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形复合翅片管式上导下导推力水导轴承油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59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圆盘形复合翅片管式上导下导推力水导轴承油冷却器,包括承管板、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管夹、进出水水箱、回流水水箱、挡油板、紧固件、吊耳、排气排水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用于水轮发电机上冷却上导轴承、下导轴承、推力轴承、水导轴承的冷却设备,用来冷却水轮发电机的上导、下导、推力、水导轴承,轴承浸泡在油槽里,冷却器将油槽里的油进行冷却降温处理,油槽里的油再冷却轴承的温度,同时,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的数量与冷却器的尺寸是可以调节的,结构简单,采用管板胀接的工艺,相比同类型弯管焊接产品,增大了散热面,提高了安全系数。

Oil cooler for disc-shaped composite finned tubular top-down thrust hydraulic bearing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disc-shaped composite fin-tube type up-guide and down-guide thrust water guide bearing oil cooler,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plate, a bimetallic composite fin cooling tube, a pipe clamp, an inlet and outlet water tank, a backflow water tank, an oil baffle, a fastener, a lifting lug, an exhaust and drainage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cooling the up-guide bearing, down-guide bearing, a thrust bearing, and a drainage valve on a hydroelectric generator. The cooling equipment of water-conducting bearing is used to cool the upper, lower, thrust and water-conducting bearings of the hydroelectric generator. The bearing is immersed in the oil tank. The oil in the oil tank is cooled and cooled by the cooler.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il in the oil tank is cooled again.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cooling tubes with bimetallic composite fins can be adjusted with the size of the cooler.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tube-plate expansion joint is adopted. Compared with the same type of elbow welding products, the process enlarges the heat dissipation surface and improves the safety f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盘形复合翅片管式上导下导推力水导轴承油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轮发电机上的翅片管式冷却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圆盘形复合翅片管式上导下导推力水导轴承油冷却器。
技术介绍
大中型发电机和电动机是国家电网的主要装备之一,是电能的直接生产者,同时也是现代工业最基本的动力设备,大型电机的发展是与整个国民经济,特别是电力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换热器是化工、石油、钢铁、汽车、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甚为广泛。二十世纪20年代出现板式换热器,并应用于食品工业。以板代管制成的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因此陆续发展为多种形式。30年代初,瑞典首次制成螺旋板换热器,接着英国用钎焊法制造出一种由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散热。30年代末,瑞典又制造出第一台板壳式换热器,用于纸浆工厂。在此期间,为了解决强腐蚀性介质的换热问题,人们对新型材料制成的换热器开始注意。60年代左右,由于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种高效能紧凑型的换热器,再加上冲压、钎焊和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换热器制造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了紧凑型板面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钢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换热器的需求水平大幅上涨,未来,国内市场需求将呈现以下特点:对产品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环保、节能型产品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要求产品性价比提高;对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趋势强烈;逐渐注意品牌产品的选用;大工程项目青睐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产品。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以及进口产品巨大的可转化性共同预示着我国换热器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的应用广泛,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却器等,都是换热器。它还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既可是一种单元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如氨合成塔内的换热器。换热器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单元设备,根据以往的统计,热交换器的吨位约占整个工艺设备的20%有的甚至高达30%,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早期的换热器由于制造工艺和科学水平的限制,只能采用简单的结构,而且传热面积小、体积大又笨重,如蛇管式换热器等。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它不仅单位体积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而且传热效果也较好。管壳式热交换器虽然在热交换效率、紧凑性和金属消耗量等方面不及其他形式的热交换器,但它具有结构坚固可靠性大、适应性大和用材范围广等优点,目前仍得到广泛的应用。换热器中流体的相对流向一般有顺流和逆流两种。顺流时,入口处两流体的温差最大,并沿传热表面逐渐减小,至出口处温差为最小,逆流时,沿传热表面两流体的温差分布较均匀。在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当两种流体都无相变时,以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顺流最小。在完成同样传热量的条件下,采用逆流可使平均温差增大,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减小;若传热面积不变,采用逆流时可使加热或冷却流体的消耗量降低。前者可节省设备费,后者可节省操作费,故在设计或生产使用中应尽量采用逆流换热。当冷、热流体两者或其中一种有物相变化(沸腾或冷凝)时,由于相变时只放出或吸收汽化潜热,流体本身的温度并无变化,因此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相等,这时两流体的温差就与流体的流向选择无关了。