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01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所述手套包括:包括:手套本体,电路控制模块,至少两柔性导电片,所述柔性导电片附着于手套本体表面,与电路控制模块连接,任意两柔性导电片之间不相连且在导电回路中相互形成断路接口,在手指活动使任意两柔性导电片接触时,则该两柔性导电片导电回路中形成通路;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实现任意柔性导电片之间导电回路通断的数据采集及传输;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片采用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实现。通过在手套本体的表面设置成对的检测片来获取当前手部姿势,该结构电路设计简单,功耗低,成本低;能够大大提高手指弯曲识别准确率,以及手指之间压力的变化。

A Static Gesture Recognition Glov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atic gesture recognition glove, which comprises a glove body, a circuit control module and at least two flexible conductive sheets. The flexible conductive sheet is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glove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ircuit control module. Any two flexible conductive sheets are not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form a circuit breaking interface in the conductive circuit, which enables any two flexible conductors to be guided by finger movement. The circuit control module realizes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conductive circuit on and off between arbitrary flexible conductive sheets, in which the flexible conductive sheets are realized by conductive polymer. The current hand posture can be obtained by setting paired detectors on the surface of glove body. The structure circuit is simple in design, low in power consumption and low in cost. I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inger bending recognition and the change of pressure between fin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穿戴
,尤其涉及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逐渐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穿戴设备通常以人为载体,通过便携式穿戴实现对应的业务功能,可广泛应用于日常消费、工业、医疗、军事、教育、娱乐等领域。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智能穿戴设备有,眼镜、手表、手环、手套、衣服、耳机等。利用智能手套可实现目标人物的手势识别,该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虚拟现实、智能交互系统等领域。在手势识别
,一般分为动态手势识别和静态手势识别,动态手势具有丰富和直观的表达能力,利用动态手势可构建新型的交互系统,弥补传统的人机交互模式的不足,这也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
但动态手势识别需要利用大量的数据计算进行分析,对设备的性能要求较高,难以应用到某些低成本的特定领域。目前的静态手势一般采用视觉图像分析来判断目标人物的手势状态,该方案也难以克服数据计算量大、设备功耗高、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至少在于,针对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该手套设计简单,识别准确率高,成本低,并能够感知手指间的压力变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各方面。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包括:手套本体,电路控制模块,至少两柔性导电片,所述柔性导电片附着于手套本体表面,与电路控制模块连接,任意两柔性导电片之间不相连且在导电回路中相互形成断路接口,在手指活动使任意两柔性导电片接触时,则该两柔性导电片导电回路中形成通路;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实现任意柔性导电片之间导电回路通断的数据采集及传输;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片采用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实现。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高分子聚合物为添加了0.5wt%~30wt%导电填料的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的柔性片状胶体。更进一步的,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硅胶,所述硅胶采用零度硅胶、十度硅胶、二十度硅胶、硅凝胶等实现。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填料包括炭系导电填料和/或金属系导电填料,所述炭系导电填料包括炭黑、乙炔炭黑、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系导电填料为金属粉和/或金属线,包括金粉、金线、银粉、银线、铜粉、铝粉、镍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一种实施例,所述导电高分子聚合物采用添加了导电填料的硅凝胶实现,包括等质量的A、B双组份硅凝胶,及5wt%~30wt%的导电填料。进一步的,该导电填料优选为乙炔炭黑,优选比例为6wt%~15wt%。根据一种实施例,所述导电高分子聚合物采用添加了导电填料的零度硅胶实现,包括等质量的A、B双组份零度硅胶,及5wt%~30wt%的导电填料。进一步的,该导电填料优选为炭黑,优选比例9wt%~12wt%。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导电片附着于手套本体上,包括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固化前渗透进手套本体实现附着于手套本体表面,或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固化后采用胶粘、缝纫的方式附着于手套本体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导电片通过附着于手套本体表面的导电织物与电路控制模块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织物表面还设置了绝缘层,该绝缘层采用绝缘织物或绝缘胶实现。更进一步的,在手套本体的外表面导电高分子聚合物敷设的地方还设置了导电织物覆盖,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在导电织物与手套本体之间。