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伟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航空器轮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9754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0:37
一种智能航空器轮档,包括:轮档器本体,所述的轮档器本体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中穿设有供提拉轮档器本体的绳体,在所述的轮档器本体左端面和/或右端面上可拆卸的设置有航空器智能装置,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的顶部开设有一凹槽供绳体穿过,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延伸出一用于放置电池的圆柱体,所述的圆柱体插入通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航空器轮档不改变现有的轮挡器本体结构,利用现有轮挡器本体结构特点,将航空器智能装置的电池包设置在轮档器本体中心开设的通孔中,合理配置,通过螺钉将航空器智能装置固定在轮挡器本体上,省时省力,更节省成本。

An Intelligent Aircraft Wheel Gea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aircraft wheel gear, which comprises a wheel gear main body, a through hole in the center of the wheel gear main body, a rope body providing the lifting wheel gear main body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an aircraft intelligent device detachable on the left end face and/or right end face of the wheel gear main body, and a groove on the top of the aircraft intelligent device for the rope body to pass through. The aircraft intelligent device extends a cylinder for placing batteries, which is inserted into the through hole. The wheel gear of the intelligent aircraft of the utility model does not change the existing body structure of the wheel gear. By util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dy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wheel gear, the battery pack of the intelligent device of the aircraft is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hole opened in the center of the wheel gear body, and the intelligent device of the aircraft is fixed on the body of the wheel gear through screw, which saves time and labor and saves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航空器轮档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飞机停留时的定位设置,尤其是一种在现有的轮挡基础上配置有智能装置的智能航空器轮档。
技术介绍
目前轮档使用得比较多的场合是飞机停留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第31部分《民用航空器轮档》(MH3145.31-1996)规定“航空器停留时应放置轮档”。而航空器轮档的技术规范为:1、轮档制作材料可用金属或其他等强度非金属材料;2、轮档的宽度应等于或稍大于一个机轮的宽度;3、轮档底部应有防滑装置;4、航空器的轮档可根据以上要求制作,也可使用该航空器制造厂提供的产品。根据行业标准各机场或航空公司均购买或制作了飞机轮档一是用钢管焊制的框架轮档,二是用木头或橡胶制作的实心三角形轮档,两种轮档在使用中均能起到阻止飞机轮子产生位移的作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飞机维修人员发现其不足之处有:(1)用金属管材制作的轮档体积大,形状不规范,重量大,不用时堆放杂乱成堆,占用空间大,金属对轮胎有损伤的可能性。(2)实心三角形轮档,橡胶制作的轮档重量大,搬运困难,木头制作的轮档经日晒雨淋容易损坏。三角轮档共同有个不足是:当轮子有位移被轮档档住时其底边三角容易被轮胎直接压在地面上,撤轮档时相当费劲。(3)以上轮档共同不足是其标志不明显,到了该撤轮档时机务员时有遗忘(飞机轮档放置需轮子前后都放),造成工作差错,以致飞机起动滑行时损坏飞机。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对早先的轮挡进行了修改,对比文件如下:对比文件1,专利申请号为201810118684.3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专门用于掩挡轮式货物的轮挡,其用料配方科学,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易于保管储备,使用安全可靠,以塑代木,减少森林砍伐,对环境友好,具有显著的社会、环保、经济效益,产品的力学性能完全符合原铁道部的部颁标准。该对比文件主要是从制作材料上着手对轮挡进行的改进,结构方面仍采用传统的“三角挡”。对比文件2,专利申请号为201721468985.6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轮挡,其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轮挡和连接两个轮挡体的绳索。所述轮挡体包括长方体底座部分和梯形台部分,梯形台部分的前后两个梯形斜面用于卡靠机轮,轮挡体内部具有折形通道,折形通道的横向通道出口在轮挡体左右两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竖直通道的出口在底座部分的底面上,横向通道的孔径小于竖直通道,绳索的一端从一个轮挡体侧面的出口伸入后打结,同样地,绳索的另一端从另一个轮挡体侧面的出口伸入后打结,利用比横向通道直径大比竖直通道直径小的绳结卡在通道中,从而将两个轮挡体连接起来,并且绳结收纳在竖直通道中。通过上述对比文件可以看出,目前的轮挡器结构方面是简单的将两个轮挡进行合并。