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止血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07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普外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无级止血钳。包括中部相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在操作部中设有用于控制夹持部的夹持间距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连接在第一钳柄上的滑杆、连接在第二钳柄上的固定套以及转动设置在固定套中的转筒,滑杆相背于第一钳柄的一端滑动穿设在转筒中,在滑杆的外周设有沿滑杆长度方向分布的螺旋线形的滑键,在转筒的内周设有供滑键配合的键槽,以使滑杆在朝向或远离第二钳柄方向运动时可由滑键和键槽的配合驱动转筒旋转,在固定套上还设有用于锁死转筒旋转的锁止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止血效果的同时避免对伤口组织细胞的损伤,且符合医护人员对常规止血钳的操作习惯,达到快速锁止止血。

A stepless hemostatic forcep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general medical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stepless hemostatic forceps. The control device includes a slider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lamp handle, a fixing sleeve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clamp handle and a rotary drum rotated in the fixing sleeve. The slider slides through the rotary drum opposite to the end of the first clamp handle, and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periphery of the sliding rod. The control device includes a slider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lamp handle, a fixing sleeve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clamp handle and a rotary drum rotated in the fixing sleeve. There are spiral sliding keys distribut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liding rod, and keyways for sliding key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rotary cylinder, so that the sliding rod can be driven to rotate by the combination of sliding keys and keyways when moving towards or away from the second clamp handle. A locking mechanism for locking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ry cylinder is also provided on the fixing sleeve. The invention ensures the hemostatic effect while avoiding damage to wound tissue cells, and conforms to the operation habits of medical staff on conventional hemostatic forceps, so as to achieve rapid locking and hemosta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级止血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普外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无级止血钳。
技术介绍
止血钳广泛应用于普外各类手术中,其原理如同夹子一样,在抢救病人过程中,通过止血钳夹住血管大动脉,以避免大出血。止血钳的结构与普通钳子类似,均包括中部相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钳头并形成夹持部,另一端分别设有指环并形成操作部。使用时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分别穿入两个指环中,通过手指相向发力使得夹持部中两个钳头间距减小并夹持在血管大动脉上。为了解放医护人员双手,避免止血过程中持续紧握止血钳的指环,现有技术中的止血钳通常在操作部位设有可通过咬合齿锁死的锁止机构。但是由于此类锁止机构齿数有限,使得夹持部形成的开合度对应形成若干个级别,而若干个夹持开合度中的任何一个也不一定与血管动脉需求的止血间距相吻合。当夹持部的开合度过大时,起不到明显的止血效果;当夹持部的夹持开合度过小时,容易造成非必要的组织损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CN201610004450.7公开了一种普外科用手术止血钳,该止血钳在操作部设有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钳柄上的锁紧条、设置在另一个钳柄上的固定杆以及开设在固定杆上并与锁紧条配合锁紧的螺纹盲孔。在使用中,可通过旋转固定杆来控制夹持部的开合度,并通过锁紧条和螺纹盲孔之间螺纹连接的自锁作用达到夹持部开合度的锁止效果,实现了夹持部开合度的无级调节,便于医护人员更加精准的控制止血钳的两个钳头之间的开合度,即能够有效止血,又能够避免过紧导致的组织损伤,利于病人的术后恢复。但是由于该止血钳特有的开合度调整和锁止结构,其钳头的起始夹持力实际上来自扭动固定杆转动的旋转力,从而操作较为繁琐,止血速度较慢。止血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一手持握止血钳,使两个钳头分别位于待夹持血管通脉的两侧,另一手旋转固定杆,“通过调整锁紧条旋入螺纹盲孔的距离,定向调整左钳头和右钳头之间的距离”(见申请文件有益效果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在钳头分别夹持在血管动脉上后,由于其固定杆直径较小,为了达到止血效果,甚至需要扳手等工具来增长力臂继续旋转固定杆。使得该止血钳并不适用于情况紧急或手术部位狭小的快速止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无级止血钳,在保证止血效果的同时避免对伤口组织细胞的损伤,且符合医护人员对常规止血钳的操作习惯,达到快速锁止止血。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级止血钳,包括中部相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钳头并形成夹持部,另一端分别设有指环并形成操作部,在操作部中设有用于控制夹持部的夹持间距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连接在第一钳柄上的滑杆、连接在第二钳柄上的固定套以及转动设置在固定套中的转筒,滑杆相背于第一钳柄的一端滑动穿设在转筒中,在滑杆的外周设有沿滑杆长度方向分布的螺旋线形的滑键,在转筒的内周设有供滑键配合的键槽,以使滑杆在朝向或远离第二钳柄方向运动时可由滑键和键槽的配合驱动转筒旋转,在固定套上还设有用于锁死转筒旋转的锁止机构。