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汉保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大流量截止阀启闭控制的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52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流量截止阀启闭控制的驱动结构,包括具有两个压力腔的缸体、位于两个压力腔之间的驱动元件,截止阀的阀杆上端与驱动元件相连接,缸体上设有第一、第二流体输入口,第一、第二流体输入口通过管路与一个管路切换装置相连接,截止阀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处分别设有导流口,导流口通过管路与管路切换装置相连接,第一流体输入口与驱动元件上侧的压力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流体输入口与驱动元件下侧的压力腔相连通,二个压力腔内流体压力差使驱动元件动作,从而带动阀杆移动至打开位置或截止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实现截止阀的动力启闭,从而降低工作强度,又可显著地降低对动力源的驱动能量的要求,并且结构简单,方便加工。

A Driving Structure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Control of Large Flow Globe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iving structure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control of a large flow globe valve,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with two pressure chambers and a driving element between the two pressure chambers. The upper end of the stem of the globe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element.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first and second fluid input ports,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fluid input ports are connected with a pipeline switching device through a pipeline. There are diversion ports at the input and output ports of the globe valve. The diversion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peline switching device, the first fluid input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ure chamber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driving element, the second fluid input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ure chamber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driving element, and the difference of fluid pressure in the two pressure chambers makes the driving element move, thus driving the valve stem to open. Position or cut-off position.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realizes the power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stop valve, thereby reducing the working intensity, but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requirement for driving energy of the power source,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流量截止阀启闭控制的驱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大流量截止阀启闭控制的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截止阀通常包括一个具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阀孔和阀板,在壳体上设置与阀板连接的阀杆,阀杆与壳体螺纹连接,阀杆伸出壳体的一端设置控制手柄。当我们转动控制手柄时,阀杆即可带动阀板上下移动。当阀板封堵阀孔时,截止阀处于截止状态;当阀板离开阀孔时,截止阀处于导通状态。对于一些孔径较小的小流量截止阀而言,通过转动控制手柄启闭截止阀不会太费力。而对于一些在水厂等场所用到的大流量的截止阀而言,由于其口径大、流量大,相应地,流体的压力也较高,阀板的面积较大,因此驱动阀板所需的作用力较大,从而会造成截止阀启闭控制的困难。为此,人们在截止阀上设置了一些电动的启闭装置,以方便截止阀的启闭,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塑料子动截止阀加装减速电机万向节组成电动截止阀装置”,其公布号为CN104343993A,该装置是由手动截止阀体、阀门升降螺纹、固定阀体板、固定升降杆板、阀手动轮、关阀行程开关、直线轴承、轨道滑杆、开阀行程开关、减速电机、电机输出轴、电机固定板、万向节、阀门升降杆、阀门控制箱、箱体升降板、固定螺栓、控制箱箱体、阀杆升降螺纹、阀板组成,减速电机输出轴带动阀门升降杆在阀门升降螺纹中转动,从而带动阀板移动。当阀板到达开、关阀位置时,触动关阀行程开关或开阀行程开关发出到位信号,控制电路接收到信号后关闭减速电机电源,完成开关阀门动作,从而与利于减轻控制人员的工作量,易于实现阀门的自动控制。此类截止阀通过电机等动力源驱动阀杆的移动,从而实现阀门的启闭,虽然可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但是仍然存在如下缺陷:电机等动力源需要通过相应的传动机构驱动阀杆升降,因此,造成其结构复杂。虽然也有人尝试通过气缸、油缸一类的动力源驱动阀杆的动作,但是存在气泵或油泵配置困难的问题,因而不利于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控制大流量截止阀启闭的驱动方式所存在的人力启闭时工作强度大,动力启闭时结构复杂、动力源设置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大流量截止阀启闭控制的驱动结构,既可实现截止阀的动力启闭,从而降低工作强度,又可显著地降低对动力源的驱动能量的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流量截止阀启闭控制的驱动结构,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上下两个压力腔、位于上下两个压力腔之间的驱动元件,在缸体的下侧中心设有阀杆过孔,截止阀的阀杆伸出阀壳的上端穿过缸体的阀杆过孔并与驱动元件相连接,缸体上部设有第一流体输入口,缸体下部设有第二流体输入口,所述第一、第二流体输入口通过管路与一个管路切换装置相连接,所述截止阀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处分别设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通过管路与管路切换装置相连接,第一流体输入口与驱动元件上侧的压力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流体输入口与驱动元件下侧的压力腔相连通,当其中一个压力腔的流体压力大于另一个压力腔的流体压力时,驱动元件动作,从而带动阀杆移动至打开位置或截止位置。