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酯橡胶合成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360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化工技术领域的一种丙烯酸酯橡胶合成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壁通过支撑板与底板的上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绞龙片,且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机身通过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壳体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壳体、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主动轮、皮带、从动轮、绞龙片、下料口、入料口、入料斗、搅拌片和电磁阀,不需要工人手动加料和放料,不仅操作更加方便,也节省了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An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for Acrylate Rubber Synthesi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for the synthesis of acrylic rubber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chemical technology,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hell. The lower surface wall of the first shell is fixed by a support plate and the upper surface wall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first shell is clamped with a first bearing, the first bearing inn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a twist. The first motor body is fixed by the first fixing plate and the upper surface wall of the second shell. The first shell has an outlet opening at one e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first motor, a second motor, a second shell,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 active wheel, a belt, a driven wheel and a winch. Dragon sheet, lower outlet, inlet outlet, feeding hopper, agitator sheet and solenoid valve do not require manual feeding and discharging, which not only makes the operation more convenient, but also saves time, thus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酯橡胶合成自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丙烯酸酯橡胶合成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丙烯酸酯为主要单体经共聚而成的一种合成橡胶,具有耐高温、耐油、抗臭氧和耐紫外线辐照等特殊性能,是一种耐热、耐油的特种橡胶,主要用作汽车和机车的各种耐热耐油密封圈、衬垫和油封。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合成装置,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工人手动往合成装置内加入原料进行混合,待混合完毕后,需要手动打开阀门,将混合料从合成装置内放出,不仅操作麻烦,也浪费时间,从而影响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丙烯酸酯橡胶合成自动控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丙烯酸酯橡胶合成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壁通过支撑板与底板的上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绞龙片,且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机身通过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壳体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第二壳体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固定固定架与底板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卡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套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搅拌片,且第二转轴的一端套设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固定板与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壁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壁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上方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上方设置入料斗,所述入料口通过螺栓与入料斗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入料口与入料斗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入料口和入料斗对应密封圈的位置开设有凹槽。优选的,所述盖板通过合页与第二壳体的上表壁活动连接,且合页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合页通过盖板的竖向中心轴对称设置在盖板的前表壁。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表壁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外表壁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下表壁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主动轮的外表壁开设有卡槽,所述从动轮的外表壁开设有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壳体、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主动轮、皮带、从动轮、绞龙片、下料口、入料口、入料斗、搅拌片和电磁阀,需要对原料混合时,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工作,第一电机工作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绞龙片转动,绞龙片转动将入料斗内的原料通过入料口将原料送入第二壳体内,第二电机工作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搅拌片转动,搅拌片对第二壳体内的原料进行混合,混合完毕后,控制电磁阀,将混合料从下料口放出,不需要工人手动加料和放料,不仅操作更加方便,也节省了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2、本技术设置了螺栓、入料口、入料斗和密封圈,入料口与入料斗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对入料口与入料斗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使原料不会从入料口与入料斗的连接处漏出,从而提高了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盖板;2、把手;3、第一电机;4、第一固定板;5、第一轴承;6、第一转轴;7、绞龙片;8、入料斗;9、支撑板;10、第一壳体;11、第二电机;12、第二固定板;13、固定架;14、第二壳体;15、第二转轴;16、搅拌片;17、下料口;18、电磁阀;19、底板;20、第二轴承;21、从动轮;22、皮带;23、主动轮;24、进料口;25、密封圈;2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丙烯酸酯橡胶合成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第一壳体10的下表壁通过支撑板9与底板19的上表壁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0的内壁卡接有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5内套设有第一转轴6,使第一转轴6可以转动,第一转轴6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绞龙片7,且第一转轴6的一端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3型号为QABP80M2B,第一电机3的机身通过第一固定板4与第二壳体14的上表壁固定安装,第一壳体10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第二壳体14的一侧连通,第二壳体14通过固定架13与底板19的上表壁固定安装,第二壳体14的内壁卡接有第二轴承20,第二轴承20内套设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搅拌片16,且第二转轴15的一端套设有从动轮21,从动轮21通过皮带22与主动轮23传动连接,主动轮23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1的型号为M2BAX90LA2,第二电机11通过第二固定板12与支撑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第二壳体14的上表壁设置有盖板1,便于对第二壳体14进行清理,盖板1的上表壁设置有把手2,第二壳体14的一侧设置有下料口17,下料口17的上方设置有电磁阀18,第一壳体10的另一端开设有入料口,入料口的上方设置入料斗8,入料口通过螺栓26与入料斗8固定安装。此实施例中,优选的,入料口与入料斗8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25,且入料口和入料斗8对应密封圈25的位置开设有凹槽,密封圈25可以对入料口与入料斗8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使原料不会从入料口与入料斗8的连接处漏出。此实施例中,优选的,盖板1通过合页与第二壳体14的上表壁活动连接,且合页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合页通过盖板1的竖向中心轴对称设置在盖板1的前表壁,使盖板1可以转动,便于打开,可以对第二壳体14内进行清理。此实施例中,优选的,把手2的外表壁套设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表壁设置有防滑纹,增大了手掌与把手2之间的摩擦力。此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板19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的下表壁设有防滑纹,增大了底板19与地面之间的,使底板19不会在地面滑动。此实施例中,优选的,主动轮23的外表壁开设有卡槽,从动轮21的外表壁开设有卡槽,皮带22卡入主动轮23和从动轮21的卡槽内,使得皮带22带动主动轮23和从动轮21转动过程中,不会在主动轮23和从动轮21的外表壁滑落。工作原理:使用时,控制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11工作,第一电机3工作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转轴6转动带动绞龙片7转动,绞龙片7转动将入料斗8内的原料通过入料口将原料送入第二壳体14内,第二电机11工作带动主动轮23转动,主动轮23通过皮带22带动从动轮21转动,从动轮21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第二转轴15带动搅拌片16转动,搅拌片16对第二壳体14内的原料进行混合,混合完毕后,控制电磁阀18,即可将混合料从下料口17放出,入料口与入料斗8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酸酯橡胶合成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下表壁通过支撑板(9)与底板(19)的上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壁卡接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内套设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绞龙片(7),且第一转轴(6)的一端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的机身通过第一固定板(4)与第二壳体(14)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第二壳体(14)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壳体(14)通过固定固定架(13)与底板(19)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所述第二壳体(14)的内壁卡接有第二轴承(20),所述第二轴承(20)内套设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搅拌片(16),且第二转轴(15)的一端套设有从动轮(21),所述从动轮(21)通过皮带(22)与主动轮(23)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23)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1)通过第二固定板(12)与支撑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第二壳体(14)的上表壁设置有盖板(1),所述盖板(1)的上表壁设置有把手(2),所述第二壳体(14)的一侧设置有下料口(17),所述下料口(17)的上方设置有电磁阀(18),所述第一壳体(10)的另一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上方设置入料斗(8),所述入料口通过螺栓(26)与入料斗(8)固定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酯橡胶合成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下表壁通过支撑板(9)与底板(19)的上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壁卡接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内套设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绞龙片(7),且第一转轴(6)的一端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的机身通过第一固定板(4)与第二壳体(14)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第二壳体(14)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壳体(14)通过固定固定架(13)与底板(19)的上表壁固定安装,所述第二壳体(14)的内壁卡接有第二轴承(20),所述第二轴承(20)内套设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搅拌片(16),且第二转轴(15)的一端套设有从动轮(21),所述从动轮(21)通过皮带(22)与主动轮(23)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23)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1)通过第二固定板(12)与支撑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第二壳体(14)的上表壁设置有盖板(1),所述盖板(1)的上表壁设置有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兵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杜威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