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角度调节的电动款式翻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60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带角度调节的电动款式翻折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解锁凸轮、翻折驱动凸轮、行程控制齿轮、扇形齿轮,座椅靠背中的上连接板与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通过一调角器铰接;其还包括调角器解锁手柄和曲柄,调角器解锁手柄上连接有解锁手柄拉带;通过拉动解锁手柄拉带,带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向解锁方向转动,对所述调角器进行手动解锁;解锁凸轮通过曲柄驱动调角器解锁手柄进行解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曲柄,实现翻折驱动凸轮相对行程控制齿轮空转时的靠背角度调节。

An Electric Style Flipping Mechanism with Angle Adjust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style folding mechanism with angle adjustment, which comprises a driving motor, an unlocking cam, a folding driving cam, a stroke control gear and a sector gear. The upper connecting plate in the seat back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plate in the seat cushion are articulated through an angle adjuster; the angle adjuster unlocking handle and crank are also included, and the angle adjuster unlocking handle is connected with an unlocking handle pull belt. By pulling the pulling belt of the unlocking handle, the unlocking handle of the angle regulator is driven to rotate in the direction of unlocking, and the angle regulator is unlocked manually; the unlocking cam is unlocked by driving the unlocking handle of the angle regulator through the crank. By setting a crank,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adjustment of the back-to-back angle of the flip-driven cam when the relative stroke of the gear is controlled to i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角度调节的电动款式翻折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带角度调节的电动款式翻折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行业发展和汽车市场的变化,七座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各大汽车厂商的七座车型陆续推向市场。在七座车型中,中后排座椅人性化的功能配置成为新常态下OEM吸引终端消费者的手段。如中、后排座椅电动折叠放平功能。目前中后排座椅折叠放平功能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调节方式:1.手动调节,实现解锁、放倒的动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手动操作在各个场景下,如第三排靠背放倒以实现存储、座椅翻起等,均给消费者带来操作上的不便。2.电动调节在较高端的乘用车中配备了靠背电动调节的中后排座椅,但是其电动调节结构成本高昂,很少在中低端车型上应用。目前中后排座椅的调节方式主要通过两套机构来实现,即一套解锁/锁止机构,一套翻折机构。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两套机构在座椅上的布置需要的空间较大,不利于整椅的布置。2.相对与实现功能来说,结构较为复杂。3.两套结构的费用也会有很多的增加。另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乘用车的内部空间管理:即根据乘车人员的多少,可以灵活地调节车内座椅状态,以便达到更好的乘车体验(即舒适性和便利性等)。或是可以装载更多的行李物品。汽车座椅靠背折叠是目前乘用车内的座椅状态变化的主要方式,其中靠背的折叠都是用两个电机实现,一个电机用来解锁,另一个用来折叠,这种方式的主要不足在于:1.电机多及其线束复杂,导致系统成本比较高;2.功能比较单一,只能用于简单的折叠座椅;3.缺乏智能化考虑,无法实现对座垫上乘客或行李进行有效保护。为此,本申请人于2017年8月11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份有关一种单电机驱动的解锁翻折机构及其应用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现已公布,公布号为CN107472089A,该专利申请包括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齿轮;第一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并通过电机齿轮驱动转动;一与第一齿轮同轴设置并与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的空行程调节器,在空行程调节器上设置有至少一轴向伸出的行程调节销;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通过第一齿轮驱动转动;一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并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的解锁凸轮,解锁凸轮驱动解锁;一与第一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三齿轮,在第三齿轮上设置有至少一周向行程调节槽,空行程调节器上的行程调节销插入第三齿轮上的周向行程调节槽中;在解锁前,空行程调节器上的行程调节槽中空转,不驱动第三齿轮转动,在解锁后,空行程调节器上的行程调节销与第三齿轮接触,驱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驱动第一扇形齿轮进行翻折,一驱动第三齿轮复位的复位扭簧,复位扭簧驱动所述第三齿轮进行复位。