由于管路中的流体压力在经过截止阀后会有所降低。因此,当截止阀处于导通状态时,截止阀输入端口一侧的流体压力与输出端口一侧的流体压力会有所不同。本技术创造性地通过导流口将截止阀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处的流体分别导入一个缸体的上下两个压力腔内,从而形成一个压力差。利用该压力差推动驱动元件动作,以带动阀杆移动,进而控制截止阀的关闭。当我们需要开启截止阀时,则可通过管路切换装置使输入、输出端口处的流体反向地导入缸体的两个压力腔内,从而使压差驱动装置内的驱动元件反向动作,进而带动阀杆反向移动,使截止阀进入导通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截止阀的输入端口一侧靠近压力较高的流体输出端,而截止阀的输出端口一侧靠近压力较低的流体使用端。因此,即使截止阀处于截止状态时,截止阀输入端口一侧的流体压力也会高于输出端口一侧的流体压力。也就是说,截止阀的输入端口一侧与输出端口一侧始终会存在一个压力差,因而可确保截止阀始终具有可靠的启闭动力。既可去除用于驱动阀杆动作的电机、或者气缸之类的动力源以及相应的电源电路等辅助装置,从而可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又可节省能源,并方便布置和使用。作为优选,所述缸体由上壳体、下壳体拼接构成,在上壳体、下壳体之间设有由弹性隔膜构成的驱动元件,在弹性隔膜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隔膜压板,截止阀的阀杆上端穿过阀杆过孔后与弹性隔膜上下两侧的隔膜压板相连接。我们知道,现有的气缸或油缸一类的压差驱动装置通常包括一个圆柱体状的缸体,在缸体内设有可移动的活塞,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杆,并且在活塞的圆周面上设有密封圈,以便使上下两个压力腔之间保持密封隔绝。由于活塞频繁地移动,导致密封圈极易磨损而失效,并且活塞和缸体之间需要具有较高的尺寸配合精度,其加工制造成本较高。本技术在缸体内设置弹性隔膜,弹性隔膜一方面在缸体内分隔出上下两个压力腔,另一方面可实现上下两个压力腔的密封分隔。特别是,弹性隔膜不存在磨损问题,因此,可显著地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两个压力腔始终保持良好的密封。由上、下壳体以及弹性隔膜组装构成的缸体可极大地方便其加工和组装,降低对尺寸精度的要求,从而降低制造和组装成本。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包括呈球冠状上凸的上凸本体,在上凸本体的边缘设有沿径向一体延伸的法兰边,所述下壳体包括呈倒球冠状下凹的下凹本体,在下凹本体的边缘设有沿径向一体延伸的法兰边,所述弹性隔膜的边缘压接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法兰边之间,在上凸本体和下凹本体的内侧壁中心位置分别设有可容置隔膜压板的容置凹槽,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法兰边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本技术的上、下壳体可通过钣金冲压成型,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而球冠状上凸的上凸本体、以及倒球冠状下凹的下凹本体有利于提高上、下壳体的强度和刚性。特别是,当弹性隔膜受到流体的压力差作用时,弹性隔膜会向压力较低一侧球形鼓胀变形,从而带动阀杆移动,此时的弹性隔膜一侧的隔膜压板会进入对应一侧的容置凹槽内,从而确保弹性隔膜与上凸本体或下凹本体的内侧壁紧密贴合,进而有效地避免弹性隔膜因局部过度拉伸而损坏,有利于延长弹性隔膜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元件为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圆柱形的缸体内的分隔板,截止阀的阀杆上端穿过缸体下侧的阀杆过孔后与分隔板相连接,在分隔板上部的缸体内设有上气囊,在分隔板下部的缸体内设有围绕阀杆的圆环形的下气囊,所述第一流体输入口与上气囊相连通,从而使上气囊在缸体内上部形成一个压力腔,所述第二流体输入口与下气囊相连通,从而使下气囊在缸体内下部形成一个压力腔。在本方案中,驱动元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下气囊,上、下气囊的内腔既构成上下两个相互独立且密封的压力腔,从而极大地方便压力腔的设置、密封。也就是说,此时的压力腔成为独立的部件,从而可方便地组装、更换和维护,而缸体则起到一个保护上、下气囊的作用。当有压力的流体进入上气囊或下气囊后,上气囊或下气囊即膨胀而推动分隔板移动,从而带动阀杆移动而启、闭截止阀。圆环形的下气囊便于阀杆穿过下气囊并与分隔板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上气囊包括上下两侧的圆形基片、连接在上下两侧的圆形基片边缘之间的伸缩圈,所述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流量截止阀启闭控制的驱动结构,包括缸体,其特征是,缸体内设有上下两个压力腔、位于上下两个压力腔之间的驱动元件,在缸体的下侧中心设有阀杆过孔,截止阀的阀杆伸出阀壳的上端穿过缸体的阀杆过孔并与驱动元件相连接,缸体上部设有第一流体输入口,缸体下部设有第二流体输入口,所述第一、第二流体输入口通过管路与一个管路切换装置相连接,所述截止阀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处分别设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通过管路与管路切换装置相连接,第一流体输入口与驱动元件上侧的压力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流体输入口与驱动元件下侧的压力腔相连通,当其中一个压力腔的流体压力大于另一个压力腔的流体压力时,驱动元件动作,从而带动阀杆移动至打开位置或截止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流量截止阀启闭控制的驱动结构,包括缸体,其特征是,缸体内设有上下两个压力腔、位于上下两个压力腔之间的驱动元件,在缸体的下侧中心设有阀杆过孔,截止阀的阀杆伸出阀壳的上端穿过缸体的阀杆过孔并与驱动元件相连接,缸体上部设有第一流体输入口,缸体下部设有第二流体输入口,所述第一、第二流体输入口通过管路与一个管路切换装置相连接,所述截止阀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处分别设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通过管路与管路切换装置相连接,第一流体输入口与驱动元件上侧的压力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流体输入口与驱动元件下侧的压力腔相连通,当其中一个压力腔的流体压力大于另一个压力腔的流体压力时,驱动元件动作,从而带动阀杆移动至打开位置或截止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流量截止阀启闭控制的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缸体由上壳体、下壳体拼接构成,在上壳体、下壳体之间设有由弹性隔膜构成的驱动元件,在弹性隔膜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隔膜压板,截止阀的阀杆上端穿过阀杆过孔后与弹性隔膜上下两侧的隔膜压板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流量截止阀启闭控制的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包括呈球冠状上凸的上凸本体,在上凸本体的边缘设有沿径向一体延伸的法兰边,所述下壳体包括呈倒球冠状下凹的下凹本体,在下凹本体的边缘设有沿径向一体延伸的法兰边,所述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保
申请(专利权)人:陈汉保杭州创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