本技术专利技术人经过不断的实验改进,终于研究出一款最简便的智能航空器轮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改变现有航空器轮挡的结构的基础上,配套设置一航空器智能装置的智能航空器轮档。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航空器轮档,包括:轮档器本体1,所述的轮档器本体1中心开设有通孔11,所述的通孔11中穿设有供提拉轮档器本体1的绳体3,在所述的轮档器本体1左端面和/或右端面上可拆卸的设置有航空器智能装置2,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顶部开设有一凹槽20供绳体3穿过,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延伸出一用于放置电池的圆柱体21,所述的圆柱体21插入通孔11中。其中,所述的智能航空器轮档,所述的轮档器本体1为三角形或屋顶形,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顶部为马鞍形结构,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底部及端面长度等于或略小于轮档器本体1底部及端面长度。其中,所述的轮档器本体1为三角形或屋顶形;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端面形成为上端具有凹槽20的圆盘形,或者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端面形成为上端具有凹槽20的等腰梯。其中,所述的智能航空器轮档,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包括底座22和盖体23,所述的底座22与圆柱体21一体成型,所述的底座22内部设置有安装固定电路板的卡槽,所述的底座22开设有底板螺孔24,与底板螺孔24相对应的轮档器本体1面板上开始有本体螺孔12,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通过螺钉与轮档器本体1固定。其中,所述的智能航空器轮档,所述的底座22与盖体23之间卡接或扣接固定成一体。其中,所述的智能航空器轮档,所述的底板螺孔24和本体螺孔12设置为上下左右四个角各1个。本技术智能航空器轮档不改变现有的轮挡器本体结构,利用现有轮挡器本体结构特点,将航空器智能装置的电池包设置在轮档器本体中心开设的通孔中,合理配置,通过螺钉将航空器智能装置固定在轮挡器本体上,省时省力,更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航空器轮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航空器智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智能航空器轮挡的端面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智能航空器轮档,包括:轮档器本体1,所述的轮档器本体1中心开设有通孔11,所述的通孔11中穿设有供提拉轮档器本体1的绳体3,在所述的轮档器本体1左端面和/或右端面上可拆卸的设置有航空器智能装置2,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顶部开设有一凹槽20供绳体3穿过,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延伸出一用于放置电池的圆柱体21,所述的圆柱体21插入通孔11中;所述的轮档器本体1为三角形或屋顶形,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顶部为马鞍形结构,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底部及端面长度等于或略小于轮档器本体1底部及端面长度;从图3、图4中可以看出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端面形状为小于轮档器本体1端面的三角形,在其顶端的角部开有凹槽20,形成一个马鞍形结构,用于轮档器本体1的通孔11中的绳体3穿过,这样形状与轮档器本体1形状匹配,尽量大的使用端面空间,可以减薄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厚度,但是,显然不限于此形状,其截面采用等腰梯形、或者圆形,椭圆形均可以。其旨在将航空器智能装置2设在轮档器本体1的两端面,利用轮档器本体1中间的通孔11的位置,设置一圆柱体21用于放置电池,合理减少其占据的空间,并且不需要改造现有的轮档器本体的形状和结构。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包括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航空器轮档,包括:轮档器本体(1),所述的轮档器本体(1)中心开设有通孔(11),所述的通孔(11)中穿设有供提拉轮档器本体(1)的绳体(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轮档器本体(1)左端面和/或右端面上可拆卸的设置有航空器智能装置(2),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顶部开设有一凹槽(20)供绳体(3)穿过,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延伸出一用于放置电池的圆柱体(21),所述的圆柱体(21)插入通孔(1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航空器轮档,包括:轮档器本体(1),所述的轮档器本体(1)中心开设有通孔(11),所述的通孔(11)中穿设有供提拉轮档器本体(1)的绳体(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轮档器本体(1)左端面和/或右端面上可拆卸的设置有航空器智能装置(2),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顶部开设有一凹槽(20)供绳体(3)穿过,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延伸出一用于放置电池的圆柱体(21),所述的圆柱体(21)插入通孔(1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航空器轮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档器本体(1)为三角形或屋顶形,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顶部为马鞍形结构,所述的航空器智能装置(2)的底部及端面长度等于或略小于轮档器本体(1)底部及端面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航空器轮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档器本体(1)为三角形或屋顶形;所述的航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孙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