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踏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19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2:4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VR踏步车,包括固定底座和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与所述固定底座活动连接,所述VR踏步车还包括阻力筒,所述阻力筒包括:呈筒形的套筒;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滑移杆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且所述活动杆的塞杆部向上穿过所述套筒的顶壁枢接在所述脚踏板上;端盖,所述端盖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下端,所述端盖的底部的第二枢接部枢接在所述固定底座上;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所述在套筒内,且位于所述活动杆的滑移杆部与所述端盖之间。本申请提供的VR踏步车的踩踏阻力可调节,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同时阻力筒的日常维护成本较低。

A VR bicycle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VR bicycle, including a fixed base and a pedal, which are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base. The VR bicycle also includes a resistance barrel, which includes a barrel sleeve and a movable rod. The sliding rod part of the movable rod is sliding in the sleeve and the plug part of the movable rod is pivoted upward through the top wall of the sleeve. The foot pedal, the end cap, the end cap are install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leeve, the second pivotal joint at the bottom of the end cap is pivoted on the fixed base, and the compression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sleeve an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liding rod part of the movable rod and the end cap. The trampling resistance of the VR bicycle provided in this application can be adjus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and the daily maintenance cost of the resistance barrel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R踏步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VR踏步车,特别是涉及一种VR踏步车。
技术介绍
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康复训练、娱乐、军事航天、工业仿真等众多领域。已公开专利CN201720042770.1公开了一种新型基于VR技术的智能踏步车,其结构包括撑杆、场景控制器、温度感应器、VR眼镜、脚踏板,所述撑杆与场景控制器固定连接,所述场景控制器与VR眼镜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设于场景控制器上,所述脚踏板与撑杆活动连接,所述撑杆包括固定接头、安全扶手、斜撑杆、固定底座,所述撑杆通过固定接头与安全扶手连接,所述斜撑杆与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撑杆固定设有固定底座,所述场景控制器包括装配接头、传输线。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人体反复地踩压,使得泵杆极易产生损坏,日常维护成本较高。综上所述,如何改进泵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VR踏步车,解决了现有的泵杆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损坏,日常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VR踏步车,包括固定底座和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与所述固定底座活动连接,所述VR踏步车还包括阻力筒,所述阻力筒包括:呈筒形的套筒;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滑移杆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且所述活动杆的塞杆部向上穿过所述套筒的顶壁枢接在所述脚踏板上;端盖,所述端盖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下端,所述端盖的底部的第二枢接部枢接在所述固定底座上;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所述在套筒内,且位于所述活动杆的滑移杆部与所述端盖之间。进一步地,所述VR踏步车还包括:固定转座,所述固定转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拉环,所述拉环安装在所述固定转座上,且所述拉环可绕着所述固定转座的转动轴线自由转动;辅助拉簧,所述辅助拉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拉环上,所述辅助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在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外周上的连接环上。进一步地,所述阻力筒还包括缓冲环,所述缓冲环套设在所述塞杆部上,且位于所述滑移杆部和所述套筒的顶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阻力筒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压缩弹簧和所述端盖之间,所述底座具有环形平台部、位于所述环形平台部的下方并连接在所述环形平台部的外周部上的下管部和位于所述环形平台部的上方并连接在所述环形平台部的内周部上的上管部。更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的下部套设在所述上管部上,且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抵挡在所述环形平台部上。更进一步地,所述阻力筒还包括缓冲件和橡胶塞头,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下管部内,所述橡胶塞头安装在所述活动杆的位于所述滑移杆部下端的伸杆部的下端上,所述橡胶塞头可向下伸入所述上管部内,并抵压在所述缓冲件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具有:一对固定板部,一对固定板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端盖之间;一对折叠板部,一对折叠板部分别连接在相应的固定板部上,并且容置于所述下管部内;压板部,所述压板部连接在一对折叠板部的顶端之间,且所述压板部的上表面可抵靠在所述环形平台部的下端面的内边缘上,所述橡胶塞头可抵压在所述压板部上。