优选的,在固定套的套壁上开设有通孔,锁止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通孔中的转轴、固定套设在转轴上的凸轮套以及固定连接在转轴上的控制柄,可通过控制柄驱动转轴和凸轮套同步转动,以使凸轮套上的凸出部与转筒外周相触并锁死转筒旋转。优选的,通孔为沿固定套轴向分布的条形孔,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开设于通孔两端对应的固定套上的轴孔中,控制柄垂直固定在转轴的中部。优选的,凸轮套采用硅胶材料制作。优选的,在转轴上对应凸轮套凸出部的位置固定设有多根插设在凸轮套中的加强筋。优选的,滑杆滑动设置在第一钳柄上。优选的,第一钳柄上设有供滑杆滑动的条状滑槽。优选的,在第一钳柄位于条状滑槽内的一端垂直固定有横杆,在条状滑槽内的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横杆的两端滑动配合的滑道。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两个钳头的开合度调整通过医护人员手指相向运动,继而由滑键和键槽的相互配合并带动转筒快速旋转来实现。完成夹持止血后由锁止机构快速锁死转筒的继续旋转,实现了开合度无级调整并锁止,从而尽可能低的对伤口组织细胞受损,减少并发症,利于术后恢复。本专利技术中两个钳头起始夹持力与常规止血钳相同,均源自医护人员手指的相对运动,而非
技术介绍
中提及专利的固定杆的转动,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止血操作速度相比于上述专利大大提高。且本专利技术的锁止机构可通过拨动控制柄带动转轴转动并使转轴上的凸轮套靠接在转筒外周,由凸轮套的凸出部制动转筒的旋转,由摩擦力保持转筒的静止,故本专利技术的锁止速度甚至快过常规止血钳的咬合齿锁止,且在解锁时不必通过扭动钳柄,进一步降低了对伤口组织的损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套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钳柄和滑杆连接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中滑杆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第二钳柄,2、第一钳柄,3、固定套,4、条状滑槽,5、滑杆,6、控制柄,7、通孔,8、转轴,9、凸轮套,10、转筒,11、加强筋,12、滑道,13、横杆,14、滑键,15、指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级止血钳,包括中部相铰接的第一钳柄2和第二钳柄1。在第一钳柄2和第二钳柄1的上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钳头并形成夹持部,钳头与常规止血钳结构相同,可为直形、弧形或条形,图1中并未示出。第一钳柄2和第二钳柄1的下端分别设有指环15并形成操作部,将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分别穿入两个指环15后,通过手指握力控制第一钳柄2和第二钳柄1转动,以调整夹持部的开合度并夹持血管动脉。在操作部中设有用于控制夹持部的夹持间距或开合度的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包括滑杆5、固定套3以及转筒10。滑杆5的右端滑动设置在第一钳柄2上,且滑杆5的左端可以滑杆5与第一钳柄2的连接点为中心上下摆动。固定套3与第二钳柄1为一体,或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二钳柄1固定连接,其套口正对滑杆5。转筒10设置在固定套3内,并可相对于固定套3灵活转动。为了保证其转动效果,可在固定套3和转筒10之间设置滚动轴承。滑杆5相背于第一钳柄2的一端可滑动穿设在转筒10中,如图5所示,其上端为圆弧形,避免在转筒10中卡死。在滑杆5的外周设有沿滑杆5长度方向分布的螺旋线形的滑键14,在转筒10的内周设有供滑键14配合的键槽。使得操作部闭合或张开过程中,滑杆5在朝向或远离第二钳柄1方向运动时,可由滑键14和键槽的配合驱动转筒10旋转。其中的滑键14匝间距较大且与滑杆5横截面间角度较大,以保证滑杆5在医护人员手指握力作用下相对于第二钳柄1运动时的阻力较小,并能顺利带动转筒10旋转。从而可通过设置在固定套3上的锁止机构来制动转筒10并防止手指握力消失后的继续转动,进而将止血钳夹持部的开合度锁定,以合适的力度夹持血管动脉。结合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固定套3的套壁上开设有沿固定套3长度方向分布的条状通孔7。锁止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通孔7中的转轴8、固定套3设在转轴8上的凸轮套9以及固定连接在转轴8上的控制柄6。转轴8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开设于通孔7两端对应的固定套3上的轴孔中,控制柄6垂直固定在转轴8的中部。凸轮套9采用硅胶材料制作,数量为两根并分布于转轴8上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级止血钳,包括中部相铰接的第一钳柄(2)和第二钳柄(1),在第一钳柄(2)和第二钳柄(1)的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钳头并形成夹持部,另一端分别设有指环(15)并形成操作部,在操作部中设有用于控制夹持部的夹持间距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包括连接在第一钳柄(2)上的滑杆(5)、连接在第二钳柄(1)上的固定套(3)以及转动设置在固定套(3)中的转筒(10),滑杆(5)相背于第一钳柄(2)的一端滑动穿设在转筒(10)中,在滑杆(5)的外周设有沿滑杆(5)长度方向分布的螺旋线形的滑键(14),在转筒(10)的内周设有供滑键(14)配合的键槽,以使滑杆(5)在朝向或远离第二钳柄(1)方向运动时可由滑键(14)和键槽的配合驱动转筒(10)旋转,在固定套(3)上还设有用于锁死转筒(10)旋转的锁止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级止血钳,包括中部相铰接的第一钳柄(2)和第二钳柄(1),在第一钳柄(2)和第二钳柄(1)的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钳头并形成夹持部,另一端分别设有指环(15)并形成操作部,在操作部中设有用于控制夹持部的夹持间距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包括连接在第一钳柄(2)上的滑杆(5)、连接在第二钳柄(1)上的固定套(3)以及转动设置在固定套(3)中的转筒(10),滑杆(5)相背于第一钳柄(2)的一端滑动穿设在转筒(10)中,在滑杆(5)的外周设有沿滑杆(5)长度方向分布的螺旋线形的滑键(14),在转筒(10)的内周设有供滑键(14)配合的键槽,以使滑杆(5)在朝向或远离第二钳柄(1)方向运动时可由滑键(14)和键槽的配合驱动转筒(10)旋转,在固定套(3)上还设有用于锁死转筒(10)旋转的锁止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级止血钳,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套(3)的套壁上开设有通孔(7),锁止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通孔(7)中的转轴(8)、固定套(3)设在转轴(8)上的凸轮套(9)以及固定连接在转轴(8)上的控制柄(6),可通过控制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宁陶欢欢李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