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MM用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及其减薄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159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MM用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及其减薄的控制方法,减薄装置包括FMM金属薄板在传送机构带动下依次经过的减薄区、缓冲区、以及卸料区,所述减薄区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滚压机构与第二滚压机构,所述第一滚压机构与所述第二滚压机构均包括偶数个关于FMM金属薄板所在水平面对称布置的滚压轮。本发明专利技术FMM金属薄板在传送机构的带动下平稳传送,并经第一滚压机构、第二滚压机构进行连续精准减薄,经缓冲区进一步调整,最后经卸料区的夹紧轮隔段,整个减薄装置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实现了FMM金属薄板的精准、快速减薄与调控,确保了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质量。

A Thinning Device of Metal Sheet for FM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hinning device of metal sheet for FMM and its thinning control method. The thinning device includes thinning zone, buffer zone and unloading zone which FMM metal sheet passes successively under the drive of conveyor mechanism. The thinning zone includes the first rolling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rolling mechanism which are arranged successively. The first rolling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rolling mechanism both include even numbers. The rollers of FMM metal sheet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horizontally. The FMM metal sheet of the invention is smoothly conveyed under the drive of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continuously and precisely thinned by the first rolling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rolling mechanism, further adjusted by the buffer zone,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clamping wheel separator of the unloading zone, the whole thinning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reasonable layout, realizes the precise, rapid thinning and regulation of the FMM metal sheet, and ensures the thinning of the FMM metal shee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MM用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及其减薄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薄板
,具体是一种FMM用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及其减薄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目前高阶手机使用的AMOLED面板其生产的主流方法是真空蒸镀,而真空蒸镀必须用到FMM金属薄板(FineMetalMask),其材料主要为一种低热膨胀金属,一般使用因瓦金属(invar)制成,其成分主要为含36%的镍的铁属合金,因为用在FMM金属薄板的因瓦金属的厚度很薄,其厚度仅约为20-30um,而薄型的因瓦金属不仅生产困难,而且供应链有限,并大多都被外国企业限定只贩卖给某些特定的公司,因此,市场上只能购买到厚度较厚、且无法直接使用的FMM金属薄板,为制得满足使用需求的、较薄的FMM金属薄板,急需一种可控的减薄装置与方法对较厚因瓦金属进行加工,以制得满足使用需求的FMM金属薄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MM用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及其减薄的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包括FMM金属薄板在传送机构带动下依次经过的减薄区、缓冲区、以及卸料区,FMM金属薄板经所述减薄区连续减薄,所述减薄区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滚压机构与第二滚压机构,所述第一滚压机构与所述第二滚压机构均包括偶数个关于FMM金属薄板所在水平面对称布置的滚压轮;所述第一滚压机构的滚压轮呈直线形分布、所述第二滚压机构的滚压轮呈两对称的扇形分布。