更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塞头具有:底杆部,所述底杆部螺纹连接在所述活动杆的位于所述伸杆部下端的螺纹杆部上;若干个凸环部,若干个凸环部设置在所述底杆部的外周上,并沿所述底杆部的杆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凸环部的外周可抵压在所述上管部的内壁上;压头部,所述压头部设置在所述底杆部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塞杆部的上端的第一枢接部枢接在固定在所述脚踏板上的上枢接座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在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下枢接座上。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在人脚向下踩压脚踏板时,阻力筒被压缩,当人脚向上抬起时,阻力筒复原并同时驱使脚踏板复位,人体通过双脚交替踩压脚踏板来达到锻炼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当阻力筒的单个零部件出现损伤时,可针对性的进行维修、更换,阻力筒的日常维护成本较低;缓冲环由橡胶材料制成,在阻力筒复原时,能有效防止滑移杆部与套筒的顶壁之间直接发生碰撞,保护活动杆和套筒不受损伤,有效地延长了阻力筒的使用寿命,此外,底座、缓冲件和橡胶塞头之间相互配合,能起到柔性缓冲的作用,能有效地避免在压缩弹簧在被压缩到极限时,活动杆与套筒之间产生刚性碰撞,也有效地延长了阻力筒的使用寿命;辅助拉簧的设置使得人体在踩压时不仅需要克服阻力筒产生的阻力,同时也需要克服辅助拉簧产生的阻力,而辅助拉簧可拆卸式的设置,便于将辅助拉簧更换为其他阻力大小的辅助拉簧,进而使得VR踏步车的踩压阻力可调节,使得VR踏步车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阻力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阻力筒的又一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固定底座1、竖直部11、横杆部12、水平撑杆部13、脚踏板2、阻力筒3、活动杆31、第一枢接部311、塞杆部312、滑移杆部313、伸杆部314、螺纹杆部315、套筒32、连接环321、端盖33、第二枢接部331、缓冲环34、压缩弹簧35、橡胶塞头36、底杆部361、凸环部362、压头部363、底座37、下管部371、上管部372、环形平台部373、缓冲件38、固定板部381、折叠板部382、压板部383、上枢接座4、下枢接座5、辅助拉簧6、固定转座7、拉环8、斜撑杆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下面参考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4所示的一种VR踏步车,包括固定底座1、脚踏板2、斜撑杆9和阻力筒3,固定底座1具有一竖直部11,竖直部11的下方连接有一横杆部12,横杆部12的前方设有一水平撑杆部13,斜撑杆9位于竖直部11的后方,斜撑杆9的一端连接在竖直部11上,斜撑杆9另一端撑抵在地面上,脚踏板2的前端与固定底座1的竖直部11活动连接,阻力筒3包括活动杆31、套筒32、端盖33和压缩弹簧35,套筒32呈筒形,活动杆31由上到下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枢接部311、塞杆部312、滑移杆部313、伸杆部314和螺纹杆部315,活动杆31的滑移杆部313滑动设置在套筒32内,活动杆31的塞杆部312向上穿过套筒32的顶壁,塞杆部312的上端的第一枢接部311枢接在固定在脚踏板2上的上枢接座4上,端盖33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套筒32的下端,端盖33的底部的第二枢接部331枢接在固定在固定底座1上的下枢接座5上,压缩弹簧35设置在套筒32内,且位于活动杆31的滑移杆部313与端盖33之间,在人脚从脚踏板2的初始位置向下踩压脚踏板2时,脚踏板2产生转动,转动的脚踏板2抵压活动杆31,使活动杆31的滑移杆部313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R踏步车,包括固定底座(1)和脚踏板(2),所述脚踏板(2)与所述固定底座(1)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VR踏步车还包括阻力筒(3),所述阻力筒(3)包括:呈筒形的套筒(32);活动杆(31),所述活动杆(31)的滑移杆部(313)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32)内,且所述活动杆(31)的塞杆部(312)向上穿过所述套筒(32)的顶壁枢接在所述脚踏板(2)上;端盖(33),所述端盖(33)安装在所述套筒(32)的下端,所述端盖(33)的底部的第二枢接部(331)枢接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压缩弹簧(35),所述压缩弹簧(35)设置所述在套筒(32)内,且位于所述活动杆(31)的滑移杆部(313)与所述端盖(3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R踏步车,包括固定底座(1)和脚踏板(2),所述脚踏板(2)与所述固定底座(1)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VR踏步车还包括阻力筒(3),所述阻力筒(3)包括:呈筒形的套筒(32);活动杆(31),所述活动杆(31)的滑移杆部(313)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32)内,且所述活动杆(31)的塞杆部(312)向上穿过所述套筒(32)的顶壁枢接在所述脚踏板(2)上;端盖(33),所述端盖(33)安装在所述套筒(32)的下端,所述端盖(33)的底部的第二枢接部(331)枢接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压缩弹簧(35),所述压缩弹簧(35)设置所述在套筒(32)内,且位于所述活动杆(31)的滑移杆部(313)与所述端盖(3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踏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VR踏步车还包括:固定转座(7),所述固定转座(7)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拉环(8),所述拉环(8)安装在所述固定转座(7)上,且所述拉环(8)可绕着所述固定转座(7)的转动轴线自由转动;辅助拉簧(6),所述辅助拉簧(6)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拉环(8)上,所述辅助拉簧(6)的另一端连接在设置在所述套筒(32)的外周上的连接环(32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踏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筒(3)还包括缓冲环(34),所述缓冲环(34)套设在所述塞杆部(312)上,且位于所述滑移杆部(313)和所述套筒(32)的顶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踏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筒(3)还包括底座(37),所述底座(37)位于所述压缩弹簧(35)和所述端盖(33)之间,所述底座(37)具有环形平台部(373)、位于所述环形平台部(373)的下方并连接在所述环形平台部(373)的外周部上的下管部(371)和位于所述环形平台部(373)的上方并连接在所述环形平台部(373)的内周部上的上管部(37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VR踏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盈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