活塞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伸入箱体内部;所述第一下压部与下压板相邻且平行设置,其中第一下压部与连接板弹性连接,下压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下压板靠第一下压部一侧的侧壁与下压板底部之间设有倒角斜面;所述载板上设有MOS管限位槽;所述MOS管限位槽包含引脚限位槽,引脚限位槽与载板长边的边缘相接;控制单元的输出与下压气缸的触发控制端相连;控制单元的输入经下压控制按钮连接至电源模块供电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OS管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压板的侧壁设有凸台;对应的,所述下压装置还包含第二下压部;所述第二下压部与下压板的高度匹配,第二下压部设有纵向贯穿的条形通孔;下压板设置在条形通孔内;条形通孔的最小宽度在下压板侧壁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第二下压部与连接板活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MOS管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朝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