FMM金属薄板的首端与设置于始发端的传送机构上料轮相连、末端与设置于终点端的出料轮相连,FMM金属薄板在传送机构的带动下,依次经过减薄区、缓冲区与卸料区,通过减薄区的连续减薄后、经缓冲区的进一步减薄调整,最后在卸料区进行卸料。具体的,FMM金属薄板在传送机构带动下从第一滚压机构的中间位置、第二滚压机构的中间位置穿过,通过第一滚压机构呈对称直线形布置的滚压轮进行滚压减薄、再通过第二滚压机构呈两对称扇形布置的滚压轮进行减薄,使其FMM金属薄板的厚度满足使用需求即可。其中,第一滚压机构关于FMM金属薄板所在水平面呈对称的直线形布置,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且第一滚压机构位于FMM金属薄板下方的滚压轮对FMM金属薄板的下表面进行滚压、第一滚压机构位于FMM金属薄板上方的滚压轮对FMM金属薄板的上表面进行滚压,操作简便,同时对FMM金属薄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进行同步减薄,减薄效果好;第二滚压机构关于FMM金属薄板所在水平面呈对称的两扇形布置,每个呈扇形布置的相邻两层滚压轮之间可进行力的传递,减小各个滚压轮的变形,保证了与FMM金属薄板接触的滚压轮的滚压减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滚压机构与第一控制系统电连、且所述第一滚压机构沿着FMM金属薄板的传送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一个以上;每个所述第一滚压机构还包括依次设置的荷重计、张力计以及测厚仪,所述荷重计、张力计以及测厚仪均设置于两相邻的第一滚压机构之间或第二滚压机构与相邻的第一滚压机构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滚压机构与第二控制系统电连、且所述第二滚压机构还包括依次设置的测厚仪、张力计以及平坦度测量仪;所述测厚仪、张力计以及平坦度测量仪均位于第二滚压机构与缓冲区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滚压机构位于FMM金属薄板上方或下方的滚压轮均分别从靠近FMM金属薄板一端至远离FMM金属薄板一端逐层设置有3~4层;所述第二滚压机构位于FMM金属薄板上方或下方的滚压轮均分别从靠近FMM金属薄板一端至远离FMM金属薄板一端逐层设置有3~4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滚压机构滚压轮的直径和所述第二滚压机构滚压轮的直径均从靠近FMM金属薄板的一端至远离FMM金属薄板的一端逐渐增大;靠近FMM金属薄板一端的内层滚压轮直径为相邻外层滚压轮直径的1.25~1.65倍。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滚压机构中的每个靠近FMM金属薄板的内层滚压轮均与一个相邻的外层滚压轮相切;所述第二滚压机构中的每个靠近FMM金属薄板的内层滚压轮均与两个相邻的外层滚压轮相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区包括一个以上呈连续V字形活动布置的张紧轮,FMM金属薄板呈连续的V字形缠绕于所述缓冲区的张紧轮;所述卸料区包括一头一尾成对设置的夹紧轮、位于两对夹紧轮之间的平板、以及置于FMM金属薄板上方的CCD检测仪,FMM金属薄板沿着所述平板的上表面传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薄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控制系统和第二控制系统均电连的主控制系统;所述主控制系统用以调整FMM金属薄板缠绕在缓冲区各个张紧轮上的张紧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的减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传送机构设置于减薄区的首端和卸料区的末端,并将FMM金属薄板设置于第一滚压机构、第二滚压机构的中间位置,使得FMM金属薄板在传送机构的带动下依次经过减薄区、缓冲区、以及卸料区;(2)FMM金属薄板经第一滚压机构滚压减薄后,第一滚压机构的荷重计、张力计以及测厚仪对经第一滚压机构滚压减薄后的FMM金属薄板进行检测;第一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信息对第一滚压机构的滚压轮间隙、滚压轮弯曲度进行调整并反馈至主控制系统;(3)FMM金属薄板经第二滚压机构滚压减薄后,第二滚压机构的测厚仪、张力计以及平坦度测量仪对经第二滚压机构滚压减薄后的FMM金属薄板进行检测;第二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信息对第二滚压机构的滚压轮间隙、滚压轮弯曲度以及滚压轮力的传递进行调整并反馈至主控制系统;(4)主控制系统协调控制缓冲区的各个张紧轮上升或下降运动,达到对FMM金属薄板张力、厚度以及平坦度的调整;(5)CCD检测仪对连续减薄后的FMM金属薄板进行检测判断;当FMM金属薄板加工合格时,减薄装置继续对下一段FMM金属薄板进行减薄操作;当FMM金属薄板加工不合格时,减薄装置暂停工作并自动判定滚压轮的预应力为过大或过小,工作人员根据判定结果对第一控制系统、第二控制系统以及主控制系统进行参数调整后再开启工作。