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在制备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40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在制备治疗高血压药物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可显著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疗效佳。其优点表现在:(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附子中单酯型生物碱有效成分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在治疗高血压疾病中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这对于开发治疗高血压药物和功能食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和功能食品能通过人工化学合成技术进行大规模制备,这为将来药物和功能食品开发中低成本和高产率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Application of benzoyl neoaconitine, benzoyl aconitine and benzoyl hypoaconitine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ine, in particular to the application of benzoyl neoaconitine, benzoyl aconitine and benzoyl hypoaconitine in the preparation of hypertensive drugs or functional foods. The invention has been proved by animal experiments that benzoyl neoaconitine, benzoyl aconitine and benzoyl hypoaconitin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lood pressure of hypertensive rats,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good. The advantages are as follows: (1) Benzoyl neoaconitine, benzoyl aconitine and benzoyl hypoaconitine, which are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monoester alkaloids in the aconit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toxicity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have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drugs and functional fo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2) The medicine and functional food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prepared on a large scale by artificial chemical synthesis technology,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low cost and high yield in the future drug and functional food develo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在制备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地说,是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在制备抗高血压药物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持续性增高,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980年到1991年10年间,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由7.73%增长至11.88%。到2009年,估计患高血压人数已达到2亿人,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是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心脑血管病死亡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因此,研发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迫在眉睫。附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子根的加工品,是著名的、疗效确切的传统有毒中药,其味辛、甘、性热,入心、脾、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和逐风寒湿邪的功效。多年来研究学者分别从化学、药理、分析、炮制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期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明晰其治病和致毒的根本原因。但是受到附子中“毒性成分也是有效成分”传统观念的影响,极大地限制了附子的临床使用和开发利用,且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明确附子发挥作用的“毒-效”物质基础,专利技术人前期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并深入剖析发现,附子中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是可区分的。生物碱是附子中研究最多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化学成分,包括C19型二萜生物碱类、C20型二萜生物碱类、酰胺类等。目前对于附子的认识表明:(1)以乌头碱为代表的双酯型生物碱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但相同剂量下也会引起多源性心律失常的心脏毒性及神经毒性,所以双酯型生物碱是附子致心脏毒性的主要物质基础,而不能作为有效成分对待;(2)醇胺无酯型生物碱由于生物学效应弱、极性大、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也不是附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3)单酯型生物碱的治疗剂量远小于毒性剂量,因而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单独使用以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为代表的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是否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目前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新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高血压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高血压的功能食品。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在制备抗高血压药物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高血压的药物,所述药物含有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并含有常规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抗高血压的药物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重量含量为0.1%~99.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药物的制剂形式为颗粒剂、胶囊剂、散剂、片剂或口服液。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高血压的功能食品,所述功能食品含有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并含有常规功能食品载体和/或赋形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功能食品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重量含量为0.1%~99.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功能食品是中药保健品。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抗高血压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取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与常规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合用,即可制备得到抗高血压的药物。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抗高血压的功能食品的制备方法,所述功能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取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与常规功能食品载体和/或赋形剂合用,即可制备得到抗高血压的功能食品。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提取来源包括乌头属欧乌头、川乌、北草乌和华乌头等多种植物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的制备:从生附片中按照常规提取方法提取出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2)将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三种生物碱在高温下水解,再结合柱层析方法制备得到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首次发现了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这对于开发治疗高血压药物和功能食品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广大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种毒副作用低、疗效高的药物选择,提高了该类患者的生存率。此外,此类药物的制剂形式多样,可根据患者的不同用药习惯制成不同制剂形式,便于患者服用。再者,此类药物和功能食品能通过人工化学合成技术进行大规模制备,可实施性强,为将来药物开发中低成本和高产率的制备奠定了基础,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下列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百分比除非另有说明,均是以重量百分比计算。实施例1-5的药物组成原料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抗高血压胶囊剂一按照以下制备方法操作:(1)按照表1中组成物重量百分比含量取苯甲酰新乌头原碱放入搅拌锅中,在密封状态下搅拌均匀;(2)取00#、0#或1#胶囊壳,用自动胶囊灌装机灌装300毫克或者500毫克规格的硬胶囊产品。实施例2-5生产工艺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6-10的药物组成原料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如表2所示。表2实施例6抗高血压片剂一按照以下制备方法操作:(1)按照表2中组成物重量百分比含量取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和常规药用载体放入搅拌锅中,在密封状态下搅拌均匀;(2)按照湿法压片制剂法制备得到抗高血压片剂。实施例7-10生产工艺参照实施例6。实施例11-15的药物组成原料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如表3所示。表3实施例11抗高血压口服液体制剂一按照以下制备方法操作:(1)按照表3中组成物重量百分比含量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矫味剂、抑菌剂等附加剂放入搅拌锅中,在密封状态下搅拌均匀;(2)按注射剂安瓿灌封处理工艺,制成无菌的口服液体制剂。实施例12-15生产工艺参照实施例11。实施例16毒性试验一、试验材料动物:昆明种健康小鼠,体重21-24g,雌雄各半,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药物:实施例13的片剂,含0.375g生药/片。二、试验方法1、LD50计算:采用改良寇氏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在制备抗高血压药物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在制备抗高血压药物或功能食品中的应用。2.一种抗高血压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含有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并含有常规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高血压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高血压的药物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或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重量含量为0.1%~99.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高血压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薛继杨张思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