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259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链结构,其涉及箱包领域,其至少由一组拉链组成,所述拉链包括拉片和拉头,拉片的一端与箱锁配合锁止,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的拉片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拉片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配合限位,如此当一组拉链的拉头一端闭合,拉片的一端与箱锁配合锁止时,该组拉链的拉片相互闭合,由于拉片之间还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在限位结构的限位下,相互闭合的一对拉片便受到了箱锁和限位结构的双重限位,如此拉头一端便无法活动,从而便达到了拉链与箱锁配合锁止后拉头一端无法被拉开的效果。

A Zipper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zipper structur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luggage, and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a group of zippers. The zipper includes zippers and zippers. One end of the zipper is matched with the locks of the box. The zipper is characterized by a matching limit structure between the zipper pieces, and the zippers are matched with the limit through the limit structure, so that when one end of the zipper is closed, the zipper head of the zipper group closes. When one end of the sheet is locked with the box lock, the zippers of this group are closed mutually. Because there is a mutually matching limit structure between the zippers, under the limit of the limit structure, a pair of closed zippers are limited by both the box lock and the limit structure, so the one end of the zipper can not move, thus the one end of the zipper and the box lock can not be stopped after the zipper and the box lock are matched. The effect of pulling a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链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箱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链结构。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箱包行业中,为了确保行李箱内物品的安全,行李箱大都是设置有一组拉链,并同时设置有密码锁,通过密码锁与拉链的拉片配合锁止实现防盗的功能,但是由于拉链拉头的一端仍然是活动的,因此大多数行李箱的拉链在与密码锁配合锁止后拉头一端仍然能够拉开一定的空隙,该空隙虽然不大,但是也有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放入毒品等,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与行李箱的箱锁配合锁止后拉头一端无法被拉开的拉链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链结构,其至少由一组拉链组成,所述拉链包括拉片和拉头,拉片的一端与箱锁配合锁止,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的拉片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拉片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配合限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组拉链的拉头一端闭合,拉片的一端与箱锁配合锁止时,该组拉链的拉片相互闭合,由于拉片之间还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在限位结构的限位下,相互闭合的一对拉片便受到了箱锁和限位结构的双重限位,如此拉头一端便无法活动,从而便达到了拉链与箱锁配合锁止后拉头一端无法被拉开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拉片包括拉片A和拉片B,拉片A的一侧设置有延伸段,延伸段向下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拉片B一侧上表面开设有与延伸段相配合的凹陷,该凹陷中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结构配合的孔,所述拉片A与拉片B通过凸起结构插入孔实现配合限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操作锁止行李箱时只需先将拉片B与箱锁配合锁止,而后将拉片A的凸起结构插入到与之配合的拉片B的孔中使两者配合限位,由于拉片是一个整体,与此同时拉片A与箱锁配合的一端便也会同时扣入到箱锁中,与箱锁实现配合锁止;所述拉片A的延伸段与拉片B的凹陷配合能够使得拉片之间更好的贴合。优选的,所述凸起结构的长度为0.5~1.5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长度的凸起结构插入到孔中与之配合限位最为合适,不会过短脱出也不会过长影响美观。优选的,所述拉片一端设置有锁环,锁环能够与箱锁配合锁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环能够有效的实现与箱锁的配合锁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拉链与行李箱的箱锁锁止后,拉链拉头的一端无法活动,避免了被拉开缝隙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拉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拉链结构示意图;图中:1、拉片A;2、拉片B;3、凸起结构;4、孔;5、锁环;6、拉环;7、箱锁;8、拉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拉链结构,其由一组拉链配合组成,所述拉链主要包括拉片,其一端设置有拉环6,通过拉环6能够与拉头8连接,所述拉环6的相对一侧,拉片的底部设置有锁环5,该锁环5能够与行李箱的箱锁7配合锁止;该组拉链的拉片可分为拉片A1和拉片B2,当该组拉链拉拢闭合,即行李箱需上锁时,拉片A1与拉片B2的一侧贴合,且两者的锁环5均与行李箱的箱锁7配合锁止。为了使拉片A1和拉片B2闭合且两者的锁环5均与箱锁7配合锁止状态时,拉头8的一端无法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片A1与拉片B2之间设置了相互配合限位的限位结构,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拉片A1与拉片B2便同时受到了箱锁7和限位结构的双重限位,如此拉头一端便无法活动,从而便达到了拉链与箱锁配合锁止后拉头一端无法被拉开的效果,避免了拉头8一端被拉开缝隙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片A1与拉片B2通过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配合限位,具体的所述拉片A中间段与拉片B2相贴合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延伸段,拉片B与之相对应的上表面位置开设了与所述延伸段配合的凹陷;在所述延伸段的底部设置有凸起结构3,所述拉片B2的凹陷中开设有与凸起结构3配合的孔4,如此拉片A与拉片B贴合时,拉片A延伸段底部的凸起结构3能够插入到拉片B的孔4中实现配合限位,从而使得拉头8无法被拉动;而所述拉片A1的延伸段是从其上表面向一侧延伸,其厚度正好与拉片B2的凹陷配合,如此当使用者需要锁止行李箱时,只需先将拉片B2所在拉链拉至对应位置,将拉片B2通过锁环5与箱锁7配合锁止,而后将拉片A1所在拉链拉至与拉片B所在拉链闭合,而后将拉片A的凸起结构3对应拉片B2的孔插入使之配合,与此同时拉片A的延伸段便会与拉片B2的凹陷配合实现贴合,从而更加美观,而拉片A1的锁环5也会同时扣入到箱锁7中实现配合锁止,与箱锁7配合锁止后的拉片A1和拉片B2在限位结构的限位下水平方向上无法位移,而在箱锁7的锁止下拉片A1和拉片B2无法上下位移,如此便有效的达到了拉链和箱锁7配合锁止后,拉链拉头一端活动被限制,避免了被拉开缝隙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锁7为密码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3长度为1CM。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3长度为0.5CM。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3长度为1.5CM。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结构,其至少由一组拉链组成,所述拉链包括拉片和拉头(8),拉片的一端与箱锁(7)配合锁止,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的拉片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拉片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配合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结构,其至少由一组拉链组成,所述拉链包括拉片和拉头(8),拉片的一端与箱锁(7)配合锁止,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的拉片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拉片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配合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包括拉片A(1)和拉片B(2),拉片A(1)的一侧设置有延伸段,延伸段向下设置有凸起结构(3),所述拉片B(2)一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舒旖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维丽杰旅行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