FMM金属薄板在传送机构的带动下平稳传送,依次经过第一滚压机构、第二滚压机构、多个张紧轮及成对设置的夹紧轮。FMM金属薄板在减薄区经第一个第一滚压机构减薄、第二个滚压机构减薄以及第二滚压机构减薄的比例依次约为20-30%、20-30%、40-60%,实现对FMM金属薄板的连续减薄;在通过缓冲区的各个张紧轮的进一步张紧或松弛,实现对FMM金属薄板张力、厚度以及平坦度的调整;最后经卸料区成对设置的夹紧轮分别进行强力夹紧,对FMM金属薄板的进行隔段,隔断后的FMM金属薄板卷在传送机构的出料轮上或其他收集FMM金属薄板的装置上,整个减薄操作简便、减薄过程平稳快速,有利于推广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第一滚压机构的荷重计、张力计以及测厚仪将检测到的信息反馈至第一控制系统后,第一控制系统将测得的张力值、厚度值与第一控制系统预先设定的标准张力值、标准厚度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下达指令至第一滚压机构,第一滚压机构根据接收到的指令调整相邻滚压轮之间的间隙以及各个滚压轮的弯曲度;所述步骤(3)中,第二滚压机构的测厚仪、张力计以及平坦度测量仪将检测到的信息反馈至第二控制系统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包括FMM金属薄板在传送机构(4)带动下依次经过的减薄区(1)、缓冲区(2)、以及卸料区(3),其特征在于,FMM金属薄板经所述减薄区(1)连续减薄,所述减薄区(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滚压机构(11)与第二滚压机构(12),所述第一滚压机构(11)与所述第二滚压机构(12)均包括偶数个关于FMM金属薄板所在水平面对称布置的滚压轮(101);所述第一滚压机构的滚压轮(101)呈直线形分布、所述第二滚压机构的滚压轮(101)呈两对称的扇形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包括FMM金属薄板在传送机构(4)带动下依次经过的减薄区(1)、缓冲区(2)、以及卸料区(3),其特征在于,FMM金属薄板经所述减薄区(1)连续减薄,所述减薄区(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滚压机构(11)与第二滚压机构(12),所述第一滚压机构(11)与所述第二滚压机构(12)均包括偶数个关于FMM金属薄板所在水平面对称布置的滚压轮(101);所述第一滚压机构的滚压轮(101)呈直线形分布、所述第二滚压机构的滚压轮(101)呈两对称的扇形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滚压机构(11)与第一控制系统电连、且所述第一滚压机构(11)沿着FMM金属薄板的传送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一个以上;每个所述第一滚压机构(11)还包括依次设置的荷重计(102)、张力计(103)以及测厚仪(104),所述荷重计(102)、张力计(103)以及测厚仪(104)均设置于两相邻的第一滚压机构(11)之间或第二滚压机构(12)与相邻的第一滚压机构(1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压机构(12)与第二控制系统电连、且所述第二滚压机构(12)还包括依次设置的测厚仪(104)、张力计(103)以及平坦度测量仪(105);所述测厚仪(104)、张力计(103)以及平坦度测量仪(105)均位于第二滚压机构(12)与缓冲区(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所述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压机构(11)位于FMM金属薄板上方或下方的滚压轮(101)均分别从靠近FMM金属薄板一端至远离FMM金属薄板一端逐层设置有3~4层;所述第二滚压机构(12)位于FMM金属薄板上方或下方的滚压轮(101)均分别从靠近FMM金属薄板一端至远离FMM金属薄板一端逐层设置有3~4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所述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压机构滚压轮(101)的直径和所述第二滚压机构滚压轮(101)的直径均从靠近FMM金属薄板的一端至远离FMM金属薄板的一端逐渐增大;靠近FMM金属薄板一端的内层滚压轮(101)直径为相邻外层滚压轮(101)直径的1.25~1.65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所述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压机构(11)中的每个靠近FMM金属薄板的内层滚压轮(101)均与一个相邻的外层滚压轮(101)相切;所述第二滚压机构(12)中的每个靠近FMM金属薄板的内层滚压轮(101)均与两个相邻的外层滚压轮(101)相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2)包括一个以上呈连续V字形活动布置的张紧轮(201),FMM金属薄板呈连续的V字形缠绕于所述缓冲区的张紧轮(201);所述卸料区(3)包括一头一尾成对设置的夹紧轮(301)、位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志黄俊铭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永淇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