经过进一步研究,申请人发现上述公布号为CN107472089A公布的一种单电机驱动的解锁翻折机构需要第一齿轮、空行程调节器、第二齿轮、解锁凸轮、第三齿轮以及第一扇形齿轮,其存在如下问题:1.机构零件较多,在座椅上的布置需要的空间较大,不利于整椅的布置。2.较多的零件和传动关系,带来更多的质量控制成本。为此,本申请人依据简化机构的目的对上述公布号为CN107472089A公布的一种单电机驱动的解锁翻折机构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于2018年4月27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份有关一种改良型单电机驱动的解锁翻折机构及应用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现已公布,公布号为CN108638919A。改良型单电机驱动的解锁翻折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解锁凸轮,其还包括:一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翻折驱动凸轮和一套设在翻折驱动凸轮上并与翻折驱动凸轮同轴的行程控制齿轮,在解锁前,翻折驱动凸轮相对行程控制齿轮空转,不驱动行程控制齿轮转动,在解锁后,翻折驱动凸轮驱动行程控制齿轮转动;扇形齿轮与行程控制齿轮啮合并安装在座椅靠背中的上连接板上,行程控制齿轮驱动所述扇形齿轮转动,扇形齿轮驱动座椅靠背进行翻折。该专利申请只需要解锁凸轮、翻折驱动凸轮、行程控制齿轮以及扇形齿轮即可实现座椅的解锁和翻折,具有机构零件少、传动关系简单、利于整椅的布置和降低质量控制成本的优点。但是上述两项专利申请还存在如下问题:1.座椅靠背翻起之后,调角器无法手动解锁;2.齿轮空行程没有考虑靠背角度调节,如果在齿轮空行程考虑靠背角度功能的话,则靠背无法再次解锁放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一键翻折和靠背手动角度调节功能的带角度调节的电动款式翻折机构,以应对不同客户对舒适性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角度调节的电动款式翻折机构,包括:一安装在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具有一输出轴;一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同步转动的解锁凸轮;一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而同步转动的翻折驱动凸轮;一套设在所述翻折驱动凸轮上并与所述翻折驱动凸轮同轴的行程控制齿轮,在解锁前,所述翻折驱动凸轮相对所述行程控制齿轮空转,不驱动所述行程控制齿轮转动,在解锁后,所述翻折驱动凸轮驱动所述行程控制齿轮转动;一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行程控制齿轮啮合并安装在座椅靠背中的上连接板上,所述行程控制齿轮驱动所述扇形齿轮转动,所述扇形齿轮驱动座椅靠背进行翻折;所述座椅靠背中的上连接板与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通过一调角器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在所述调角器中的调角器转轴上的调角器解锁手柄,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上连接有解锁手柄拉带;通过拉动解锁手柄拉带,带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向解锁方向转动,对所述调角器进行手动解锁;一卷绕在所述调节器转轴上的手柄回复簧,所述手柄回复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上。一轴设在所述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上的曲柄,所述曲柄具有第一作用端和第二作用端,解锁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解锁凸轮转动,所述解锁凸轮驱动所述曲柄的第一作用端绕所述曲柄与所述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的轴设点向解锁方向转动,带动所述曲柄的第二作用端绕所述曲柄与所述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的轴设点也向解锁方向转动,所述曲柄的第二作用端驱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向解锁方向转动,对所述调角器进行解锁,实现所述翻折驱动凸轮相对所述行程控制齿轮空转时的靠背角度调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座椅靠背调节角度a与所述翻折驱动凸轮转动角度b之间的关系式为:b=35°+a×c,其中c值为扇形齿轮和行程控制齿轮的传动比,取值范围为1.4~3.