根据一种实施例,所述柔性导电片包括柔性导电片10,柔性导电片11,柔性导电片20,柔性导电片21,柔性导电片30,柔性导电片31,柔性导电片40,柔性导电片41,柔性导电片50,柔性导电片51,所述柔性导电10、20、30、40、50分别设置在手套本体拇指的掌指关节与第一指关节之间,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与第二指关节之间,所述柔性导电片11、21、31、41、51分别设置在拇指的指尖与第一指关节之间,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尖至第二指关节之间,所述柔性导电片10、11,柔性导电片20、21,柔性导电片30、31,柔性导电片40、41,柔性导电片50、51相互之间不连接,在导电回路中形成断路接口,当两者之间相互触碰时形成导电通路。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电路、电源电路、数据采集电路、通信电路;在数据采集电路中,采用轮询的方案实现对每个手指上附着的柔性导电片相互之间的通断进行采集,该轮询电路包括模拟开关芯片,场效应管FET1、FET2、FET3、FET4、FET5,电阻R1、R2、R3、R4、R5,所述FET1、FET2、FET3、FET4、FET5的栅极分别连接控制电路的控制引脚端ON1、ON2、ON3、ON4、ON5,源极分别连接电源端,漏极分别连接电阻R1、R2、R3、R4、R5的一端,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引脚端用于选通FET1、FET2、FET3、FET4、FET5,电阻R1、R2、R3、R4、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柔性导电片11、21、31、41、51,柔性导电片10、20、30、40、50同时接地,八路模拟开关芯片的选通引脚CHN_1、CHN_2、CHN_3、CHN_4、CHN_5分别连接柔性导电片11、21、31、41、51。更进一步的,所述模拟开关芯片可采用AD7501、CD4051或74HC4051等芯片实现。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柔性导电片包括柔性导电片10,柔性导电片11,柔性导电片20,柔性导电片21,柔性导电片22,柔性导电片30,柔性导电片31,柔性导电片32,柔性导电片40,柔性导电片41,柔性导电片42,柔性导电片50,柔性导电片51,柔性导电片52,所述柔性导电10、20、30、40、50分别设置在手套本体拇指的掌指关节与第一指关节之间,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与第二指关节之间,所述柔性导电片11、21、31、41、51分别设置在拇指的指尖与第一指关节之间,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指关节至第二指关节之间,所述柔性导电片22、32、42、52分别设置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尖至第一指关节之间。进一步的,所述任意两柔性导电片在相互接触时随着两者间压力的增大,在导电回路中两柔性导电片之间的电阻值越小。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利用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的导电及电阻随压力变化的特殊性质,在手套本体表面设置成对的柔性导电片来获取当前手部的静态手势,该结构电路设计简单,功耗低,成本低,能够大大提高手指弯曲识别准确率,以及手指之间压力的变化,可针对不同的需求开发不同的应用,提高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的轮询方案电路设计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的柔性导电片设置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柔性导电片受力后电阻变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电路控制模块,至少两柔性导电片,所述柔性导电片附着于手套本体表面,与电路控制模块连接,任意两柔性导电片之间不相连且在导电回路中相互形成断路接口,在手指活动使任意两柔性导电片接触时,则该两柔性导电片导电回路中形成通路;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实现任意柔性导电片之间导电回路通断的数据采集及传输;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片采用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实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态手势识别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电路控制模块,至少两柔性导电片,所述柔性导电片附着于手套本体表面,与电路控制模块连接,任意两柔性导电片之间不相连且在导电回路中相互形成断路接口,在手指活动使任意两柔性导电片接触时,则该两柔性导电片导电回路中形成通路;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实现任意柔性导电片之间导电回路通断的数据采集及传输;其中,所述柔性导电片采用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实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高分子聚合物为添加了0.5wt%~30wt%导电填料的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的柔性片状胶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硅胶,硅胶采用硅凝胶、零度硅胶、十度硅胶、二十度硅胶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填料包括炭系导电填料和/或金属系导电填料,所述炭系导电填料包括炭黑、乙炔炭黑、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系导电填料为金属粉和/或金属线,包括金粉、金线、银粉、银线、铜粉、铝粉、镍粉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高分子聚合物采用添加了导电填料的硅凝胶实现,包括等质量的A、B双组份硅凝胶,及5wt%~30wt%的导电填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套,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填料为乙炔炭黑,比例为6wt%~15wt%。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高分子聚合物采用添加了导电填料的零度硅胶实现,包括等质量的A、B双组份零度硅胶,及5wt%~30wt%的导电填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填料为炭黑,比例9wt%~12wt%。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片附着于手套本体上,包括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固化前渗透进手套本体实现附着于手套本体表面,或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固化后采用胶粘、缝纫的方式附着于手套本体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片通过附着于手套本体表面的导电织物与电路控制模块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织物表面还设置了绝缘层,该绝缘层采用绝缘织物或绝缘胶实现。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特征在于,在手套本体的外表面沿导电高分子聚合物敷设的地方还设置了导电织物覆盖,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在导电织物与手套本体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片包括柔性导电片10,柔性导电片11,柔性导电片20,柔性导电片21,柔性导电片30,柔性导电片31,柔性导电片40,柔性导电片41,柔性导电片50,柔性导电片51,所述柔性导电10、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宇郭仪廖方骐黄亮刘奎生杨柏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柔电云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