除顺流和逆流这两种流向外,还有错流和折流等流向。在传热过程中,降低换热器中的热阻,以提高传热系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热阻主要来源于间壁两侧粘滞于传热面上的流体薄层(称为边界层),和换热器使用中在壁两侧形成的污垢层,金属壁的热阻相对较小。增加流体的流速和扰动性,可减薄边界层,降低热阻提高给热系数。但增加流体流速会使能量消耗增加,故设计时应在减小热阻和降低能耗之间作合理的协调。水轮发电机导轴承(guidebearingofhydrogenerator)是水轮发电机轴承的重要原件,其主要承受转子机械不平衡力和由于转子偏心所引起的单边磁拉力,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轴的摆动。导轴承由导轴承瓦、支柱螺栓、套筒、座圈、滑转子和油冷却器等主要部件组成,油冷却器(冷油器)是电力系统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油冷却设备,同时也适用于冶金、化工、矿山、轻工及重工等部门,利用该设备可使具有一定温差的两种液体介质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油温,保证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目的,主要用于设备润滑油冷却、变速系统油冷却、变压器油冷却等,冷油器按安装形式,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按冷却管形式分为光管式和强化传热管式两种。油冷却器主要由六大部件组成,按冷却管形式的不同有光管式冷油器和强化传热管式之分,光管式冷油器具有承压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清洗方便、维修简单等特点而强化传热管式冷油器则具有换热面积大、传热快、体积较小、能够自清洗,适合狭小场地安装等特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全国各行各业使用的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被大规模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保证这些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能够正常运转,离不开充足的电量保障,这就需要更多的电站设备能够高速运转发电,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发电行业的高、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生产和生活需求,但也程度不同地造成空气、环境污染,特别是过重的依赖水力发电,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呼唤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水利发电,合理的使用核能、清洁能源是保护人们生存环境的最佳选择,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快速进步,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水利发电,使用清洁能源,近几年国内水电行业发展迅猛,目前,水力发电机设备中重要组件冷却设备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翅片管为内外翅片紫铜管,这种管子虽然传热性能比较好,但由于结构复杂,原材料高,特别是铜材消耗量较高,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圆盘形复合翅片管式上导下导推力水导轴承油冷却器,包括承管板、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管夹、进出水水箱、回流水水箱、挡油板、紧固件、吊耳、排气排水阀门,本技术是用于水轮发电机上冷却上导轴承、下导轴承、推力轴承、水导轴承的冷却设备,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等特点,特别是采用管板胀接的工艺,相比同类型弯管焊接产品,增大了散热面,提高了安全系数,冷却管采用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基管为铜管,机械性能、耐温、耐压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较好,外层材料为铝,重量轻,价格较低,加工容易,有较好的抗大气腐蚀能力,外形美观;翅片强度高,可以承受高压冲洗除垢。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圆盘形复合翅片管式上导下导推力水导轴承油冷却器,包括承管板、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管夹、进出水水箱、回流水水箱、挡油板、紧固件、吊耳、排气排水阀门,所述的冷却器是由多组冷却管组成,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上设有多个管夹,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左右两端底部分别设有承管板,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与承管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承管板分别设置在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左右两端底部,所述的承管板上分别设有吊耳和紧固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圆盘形复合翅片管式上导下导推力水导轴承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承管板、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管夹、进出水水箱、回流水水箱、挡油板、紧固件、吊耳、排气排水阀门,所述的冷却器是由多组冷却管组成,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上设有多个管夹,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左右两端底部分别设有承管板,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与承管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承管板上分别设有吊耳和紧固件,所述的承管板通过吊耳与紧固件相连接,所述的承管板下端分别设有进出水水箱和回流水水箱,所述的承管板分别设置在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与进出水水箱和回流水水箱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进出水水箱与回流水水箱中间设有排气排水阀门,所述的排气排水阀门侧端设有挡油板,所述的管夹与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固定连接,所述的紧固件侧端与挡油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圆盘形复合翅片管式上导下导推力水导轴承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承管板、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管夹、进出水水箱、回流水水箱、挡油板、紧固件、吊耳、排气排水阀门,所述的冷却器是由多组冷却管组成,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上设有多个管夹,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左右两端底部分别设有承管板,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与承管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承管板上分别设有吊耳和紧固件,所述的承管板通过吊耳与紧固件相连接,所述的承管板下端分别设有进出水水箱和回流水水箱,所述的承管板分别设置在双金属复合翅片冷却管与进出水水箱和回流水水箱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进出水水箱与回流水水箱中间设有排气排水阀门,所述的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俊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精方电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