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翻折驱动凸轮的外周缘由一段支撑外周缘和两个翻折驱动凸起以及一段空转外周缘构成,所述两个翻折驱动凸起设置在所述一段支撑外周缘与所述一段空转外周缘之间,所述一段支撑外周缘的直径等于所述一段空转外周缘直径但小于两个翻起驱动凸起的直径;所述一段支撑外周缘的周长大于所述一段空转外周缘的周长;所述行程控制齿轮的中心具有一翻折驱动凸轮安置腔,外缘具有外齿轮,所述行程控制齿轮上的翻折驱动凸轮安置腔的腔壁由两段用以实现翻折驱动凸轮空转的空转腔壁和一段与所述翻折驱动凸轮上的支撑外周缘接触的支撑腔壁以及一段翻折驱动腔壁构成,所述一段翻折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角度调节的电动款式翻折机构,包括:一安装在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具有一输出轴;一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同步转动的解锁凸轮;一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而同步转动的翻折驱动凸轮;一套设在所述翻折驱动凸轮上并与所述翻折驱动凸轮同轴的行程控制齿轮,在解锁前,所述翻折驱动凸轮相对所述行程控制齿轮空转,不驱动所述行程控制齿轮转动,在解锁后,所述翻折驱动凸轮驱动所述行程控制齿轮转动;一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行程控制齿轮啮合并安装在座椅靠背中的上连接板上,所述行程控制齿轮驱动所述扇形齿轮转动,所述扇形齿轮驱动座椅靠背进行翻折;所述座椅靠背中的上连接板与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通过一调角器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在所述调角器中的调角器转轴上的调角器解锁手柄,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上连接有解锁手柄拉带;通过拉动解锁手柄拉带,带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向解锁方向转动,对所述调角器进行手动解锁;一卷绕在所述调节器转轴上的手柄回复簧,所述手柄回复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上。一轴设在所述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上的曲柄,所述曲柄具有第一作用端和第二作用端,解锁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解锁凸轮转动,所述解锁凸轮驱动所述曲柄的第一作用端绕所述曲柄与所述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的轴设点向解锁方向转动,带动所述曲柄的第二作用端绕所述曲柄与所述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的轴设点也向解锁方向转动,所述曲柄的第二作用端驱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向解锁方向转动,对所述调角器进行解锁,实现所述翻折驱动凸轮相对所述行程控制齿轮空转时的靠背角度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角度调节的电动款式翻折机构,包括:一安装在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具有一输出轴;一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同步转动的解锁凸轮;一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由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而同步转动的翻折驱动凸轮;一套设在所述翻折驱动凸轮上并与所述翻折驱动凸轮同轴的行程控制齿轮,在解锁前,所述翻折驱动凸轮相对所述行程控制齿轮空转,不驱动所述行程控制齿轮转动,在解锁后,所述翻折驱动凸轮驱动所述行程控制齿轮转动;一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行程控制齿轮啮合并安装在座椅靠背中的上连接板上,所述行程控制齿轮驱动所述扇形齿轮转动,所述扇形齿轮驱动座椅靠背进行翻折;所述座椅靠背中的上连接板与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通过一调角器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在所述调角器中的调角器转轴上的调角器解锁手柄,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上连接有解锁手柄拉带;通过拉动解锁手柄拉带,带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向解锁方向转动,对所述调角器进行手动解锁;一卷绕在所述调节器转轴上的手柄回复簧,所述手柄回复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上。一轴设在所述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上的曲柄,所述曲柄具有第一作用端和第二作用端,解锁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解锁凸轮转动,所述解锁凸轮驱动所述曲柄的第一作用端绕所述曲柄与所述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的轴设点向解锁方向转动,带动所述曲柄的第二作用端绕所述曲柄与所述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的轴设点也向解锁方向转动,所述曲柄的第二作用端驱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向解锁方向转动,对所述调角器进行解锁,实现所述翻折驱动凸轮相对所述行程控制齿轮空转时的靠背角度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角度调节的电动款式翻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调节角度a与所述翻折驱动凸轮转动角度b之间的关系式为:b=35°+a×c,其中c值为扇形齿轮和行程控制齿轮的传动比,取值范围为1.4~3.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角度调节的电动款式翻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轴设在一台阶螺母上,所述台阶螺母固定在所述座椅座垫中的下连接板上。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军建张世君刘明峰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